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万年艺术杂感-重新定义中华山水绘画:软弱山水的审美根性

刘万年艺术杂感-重新定义中华山水绘画:软弱山水的审美根性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上述观点认定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绘画的经营位置、结体构图问题,而是一个中华民族审美根性的问题。软弱山水的主要特征是伸不展,展不直,高不上。云天又是高山牧场,又加一层天地,有流云,有犬吠,有牛羊撒野,有毡帐炊烟、鹰笛牧歌。

刘万年艺术杂感-重新定义中华山水绘画:软弱山水的审美根性

学校素描大卫头像,有几种构图法。把形体放置在画纸中间,周边留有许多的空白,形象的视觉效果就大不起来。如果周边留的空白大于图像若干倍,视角图像就会明显的小,甚至极小。如果把图像在画纸中上下都有一定的外出,同样的物体,给人的视角形象就大大的大了起来。一尊雕塑况且如此,何况一座大山呢?

我画西藏的山,怎么才能迎合人们长久形成的对于西藏大山的心理期待呢?高大。高大不仅是西藏原性自然山水的定律,由于历史长河的形象演进,珠峰最高,喜马拉雅山最大,这些已在受众心理上形成了固定概念,你的画要被受众接受,首先不能违背他们的心理期待和需求。

比如说,有学者做了认真仔细的调查,西藏的民歌能收集到的有3600多首,其词作没有一首是言政治、言不平的,其曲调一律的欢乐明朗,与西藏的地理气候、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结构、老百姓生活现状相去甚远,内地汉人无法理解这样的民歌。内地汉人介入西藏歌曲之后,他们的心理期待认为,西藏的民歌一定是苦调,忧伤、感怀的,所以当张千一的《西藏高原》一经唱出,就十分恰当地满足了内地受众的心理定式,随后只能是走红流行起来。

回过头再看西藏的山,是高海拔地区的山,又有终年不化的冰雪,高,真实的高。一望无垠的草原,即便是汽车都要跑半天才能到边际。大山大川既是自然真实,又是读画者心中的心理定式,心理沉淀定式也就是接受定式。

西藏山水画的构图首先应该选择大。大的图式最能满足人们长期形成的心理定式,也最惹人喜爱。当然我们清楚,一种美的形式他不可能独霸一切,形式美是相对的,也是无限的,我们只能在符合受众心理期待的前提下,选取一种最符合“定式”的形式而已。(www.xing528.com)

综合上述因素,我采取在学校画大卫头像的办法,把西藏的山处理成一座巨型雕塑的构图,使西藏的山顶天立地,高耸入云,从躯体上已具英雄风度,凌空万里,鸟瞰人间,这是中国人神话传说中的神山。这是滋养华夏儿女的精血般的圣水,怎么能出自洼地之处?谁都希望她是上接云天、下接地气之精髓,是神山,宏山,高山,大山,集聚威力和神力的山,这就是人们意识中的如唐僧取经般的佛之地、神之地、魂之地啊!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上述观点认定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绘画的经营位置、结体构图问题,而是一个中华民族审美根性的问题。以往的所有古典山水画构图,都有不足或欠缺,总是感觉与我们大民族文化背景若即若离,时近时远(范宽例外)。而我寻找到了“到位,得体”的构图,即上下顶满。

上下顶满是西画的方法,西学东进,威力无穷。上下顶满第一次解决让普通山体涨大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改变了古典山水画在主体造型上总觉“短精神”,“直不起腰”的软弱感。软弱山水的主要特征是伸不展,展不直,高不上。

上下顶满,就是把心态上的畏惧、本分、卑微取掉,让众山向上,直指云天。云天又是高山牧场,又加一层天地,有流云,有犬吠,有牛羊撒野,有毡帐炊烟、鹰笛牧歌。上下顶满不是“搜尽奇峰打草稿”,而是山外有山,山上有川,诱惑无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