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变迁及规划研究

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变迁及规划研究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年代,黄浦江水虽有污染,但中游段沿江年捕鱼约万担。1984年,上海市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初步设计任务书》。1985年,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被列为上海市政工程重点项目。自1987年7月1日起,向黄浦江中下游杨思等五家水厂供水,所供原水约占市区供水量的60%。松浦大桥取水泵站于1997年12月竣工,至此上海市区水厂制水原水全部转至黄浦江上游取水,告别了吃回笼水的时代。

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变迁及规划研究

20世纪70年代,苏州河水发展为严重黑臭,地表水中就只有黄浦江作为上海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上海市区先后建设的12座自来水厂,其中有10座是在水厂所在位置直接从黄浦江中下游河道取水。

黄浦江上游有斜塘、园泄泾、大泖港三大源流(20世纪90年代开通拓宽太浦河成为上游第四大源流),沿江集50余条支流。据距河口80km处松浦大桥水文站统计,多年平均净流量319m3/s,折算净泄量为100亿m3,丰水年平均径流量755m3/s(1954年),特枯水年仅为153m3/s(1979年)。几百年来,黄浦江中下游除枯季长江口咸潮入侵时水质受海水影响偏咸外,其他时间水质一直较好。20世纪50年代,黄浦江水虽有污染,但中游段沿江年捕鱼约万担。到50年代末,上海市区共兴建了闵行、桃浦等17个工业区和卫星城,工业发展后废水排放大增,其中所含的高浓度酚和氨等物质导致黄浦江中下游水质变差。到60年代后期,黄浦江市区段已经出现季节性的黑臭,鱼虾也从此绝迹。水质恶化迫使自来水厂进行加氯处理,70年代上海自来水一股浓重的漂白粉味即缘于此。

黄浦江中下游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的身体健康,1982—1984年,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等对黄浦江上游连续3年进行水质监测,在吴泾等五地设取样点进行每月同步取样,结果表明:黄浦江中下游水污染严重,闸港以上水质较好,闵行—松浦大桥段水体属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Ⅱ~Ⅲ级,松浦大桥附近可作为黄浦江上游引水的取水点。1983年,由上海市自来水公司、上海市水利局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九设计院等单位组成“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课题组,经4年多研究和专家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上海自来水原水取水口上移的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方案。

1984年,上海市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初步设计任务书》。1985年,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被列为上海市政工程重点项目。一期工程于1985年2月开工,取水口设在黄浦江临江段,设计规模为290万~310万m3/d。自1987年7月1日起,向黄浦江中下游杨思等五家水厂供水,所供原水约占市区供水量的60%。黄浦江临江取水泵站位置如图1-2所示。(www.xing528.com)

图1-2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取水泵站、输水管道位置示意图

随着黄浦江污染加重,市区段污染随黄浦江潮汐上下回荡,到1990年,干流总长83km的黄浦江已有43km被严重污染,市区段水质严重恶化,年黑臭达100d以上,1991—1995年监测,临江段水质变为Ⅲ类,且有污染上溯逼近趋势。该期间黄浦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二期工程取水口位置设于松浦大桥下游1.8km的女儿泾旁,项目列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于1992年通过世界银行代表团评估。松浦大桥取水泵站于1997年12月竣工,至此上海市区水厂制水原水全部转至黄浦江上游取水,告别了吃回笼水的时代。黄浦江松浦大桥取水泵站位置如图1-2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