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培养”这个词在古代的真切用意是什么,从我记事起,“培养”大概与“洗脑”紧密相连。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在工作中,遇到某些的培养,那可是鸿运当头的好事。培养之后的结果,肯定各个方面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利益,甚至至高无上的权力。
“培养”这个词自身是个褒义词,只是在社会实际中就走了调,变了味。比如对于“干部培养”,绝不是农业生产中对果树的“培养”。果树培上土,施上肥,浇足水,下一步就可以让其自由生长;而人为培养是有明确目标的,培养的过程是取掉不该有的东西,达到绝对一致,现代语称之为“标准化生产”。比如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青年农民,生活条件极差,且文化水准又不高,“培养”他的目标是保卫毛主席,他能不感恩吗?他能不尽职吗?他能不守忠吗?能,绝对能。这样的选才与结果是十分成功的。有学者研究过二战史,对于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法西斯分子,青少年时期却是“根红苗正”、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什么在成人之后,举起屠刀时会脸不变色心不跳呢?是教育出了问题,换言之是纳粹党“培养”的结果。“培养”是把一个自然人经过强行精加工变成一个失去人性、改换本能、走向异端的冷酷机器过程。
艺术家是不能“培养”的。艺术家唯一与众不同的那点东西如果被培养掉了,就没有了“天性”。西藏的藏族歌手,从小生长在山沟里,天生的好嗓子。因为嗓子好,就会被“培养”,一送进上海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五六年之后,嗓子更洪亮了,更尖细了,更符合要求了,但与自己民族的声音有了差距,过去那种浓重的乡音,未经修饰的土嗓子的味道一去不复返了。学院的东西多了,字正腔圆的做作多了,京腔京味重了,老羊皮袄、生牛肉的味道没了。可惜,那个最珍贵的、与他人不同的音韵被“培养”掉了,不见了。
神山圣水图(036)(www.xing528.com)
艺术是天然的,野生的。个性越是强烈,就要越加呵护而不是来个拔苗助长式的“培养”,消灭掉与众不同的东西。如果按“培养”革命干部,“培养”解放军战士一样去“培养”艺术家那就错了。艺术家不能用纪律来约束。艺术家是一群非正常的人,是一群古怪离奇的人,常与社会与家庭与同事搞别扭的人。艺术家进学院只有坏处而无好处,所以艺术学博士可能是最无艺术知识的人。
艺术是上帝的微笑,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艺术人才很珍贵。艺术苗子在成才的过程中要尽量少些人为的干扰,少一些加工、培养、塑造,否则就毁了艺术奇才。硬是认为自己十分懂艺术,那就去影响他,而非教育他、“培养”他。影响是自我吸收,教育是强行介入,结果会很不一样。艺术家进不进大学门,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打开中外艺术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个文化乱象成性的国度中,为什么一心要进艺术院校,人人都明白个中真意——文凭,文凭啊!这样的结果,不只是国人的悲哀,也同样是艺术的悲哀,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