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党团和班级在育人共同体中的功能定位

高校党团和班级在育人共同体中的功能定位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2.发挥团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共同体育人的发展动能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也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联系具有无穷创造力的青年群体,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以共青团为代表的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翘楚,因而高校共青团工作更是青年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处于高速转型迭代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日益开放的国际视野与日趋多元的价值理念。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素质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面临着攻坚克难的发展局面。在此背景下,旨在优化组织育人体系建设的高校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建设,就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三个组织明确自身在共同体中的角色和职能,通过价值整合、力量协同、职能互补,创新组织运行机制和模式,最终完成在组织建设融合创新中达到深化思政育人成效的目标任务。

1.强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共同体育人的政治功能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构建中,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阵地与战斗堡垒,要以提升组织力建设为重点,切实做好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学生的政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在从严加强思想引领、推进工作覆盖和基础保障等各项工作中,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好共同体建设方向和内容的政治引领关,着力推动共同体建设的组织优势发挥,强化价值导向和目标引领,深化共同体育人的政治功能。

2.发挥团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共同体育人的发展动能(www.xing528.com)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也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联系具有无穷创造力的青年群体,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以共青团为代表的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翘楚,因而高校共青团工作更是青年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团支部作为学校共青团组织的“细胞”,在共同体中要发挥好教育、团结和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在培养青年学生、服务青年学生中积极教育引导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一方面,作为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学生党员和优秀团员在团支部建设中的表现对其他青年具有重要的心理示范和行动引领效应,体现了组织思想引领性和青年教育自主性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团支部建设密切联系青年,对接大学生发展需求,在育人共同体中主动构建不同层次需求的建设任务并推动组织参与和活动方式的多元创新,组织管理上体现出青年主体性和发展主动性的统一,丰富并增强了组织育人共同体的发展动能。

3.夯实班级的根基作用,提升共同体育人的服务效能

对于班级的性质,我国学者谢维和先生论证了班级是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吴康宁先生则进一步论证了班级是特殊的社会组织。可见,班级既具有组织的强规范性,又具有群体的活动共同性和情感稳定性,是高校各项育人工作最基础、最根本的现实场所。尽管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和互联网、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面对一定程度上的现实困境,但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主场地,其育人主场所的作用应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因此,构建党团和班级组织育人共同体,既是对传统班级管理困境的一种突破,也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班级育人成效、充分发挥根基作用的积极回应。班级在共同体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其动员青年广泛参与的灵活性和凝聚力优势,推动共同体建设各项工作的落细落实;又要加强共同体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和创新探索,形成自主探索、自主纠错、自主发展为一体的良性循环工作体系,以组织规范特性深化班级价值共识和情感共识,助力大学生自我发展成长,拓展提升共同体育人的服务效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