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语教学在某专业调查研究:教育国际化与创新模式

双语教学在某专业调查研究:教育国际化与创新模式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进一步说明该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该学院对2006级、2007级和2008级在校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基于学生视角的双语教学效果及其相关因素,从而检验目前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旨在巩固优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问卷232份,问卷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数为201份,有效问卷率为84%。另外,该次问卷还设计了关于学生对本专业双语教学实施方面的认识与感受等题项。

双语教学在某专业调查研究:教育国际化与创新模式

为进一步说明该专业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该学院对2006级、2007级和2008级在校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基于学生视角的双语教学效果及其相关因素,从而检验目前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旨在巩固优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问卷232份,问卷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数为201份,有效问卷率为84%。由于调查对象全部为该学院的在校生,并且问卷填写是任课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们统一完成的,同时学生被告知填写问卷的目的和意义,因此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较高。

)研究的理论基础

1.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 Reasoned Action,TRA)

美国学者Fishbein&Ajzen(1975)提出的理性行动理论,主要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该理论认为:行为(Behav-ior)是由行为意图(BehaviorIntention,BI)引起的,而行为意图又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引起的。这里的行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人在某个环境中采取的有指向性的行动;意向是一个人是否采取某种行为的主观意愿;态度是一个人对于采取某种行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感觉,如喜欢或不喜欢。

总之,TRA认为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综合了自身的价值判断之后,经过理性思考最终做出的决定。该理论可应用于对学生双语学习行为的研究当中,通过了解学习态度、学习意愿与学习行为或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2.学习观念(Learning Beliefs)

观念(Beliefs)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工作和学习。越来越多的研究事实表明,观念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所取得的成绩上确实起着一种主要的作用。在认知心理学中,学习观念与元认知知识可以互相替换,指“学习者所掌握的关于他们学习情况的信息”,(Wenden,1999)。具体来说,它是“学习者所掌握的关于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者(包括其自己)情况的信息”。Whiter(1999)认为“学习者所持或发展的观念体系能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确认他们的学习目标,并且按照他们对学习的理解进行具体的学习活动”。Cotterall探讨了学习观念如何反映学习者对自主性学习的愿意接受程度,并且指出了能够和不能够显示出学习者自主性偏好行为的观念趋向。

学习观念及其相关理论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到外语学习的研究中。Horwitz将语言学习观念分为外语学习能力、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本质、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学习动机五个方面。Riley认为“学习者关于语言以及语言学习的观念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学习语言的态度、动机或行为”。文秋芳和王海啸通过对七所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的关系,该研究还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比掌握语言知识更为重要,不赞成通过翻译的方法来学习外语”。

3.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es)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Kinson等人提出成就动机理论,Weiner提出归因效果论,使动机研究进一步与认知、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

Vandergrift认为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ardner&Clément的动机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角度出发,从而带动了一大批追随者。我国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大多采用了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

)模型提出与研究假设

根据研究上述基础理论,通过教学实践对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态度之间可能存在关系的发现,构建了理论模型,如图7-2所示。模型中共包含6个变量,即英语学习态度、双语学习动机、双语学习观念、双语学习态度、双语学习意愿和双语学习效果。

978-7-111-43678-2-Chapter08-3.jpg

图7-2 双语教学研究假设在模型中的位置

1.变量描述及问卷设计

该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上述6个变量提出相关题项,每个变量用若干个题项来描述,学生根据自己对每个题项的同意程度按5级分制给出得分,其中1分表示“非常同意”;2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无所谓”、4分表示“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另外,该次问卷还设计了关于学生对本专业双语教学实施方面的认识与感受等题项。

(1)英语学习态度。英语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喜欢或不喜欢学习英语的程度,通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感觉英语的优美程度等题项来进行测量。

(2)双语学习态度。双语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学习专业课程的程度,问卷设计通过学生自我感觉喜欢用汉英双语学习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程度等题项来测量双语学习的态度。

(3)双语学习动机。双语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使用英汉双语学习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学生感受到的双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双语学习成果对其学习、未来发展等需要满足的预期等激励因素。问卷中通过学生认为双语学习对提高人的智商的重要性、英语教材比汉语教材更有利于前沿管理知识的获取、双语学习比汉语学习获得的专业知识更扎实以及对具备双语能力人才的认同感等题项来进行描述。

(4)双语学习观念。双语学习观念是指学生所掌握的关于他们参与双语学习情况的各种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对自身双语学习能力的估计、感知到的双语学习难度、应采取的学习策略等因素。问卷中通过学生的英语基础、对同时掌握两种语言感知到的困难程度以及对使用双语进行专业学习的难度感知等题项来测量双语学习观念。

