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旨归,首先需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有充分认识。通过上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分析,不难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层次性的。总体上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可以分为:防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终极性目标。
1.防治性目标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种,这些状态是一个连续谱,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某一时点处于这个连续谱中的某一点,且这个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境遇变化呈现动态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如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即通过心理相关教育过程或活动帮助大学生将心理健康状态推向或保持在健康一端,从而达到心理和谐的状态。防治性目标包括“防”与“治”两个方面。
(1)“防”:传播心理知识,预防心理疾病
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活环境日新月异、社会转型迅速、生活节奏变快,这些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自身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大学生对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越来越广泛。高校应承担起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心理知识传播,帮助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责任,这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等法律要求高校履行的义务,也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努力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和认识大学生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有所认识,并能以科学的、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对待心理困扰与问题,从而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2)“治”:矫正少数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
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看,由于观念的局限以及现实条件的约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初期只能将功能局限于矫正少数群体的心理问题上,即主要表现为心理治疗与咨询。2012年,首部保障精神障碍权益的法律《精神卫生法》出台,在法律层面对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进行了严格区分,业界对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逐步明晰。《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因此,高校不是医疗机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心理治疗和疾病诊断的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指的“治”并不是通常意义的治疗,仅特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初功能,也是最基础层次的功能。部分大学生面对来自学习、生活、情感、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会出现各种心理不良反应和困扰,一些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个别学生甚至自伤自杀或伤害他人。高校期望通过心理咨询或疏导帮助这些特殊的群体矫正其心理问题,将他们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引向心理健康的状态。同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校心理咨询并不能矫正所有心理问题,如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或疾病的个体应当建议转介其到专业精神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2.发展性目标
防治性目标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初级、最基础的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和谐之外,更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发展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主要包括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
(1)开发心理潜能
国内外学者达成的一般共识是,每个人有与生俱来的心理潜能,往往在实际生活中只开发了极少部分,实际上所具有的巨大心理潜能犹如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的冰山部分一样等待被开发。心理潜能包括智力潜能、情感潜能、气质潜能、意志潜能等,内容非常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比如对于自卑或者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通过自信心训练,体验成功、观察示范者获取替代性经验以及调整认知等方式增强自我效能感;对于成就动机不足的学生通过创造成就情境、进行归因训练等激发成就动机。
(2)增强心理品质(www.xing528.com)
心理品质是最能体现心理素质的要素,心理活动过程会展现出一定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品质并非先天决定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与训练得到提升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各种方式与手段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节力、挫折或压力承受力、环境适应力等,能够较好地应对社会发展给个体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比如对于情绪易怒的学生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运用放松调节减少发脾气的频率与次数,对于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方式提升学生面对问题的抗挫折力、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
(3)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人格的形成与先天条件有紧密关系,但是与后天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等也息息相关。人格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和根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个体内部心理各个因素平衡完整、健康积极,能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积极接纳自己;能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与将来,积极应对成败与顺逆;能以正面的态度看待他人,积极拥抱世界。高校可以开展各种人格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塑造人格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独立探索,发现自我,并在探索过程中正视现实、克服困难、直面挫折与失败。
3.终极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其他教育一样,自觉地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终极性目标。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当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包括人的本质、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出发点,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世界观不同,看待问题的方法、立场和观点也会不同,从而也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情感与心理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比如,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引起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在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等,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去改变情绪。合理情绪疗法认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也看到了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需要用发展的、全面的而非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主要回答的是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等问题。人的完整生命存在既包括同于物的自然存在,又包括异于物的目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存在是除了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之外,更有超越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存在,这也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不只是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包括生命健康的成长,追求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对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维护大学生自然生命的存在需要,更重要的是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回答的是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人生的问题。在不同价值观的引导下,不同的人也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大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从大学生心理困扰产生的原因分析可知,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荣格曾说:“神经症的主要原因是良知的冲突及需要回答的道德难题。”当大学生在面对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这些命题时,若价值取向模糊、价值判断偏差或价值观念错位则容易引起紧张、焦虑、不安、自责、内疚等心理症状,导致心理健康状态滑向不健康节点。正如张传锴所说,“若大学生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与面对的外界事物不匹配,便在内心产生剧烈冲突,当冲突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其主观世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会产生自我否定等极端的心理行为”。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个体心理问题或认识群体心理时,也应该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找到心理问题深层次的价值观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