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校园模式主要是从办学空间及主要教学点的角度来划分的,是指学生必须分两部分来完成学业,一部分在国内的合作院校完成,另一部分在国外的合作院校完成。合作双方高校共同制定和实施与国内外课程教学接轨的同一个教学计划。在该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指导下,分国内和国外两个教学阶段实施教学,课程设置相互承认,所修学分和课程彼此认可,学生在国内和国外修满规定的学分,学业成绩合格者,即可获得国外合作院校授予的与该国全日制学生相同的学位。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进行,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不仅能接受到完整的知识教学,还能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生活体验,如果学习顺利的话,能得到国内和国外都认可的毕业资质证书。外方合作院校对这种项目往往兴趣较高,主动性较强,因为他们可以从合作中获得境外的生源。对中方合作院校而言,比较容易寻找到合作伙伴,中方也能学习到外方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管理经验,同时对提升办学院校教育国际化程度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由于项目与出国留学直接挂钩,对学生及学生家长吸引力较大,往往有较充足的生源,除了能给学校带来经济利益外,还能给学校带来其他方面好处,如扩大知名度、树立品牌等。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是分阶段,但两个阶段并不是等同的。大多在国外合作学校的培养时间相对少于在国内院校的时间,主要是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参与国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来自于农民或低薪家庭,国外的学习费用相对国内昂贵,而减少国外学习时间能够减轻部分学生的经济负担;其次,国内教学有利于学校引进更多教育及教学经验。在大部分情况下,国内是教初级课程,国外教高级课程,国内教育是国外教育的基础。在国内通常以强化英语训练为主,兼学部分专业课程。这个合作模式对那些渴望到国外留学而又没有适当途径的学生,是一条既稳妥又经济的路子。从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国家开展合作办学的经验来看,国外大学不可能将核心课程完全输出。这意味着“2+2”、“3+1”等国内读一段时间、国外读一段时间的方式,将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主流。
“双校园”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在教学模式和思想上有其特殊性,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体制下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把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双校园”模式下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引导学生在学校的各个阶段,都能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和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在所从事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www.xing528.com)
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否定而凭空建造的,也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简单调整,而是按照一定方式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合理内核和有利于人才培养活动的要求进行优化和整合,以便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更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更能体现双校园模式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的多种需求,最终培养出社会满意的具有较强国际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