(5)双语学习意愿。双语学习意愿是指学生使用中英双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一种主观意愿,即学生愿意从事双语学习的程度。问卷中通过学生对自己能够掌握两种语言的期望以及愿意参加双语学习的程度等题项来解释双语学习意愿。

(6)双语学习效果。这里的双语学习效果实际上是学生采取双语学习行为的一种结果和所获得的成效,主要通过三个维度来体现,分别是英语学习效果、专业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提高。其中,英语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对英语母语国家的人讲英语的理解程度、学生英语过级情况以及学生英语口语流利程度等题项来描述;和专业学习效果相关的题项主要包括专业学习水平在年级中的排名、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等;综合能力则通过学生对自身所具备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的感知以及对未来同国外商务人士交流合作能力的预期等题项来测试。

2.研究假设

根据上述双语教学研究模型及其相关基础理论,在上述6个主要变量之间提出以下7个基本假设,如表7-2所示。

7-2 双语教学研究假设

978-7-111-43678-2-Chapter08-4.jpg

)数据分析

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并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双变量相关分析(BivariateRelevancy)和偏相关分析(Partial Rele-vancy)。此外,还利用SPSS17.0的制图功能分析了学生对双语教学实施的感受和期望。

1.描述性统计分析

SPSS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过程就是计算并列出一系列描述性统计量指标,表7-3所示的是全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列出了6个变量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和方差等基本统计量。

2.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两个现象数值变化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双变量相关分析就是研究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验证了双语学习动机与双语学习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H5)。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往往十分复杂,一个结果常常是受到多种因素相互综合作用产生的。在多变量的情况下,双变量相关分析有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在研究双语学习意愿和双语学习效果的相关关系时(H7),双语学习效果还可能受到双语学习动机的影响(H6)。偏相关分析是指在对其他变量的影响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分析多个变量中某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计算偏相关系数。因此,需要利用偏相关分析来验证除H5以外的其他6个假设。

7-3 全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978-7-111-43678-2-Chapter08-5.jpg

(1)假设1和假设2的相关性检验。从表7-4中可知,英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465,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英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态度之间显著相关,H1成立。双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动机之间的相关系数r=0.584,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双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动机之间显著相关。以英语学习态度为控制变量,即在扣除英语学习态度影响的情况下,双语学习动机和双语学习态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r=0.462,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可得出结论,在扣除英语学习态度影响的情况下,双语学习动机和双语学习态度之间仍然相关性显著,即H2得到支持。

7-4 假设1和假设2的偏相关系数矩阵(www.xing528.com)

978-7-111-43678-2-Chapter08-6.jpg

978-7-111-43678-2-Chapter08-7.jpg

a单元格包含零阶(Pearson)相关。

(2)假设3和假设4的相关性检验。从表7-5中可知,双语学习观念和双语学习意愿之间的相关系数r=0.276,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双语学习观念和双语学习意愿之间显著相关,H4成立。双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意愿之间的相关系数r=0.368,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双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意愿之间显著相关。以双语学习观念为控制变量,即在扣除双语学习观念影响的情况下,双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意愿之间的偏相关系数r=0.278,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可得出结论,在扣除双语学习观念影响的情况下,双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意愿之间仍然相关性显著,即H3得到支持。

7-5 假设3和假设4的偏相关系数矩阵

978-7-111-43678-2-Chapter08-8.jpg

a单元格包含零阶(Pearson)相关。

(3)假设5的双变量相关性检验。从表7-6中可知,双语学习动机和双语学习观念之间的相关系数r=0.377,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双语学习动机和双语学习观念之间相关性显著,H5成立。

7-6 假设5的双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978-7-111-43678-2-Chapter08-9.jpg

a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4)假设6和假设7的相关性检验。从表7-7中可知,双语学习动机和双语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系数r=0.428,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英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态度之间显著相关,H6成立。双语学习意愿和双语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系数r=0.248,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因此双语学习态度和双语学习动机之间显著相关。以双语学习动机为控制变量,即在扣除双语学习动机影响的情况下,双语学习意愿和双语学习效果之间的偏相关系数r=0.054,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445,因此可得出结论,在扣除双语学习动机影响之后,双语学习意愿和双语学习效果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即H7未得到支持。这说明双语学习动机比双语学习意愿同双语学习效果的相关性更强,而双语学习效果受双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更大。

