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新加坡应归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一直存在争论,然而,新加坡的教育国际化模式却被众多学者作为发展中国家教育国际化的范本。杨启光将新加坡的模式称之为教育输入与输出的“双翼模式”。这种模式既引进欧美国家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提高本国的国家竞争力,同时,在政府的主导下,利用市场机制,集合本国的教育优势,向其他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输出本国的教育资源,这种输入与输出并进的模式为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人才、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保证。这对于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纯输入模式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
在具体的国际化实践过程中,我国作为国际化主体的大学和教育机构,总结了前人和国外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了一系列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模式。
(一)课程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最基本的模式,而且相对容易实现。我国高校最常见的即是课程国际化,这种模式是我国国民经济和教育发展现阶段最经济可行的教育国际化模式。目前有如下几种形式的课程:①高校外语专业中包含跨文化交流课程或外国社会文化课程等;②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专业课程,比如国际关系、欧洲法等;③培养从事与国际项目或职业有关的课程,比如国际会计、国际商务、国际商法等;④学历或非学历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专业课程等;⑤由外籍教师开设的为我国学生提高语言和知识技能的课程;⑥由我国教师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语言文化类课程。除此之外,对于两个国家及以上的各领域的比较研究课程也属于课程国际化的范畴。近年来,我国加大了课程国际化的投入力度,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具有国际化性质的新课程,不但拓展了我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还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外籍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这无疑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国际化
派遣学生到其他国家留学,学习该国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应用技能,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主要模式。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国留学人员一直呈大幅增长的态势,根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2009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62.07万人,仅200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就有22.93万人。这些留学人员中有49.74万人选择回国发展。学生的国际化给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三)教师国际化
相对于派遣学生到其他国家留学,教师的国际交流对于迅速提升一所学校的教育与科研国际化水平,效果更加显著。因为教师赴外学习交流后回到学校所面对的是每年数十上百的学生,国际化的理念、经验和学识无疑对学生的培养和校园学术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们目前无法知道全国公派出国人员中高校教师所占的比例,但是一般来说教育工作者占公派出国人员的多数。除此之外,在1978年~2009年底,49.74万留学回国人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海归”选择到高校担任教师工作。(www.xing528.com)
教师进行国际化交流的方式现在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国内高校教师通过电子邮件、远程视频会议以及视频、音频和文字聊天室进行实时或异时交流、备课、答疑,共同撰写教案、论文、专著,参加国际会议,或者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加国际组织或学术团体等。
此外,促进教师国际化还可以通过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教授来华为教师和学生讲座、授课或进行教学科研交流。可以肯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学接受国际化教学和科研的受众会比只派出教师更多。比如,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和大阪产业大学每年分别派出2~6名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学、流通学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来华为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讲授专业课,极大地提高了该合作项目的教学和科研国际化水平。
(四)设立分校
设立国外分校的大学主要是世界知名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国外设立分校比较多的美国名校,现在已经在柏林、佛罗伦萨、京都、莫斯科、牛津、巴黎、圣地亚哥建立了分校。
我国自2004年在韩国开设首家“孔子学院”以来,截至2010年10月,已经在世界96个国家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虽然孔子学院是由中国政府机构“汉办”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文化交流机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等院校的分校,但是,孔子学院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所以孔子学院实际上也担负着中国汉语言和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和交流的重任,完全可以被视为中国教育机构在国外设立分校的一个成功范例。
(五)合作办学
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单独探讨国际合作办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