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横断重叠构图法:解决西藏山水画的形象难题

横断重叠构图法:解决西藏山水画的形象难题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横断重叠构图法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西藏高原的独特地理特征和自然风貌,能使低矮的山体高大起来,形成阵势,形成叠加起来之后的崇高,能够更典型地解决西藏山水画的形象难题。横断重叠构图法,它可以明显地与古典、与现代的山水画拉开距离,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也能体现出我画山的大众、山的老百姓的主体思想。

横断重叠构图法:解决西藏山水画的形象难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已联系好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根据美术馆墙面我想画幅大画,名字叫《千山之宗,万水之源》。但在创作的初期,构图问题就成了一道解不开的难题。

原因一是我所见到过的古典山水画大多是竖轴立起的构图,只有这种构图能恰如其分地表现旧时代文化人的价值取向:高傲,冷峻,清正,向上,不食人间烟火,孤傲拔群,一尘不染,等等。二是西藏是地球上的高地,作为高地的大山却在视角上显得并不高,多数山体平缓而少奇绝,就是最高的峰珠穆朗玛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十分险峻。在西藏高原上画山水画,不把山画高恐怕与大众审美心理相左。画高呢?现实又是如此的作对。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向大自然请教,我搭了一辆拉货的汽车,向藏北走去,一路精神振奋,激动万分。快到那曲时,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从驾驶员一则直射过来,透过两层玻璃,映在了靠着我这一边的窗户上,由于道路不怎么平坦,汽车上下晃着,窗户的玻璃上映出一层山的投影,正好和窗外真实的山重叠了起来,好看极了。上帝在冥冥之中给了我这个重叠构图,我高兴得叫了起来。那个开车的甘肃回族小伙子莫名其妙。晚上到了那曲,我不等第二天天亮,又搭便车返回拉萨。我把我们报社大礼堂的地下腾空,接好30张六尺宣纸,用长长的竹棍起好草图,在这幅画中,第一次出现了一层山重着另一层山的构图,既出于西藏山体的真实,又迎合了大众审美的定式,横断重叠构图法从此诞生了。从80年代初开始研究西藏山水画开始,到90年代初创作《千山之宗,万水之源》,我苦恼、焦急、烦心的构图问题解决了。经过10年,苦心钻研,锲而不舍,殚精竭虑,真诚感动了上帝,经过千百次的失败,终于成功了。从此,中国山水画,有了刘万年独创的构图法:横断重叠构图法。(www.xing528.com)

横断重叠构图法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西藏高原的独特地理特征和自然风貌,能使低矮的山体高大起来,形成阵势,形成叠加起来之后的崇高,能够更典型地解决西藏山水画的形象难题。

横断重叠构图法,它可以明显地与古典、与现代的山水画拉开距离,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也能体现出我画山的大众、山的老百姓的主体思想。中国山水画最困难的地方莫过于构图。当代山水画最致命的缺陷莫过于在构图上的轻率、无奈与雷同。没有特殊的构图,是造成千人一面、万人相似的主要原因。古人云“苦心经营位置”,可见构图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性。怎么画,怎么安排,是画家最头疼的事。我却不然,有了“横断重叠构图法”,我拿起笔不论怎么想,画出的画一看就知道是我的画;更不可思议的是,谁要学我,一道横就像我了,二道横就很像我了,三道横就是照抄,就是剽窃。回想起西藏10年的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神示般的在藏北草原的公路上获得了“天意”,真是让人觉得上天在冥冥之中不可思议地帮助着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