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心理健康教育依托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性特征,不仅具有科学属性,也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因此,尽管西方理论成果丰富,在心理学上更是引领了发展,但只有将先进科学的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发展出适合我国大学生心理特点和适应我国独特社会制度、文化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即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本土化,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终极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仍以“价值中立”原则为例,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价值中立”原则有着现实的操作空间,但这个原则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却不适应。我国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服从权威、信赖专业的社会心理,在寻求心理咨询时,来访者往往更倾向于能得到权威或专业的指导与帮助,绝对的“价值中立”反而会降低咨询师的权威,影响咨询关系和咨询效果。高校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阶段,面对多元的价值冲击,自我调试能力不足往往会产生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观念混乱、价值目标迷茫、价值认同冲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引导不仅是自然的可能,更是现实的需要。(www.xing528.com)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本土化要杜绝“食洋不化”,避免生搬硬套西方心理学理论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要杜绝“食中不化”,对中国本土思想文化囫囵吞枣,对西方心理学理论全盘否定显然也是不科学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借鉴西方理论,坚守中国文化,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比如,将“内圣外王”等传统文化融入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人格,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克服精神匮乏、心理空虚等问题。将儒家的应对方式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对个体困苦挫折的应对水平,化解心理冲突和情绪困扰。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融入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让大学生将关注“小我”转到融入“大我”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