7-7 假设6和假设7的偏相关系数矩阵

978-7-111-43678-2-Chapter08-10.jpg

a单元格包含零阶(Pearson)相关。

3.图形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除了设计用于上述模型检验的问题之外,还就学生对该专业双语教学策略方面的学习感受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并利用SPSS的图表功能,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洞察学生视角下英汉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提供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图7-3显示出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入学的三届学生对中方教师承担的双语专业课程中英语所占比例接受程度的差异。从图中不难看出,2006年入学的学生(四年级)对双语专业课程中英语比例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2007年入学(三年级)和2008年入学(二年级)的学生。就双语课程中英语比例而言,大部分2006年入学的学生认为80%甚至90%以上比较合适;2007年入学的学生则普遍对60%~70%的英语比例较为适应;而2008年入学的学生更接受60%甚至50%以下的英语比例。这一调查结果与学院制订的双语比例进阶的教学阶段相当吻合,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各级学生所接受的英语比例略低于教学实施中所采用的英语比例主要是学生对于母语的依赖心理造成的,他们普遍认为提高汉语比例将对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大有帮助。事实上,采用略高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英语比例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更具挑战性的目标,从而在长期的锻炼中逐渐养成双语甚至英语语境下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978-7-111-43678-2-Chapter08-11.jpg

图7-3 不同入学年份学生支持中方教师承担 课程中英语所占比例比较图

978-7-111-43678-2-Chapter08-12.jpg

图7-4 不同入学年份学生支持加方教师承担 课程中外教授课学时所占比例比较图

另外,针对不同年份入学学生对加方教师承担课程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也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如图7-4所示。各个年级中接受加方教师主讲、中方教师辅导的学生人数都是最多的,这说明学院与加方教师创造的“合作型”双语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从图7-4中还可以看出,大部分2007年入学的学生认为加方教师的授课比例应在70%以上;大部分2008年入学的学生认为加方教师的授课比例应在60%以上。这一调查结果同样说明了学生在不间断的双语学习中适应能力自信心逐渐增强的现实。

针对学生在加方教授承担课程中的学习感受,在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对三个问题的得分取其平均值,并绘制了学生对加方教师授课效果认可程度的线图,如图7-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外教授课效果的认可程度普遍较高,大多数学生对问卷中的题项持同意态度(授课效果分值<3)。结合图7-4的分析,这种授课效果与该学院在教学中增加的中方教师辅导是分不开的。

978-7-111-43678-2-Chapter08-13.jpg

图7-5 学生对加方教师授课效果的认可度线图

为了了解基于国际化环境创建所采取的英语类相关活动的实际实施情况,该学院就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进行了调查。图7-6显示出各种活动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并不理想,只有少部分人对相关选项持同意态度,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活动,如英语竞赛设定了参与标准或名额限制造成的。

978-7-111-43678-2-Chapter08-14.jpg

图 7-6

)调查研究的启示

上述调查研究有助于更为详细和准确地掌握学生对于双语教学实施的反应和感知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检验已经采取的双语教学策略在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能力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调研所得出的结果,该学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一定的启发,并为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端正学习态度对增强学生双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很有帮助。调查发现,双语学习态度与双语学习意愿显著性相关,而英语学习态度与双语学习态度显著性相关,这说明学生会因喜欢学习英语进而产生对双语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而对于英语学习和双语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学生则会产生学习好双语课程的愿望,反之亦然。由于中国的英语教学是从初中甚至是小学后期开始开展的,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进行了6~10年的英语学习。因此,其英语学习态度的形成是长期学习体验的结果,对学生本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转而会将这种情绪带到双语学习中来,这给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策略,还应关注学生对于双语学习的思想动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双语学习态度,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双语学习中去。

培养积极的双语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相关性检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即双语学习意愿和双语学习效果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的时候是显著性相关的,但在引入双语学习动机作为控制变量之后,利用偏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二者相关性不显著。也就是说,双语学习动机比双语学习意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双语学习中的热情并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产生双语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帮助学生认识到双语学习在帮助他们获得更为前沿的专业知识、显著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加强就业优势等方面的作用。

在调查中,还验证了当前采取的双语比例进阶的教学阶段以及双语教学模式等双语教学策略的可行性。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双语学习经验的不断累计,学生所能接受的双语课程中的英语比例逐年提高,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双语学习能力在持续加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的双语学习信心日益坚定。同时,学生对目前加方教师承担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较为支持和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点也能同加方教师反馈的教学感受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因此,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充分发挥自创的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不断将其发扬光大。

调查数据显示,为创建局部性国际化氛围而举办的各种有助于英语实践的活动并未吸引足够的学生参加,其普及率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三个:①部分学生对于在公开场合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畏惧心理,其英语活动参与行为受到制约;②有些学生表现出参加各种英语活动的积极性,但可能因受到名额的限制无法获得机会;③教师在选择参加者的时候往往只关注那些平时表现积极或自己比较熟悉的学生,忽略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英语活动的普及程度,为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增强其双语学习能力提供充分的机会,同时要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更为积极地争取参与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