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要充分利用资助过程中丰富的德育资源和载体,着重运用引导教育、群体化教育和自我教育方式,在资助全过程中渗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塑造与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的价值追求。
1.注重引导教育
做好宣传引导。要增强宣传的主动性,加大资助政策和助学行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提高社会对资助政策的认识,营造全社会积极关心支持困难生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新媒体的宣传优势,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让资助宣传接地气、入人心。坚持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着重宣传学生资助的好做法、好经验和社会助学的好典型,让广大群众体会到国家政策的温暖和资助工作的成效,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教育捐赠,培育和谐友爱的社会文化。建立科学的舆情监控机制,对资助工作的负面舆情要加强引导,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创建理性健康的舆论环境。
做好课堂教导。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公选课和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解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辨证分析能力,促进对资助的价值认知,培养爱国意识、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理解国家的制度体系和重大政策,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责任感;开设财经类选修课程或主题讲座,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消费习惯,合理规划使用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通过法律类课程和法律援助课堂开展法律规范和诚信教育,介绍助学贷款等政策涉及的法律知识和社会信用制度,引导学生掌握法律常识,做到知法学法用法,规避法律风险,履行法律责任,养成诚信品质。
做好心理疏导。困难生由于经济匮乏可能产生自卑、焦虑等不健康心理,甚至是对个人发展、对社会公平产生认知偏差,既影响日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也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加强对困难生的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意识层面上进行教育指导,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高校教育者要及时、准确把握困难生的心理动态和诉求,采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引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注重群体化教育
群体与个体相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共同体。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群体理论,群体是根据某种特征(阶级、民族属性、共同活动的情况,人际关系的发展水平,组织特点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人群共同体。人们结为群体,从事某种或某些内容和形式一致的共同活动,又因为这些共同活动产生了一些群体心理特征,如群体需要、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等,同时群体成员间也会产生亲近感、团结性等心理共同性。家庭经济困难生是一个大群体,他们都因为经济贫困而共同享受了国家资助政策。资助工作中包含有多种资助项目,不同的项目需具备不同要求和条件,因此各资助项目又凝聚了不同的群体。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group dynamics),群体气氛、群体成员关系等群体因素对群体形态和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均有影响。利用群体的共同特征和积极因素,增强群体正向教化作用,有利于促进困难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www.xing528.com)
精准构建资助育人群体,指导群体性活动。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像资助管理中心、协会、社团等组织属于正式群体,结构严密,角色明确,有明确的群体目标和规范。可以成立受助学生励志社团、公益社团或虚拟班级等正式群体,鼓励学生开展有组织的群体活动。也可以围绕学生不同需求设计精细化的资助项目,形成一个个非正式群体。在同一个群体中,相似的特征、共同的需求易于拉近心理距离,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促进思想交流、情感认同。指导群体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增进感情、获得自信,在活动实践中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形成积极的群体效应。
树立榜样示范,增强群体效应。榜样往往因为其高尚的品质和模范的行为,容易成为受教育者的精神支柱和效仿对象,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激励性。资助育人不仅要从“面”上关注困难群体的成长,还要从“点”上挖掘和培育榜样典型,发挥其对群体的领航和带动作用。通过人物评选表彰、经验交流、评选资助宣传大使等方式,展现生动的励志形象,宣传鲜活真实的典型事迹,发挥朋辈的力量增强对困难群体的暗示性、感染性,使困难生模仿、追随榜样、典型,激发群体向上的斗志。
3.注重自我教育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可以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过程,也可以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教育方法,总的来说是指个体(群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古人说的“内省”“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的自我教育,强调道德修养要注重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目标,也是提高精准育人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在资助工作中,学生不仅仅是受助者、受教育者,更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应该成为资助育人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探索中促进价值内化和践行,促进正确的思想言行转化。
构建学生自主参与的资助机制平台。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在资助活动中不限于有接受权,更应该有自主选择权。学校应该构建让学生深度参与的资助机制,尊重学生的主体诉求和愿望,共同商讨个性化、定制化的资助方案,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内容、力度进行帮扶。这种机制既能体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又提供机会让学生设计、规划自己的生活,有利于学生感受资助教育的道德意义和人文气息。
积极搭建学生实践锻炼平台。凝聚校内外资源,扩展勤工助学途径,提供丰富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通过有偿服务获取报酬,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鼓励困难生勇敢走向社会、体验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了解社会、回报社会。加大校地、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机会,让学生在岗位上增长才干,提升就业竞争力。加强国际交流,设立困难生访学交流的资助机会,丰富学生的教育经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