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企合作共享的资源类别

校企合作共享的资源类别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企资源无外乎包含在人力、物力、信息、财力四大资源之内,基于教育性资源框架来分析,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参与共享的校企资源主要有人力资源、生产性资源、衍生资源以及文化资源。校企合作中参与共享的衍生资源可分为研发资源、意识资源、就业平台。

校企合作共享的资源类别

校企资源无外乎包含在人力、物力、信息、财力四大资源之内,基于教育性资源框架来分析,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参与共享的校企资源主要有人力资源、生产性资源、衍生资源以及文化资源。资源共享的效果与校企合作的内外部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一)人力资源的共享

校企合作共同体内参与共享的人力资源主要是师资和学生,师资包括校际间专业教师、兼职教师的共享,以及校企间企业技术人员、下企业实践教师的共享;学生包括企业实习实训的各校学生,打破校际界限。在人力资源的共享上,职业院校和企业做得比较深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资共享方面,兄弟院校之间互通有无,形成师资享用的模糊边界。校企合作共同体内学校和学校之间也有合作,专业教师在院校之间中依据需求进行兼职任教;共同体中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不同专业背景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供兄弟院校安排使用。校企间形成兼职互聘,公司派遣技术人员来校支教,学校派专业教师去企业共同突破技术难题。以禾城建筑工程管理学院为例:学校积极进行校企协同“双主体”师资建设,一方面通过“师带徒”结对使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一一配对,另一方面通过学校教研活动、听评课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技巧进行指导。目前来看,学院已有11位企业师傅与11位院校教师成为结对师徒。在企业实践上,共同体中的企业给青年教师开放实践岗位,公司特别为每位青年教师安排2名实战经验丰富的总经理、总工程师进行悉心指导,在公司产品研发、出差谈判、产品销售、处理售后投诉等方面,进行多岗位轮换和“手把手”传授;下企锻炼的教师又作为企业学院课程的讲师,负责“小班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让青年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的前沿。

学生共培方面,以专业为合作纽带的校企之间共同制订实习方案,明确学生到企业的任务与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严格考核,以此保证实习效果,特别是校企共建学院,要求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每期实习都进行师徒结对、分组结对、分组指导,任务明确到人,并且举办师徒结对仪式,以增强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密切师徒关系、增强实习效果。校企合作开班,广泛培养、培训有兴趣或有需要的学生,如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主办“优商100”,“校企之星”一体化培训(eBay平台)在孵化基地开班,来自全省的12家企业和10家高校的72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学校、企业对接,理论、实操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生产性资源的共享

校企合作共同体内参与共享的生产性资源可分为硬资源与软资源。硬资源主要是实训场所建设,即实训中心、工作室、配套设施等;软资源主要是教学培养实践,即课程教材、项目化教学、培养方案等。关于生产性资源的共享,职业院校和企业越来越注重实践的落实。(www.xing528.com)

实训场所建设方面。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校企共同体中的企业几乎全程参与。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提供场地以及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企业提供设备以及项目订单,校企合作共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采用完全真实的实训环境,引入完全真实的工作任务,每个实训中心均有合作企业,安排基于合作企业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探索诸如“双十一”电子商务等项目的校企合作,实现真实运营。以“围绕新兴岗位,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课证融通,建设数字化资源”为建设思路,遵循“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改造教学情境”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围绕新媒体营销、移动商务、跨境电商等新兴岗位,引入知名公司的企业标准,把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与课程相融合,与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一起建设相关课程标准、开发项目教材,完成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使改造后的课程体系更适合综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于生产线上的合作共享,这一流程的共建共享比较复杂,因为大部分企业对产品规格、技术含量的要求比较高,生产线对规格、质量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这一环节的共享程度并不是很高。

教学培养实践方面。课程教材共同开发,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校企成员合作开发课程,并将课程在行业、企业中推广,用于企业内训、订单班讲授,在共同体同类专业中进行成果共享。虽然校企合作编订的课程、教材在数量上颇为可观,但称得上优质课程的还不是很多,所谓的“优质课程”共享程度也不是很高,仅仅是局限于共同体内,外界辐射度比较小。教学实践的共享,专业课的教学实行项目化形式,企业为课堂教学提供现实案例,如真实生产线流程、操作工序中错误做法、某个产品开发过程、某项技术攻关瓶颈等,使得企业生产实际内容走进课堂,为教学提供“效”“用”双修的生动素材。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正原电气学院为例:校企共同体以合作委员会为指导,牵头校企走访当地制造业、光机电产业的其他相关企业,深度调研市场需求,挖掘机电、自动化类高技术技能人才所必备的关键能力要求,并完成共同体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此外,校企合作共同体还积极探索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如在中高职衔接上不断努力,不管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课程教学,都尽量做到一体化、系统化。

(三)衍生资源的共享

所谓衍生资源,是具有增值性的资源,反映出价值创造的过程和结果。校企合作中参与共享的衍生资源可分为研发资源、意识资源、就业平台。对于衍生资源共享,我国校企合作平台虽然有一部分在实践中也在做,但效果上差强人意。关于研发资源,既可以说是技术攻关也可以说是技术服务,涉及知识产权、生产专利、重大项目等,在层次上超过了单个企业的水平,一般是企业群组与专业群组的合作共攻。在实践中,是企业给出“技术难题”,教师承接来做,或是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优秀专业教师结成项目组,共同攻破瓶颈。关于意识资源,既可以说是主观认识也可以说是文化渗透,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重要收获之一就是提高对岗位、对行业、对现代技术的认识水平。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感知、动态最为清楚,对行业、市场的走向、变化最为敏感,对技术、设备的追求也最为前卫,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先进性与时代感,促进其育人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这种意识形态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认可与共享,并且校企合作也极其重视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环节。关于就业平台,这里所讲的就业平台区别于我们日常的理解,主要是指学校群与企业群合作下的产物,不是“一校对一企”而是“多校对多企”的平台,从“单向选择”发展成“多向互选”,在这个大平台上既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毕竟共同体内的企业大部分还是比较好的。在合作过程中,基于校企合作的就业平台,企业还能优选人才。如浙江瑞宏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嘉兴技师学院签订了订单班协议,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文化资源的共享

文化资源属于隐性资源,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企业文化资源,行为规范、操作流程、职业素养、制度管理、经营理念等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共享的文化资源主要体现在师徒文化传承上,即通过“拜师学艺”的形式,拜企业有资格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师。对徒弟的要求是“尊敬师傅,礼貌待人;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认真守纪,注意安全”。同时也要求企业师傅胸怀宽广、真心待徒,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严格要求与训练,做到既带思想又带作风。“师带徒”是职业教育对本源的回归,企业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工作氛围,都是职业教育的大课堂,拜师是一种对技艺的尊崇、对文化的传承,作为学徒会诚恳地向师傅鞠躬或跪拜以行拜师礼,礼毕则拜师成。不管是拜师学艺还是拜师仪式,都强调学徒对师傅的尊重,而师傅对学徒的责任心则反映了一种古老而仍具神韵的工匠精神内核。“徒弟”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如嘉兴技师学院有16位专业教师拜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师,并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从而促使教师不仅在理论上,更在实践应用上有了扎实的一线基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极为重视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将“匠人神韵”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除了“拜师仪式”外,专业课程、实习实训也处处渗透着产业文化,践行专业群与产业群的深入对接,企业文化延伸至校园,促进校企文化间的融合,以共同滋养、培育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