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教育国际化更加强调既“竞争”又“合作”这一主旋律(王涛,2009)。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大背景下,欧洲各大学走出欧洲,扩大影响,参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博洛尼亚宣言”、“伊拉斯谟计划”、“苏格拉底计划”等一系列的行动纲领为欧洲大学的合作和重组,迎接国际化的挑战指明了方向。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王涛认为,欧洲模式的本质就是将美国模式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长处与欧洲文化、历史、学术等厚重的积淀相结合。欧洲人认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与美国分庭抗礼。欧洲模式也强调人员流动和合作,但同时还涉及区域内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以及各国体系的多样性和差异(如“欧洲维度”、“欧洲高等教育区域”等),欧洲高等教育与其他区域的差别(如“欧洲堡垒”等)。
欧洲著名的“全民伊拉斯谟”(Erasmus for All)计划是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中的典范。这一计划是欧盟在未来15年提振欧洲竞争力,特别是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纲领,这项新计划将重点放在促进增长以及使项目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上,力图让投资产生超值收益。该计划将大幅增加个人到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并加强欧盟成员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合作。该计划支持的具体内容包括:学分转换积累制度、学位学历资格框架、跨国研究、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计划等。与以往计划相比,“全民伊拉斯谟”计划具有申请程序简化、经费充裕、资助和收益范围大等特点。
“全民伊拉斯谟”计划主要惠及大学生、高职学生和教师。大约13.5万欧盟学生将赴非欧盟国家学习或从非欧盟国家来到欧盟学习。同时,3.4万名学生将获得在至少两所国外高校学习的经历和“联合学位”;通过新的贷款担保计划,近33万全日制硕士生从该计划中受益。在欧洲,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是与大学生国际流动密切联系的。欧洲共同体在20世纪70年代参与高等教育活动时,就坚持这样一种原则,即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不应减弱,而应当被视为一种特色。因此,重点为大学生提供流动,使其获得国外经历的机会。成功的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与世界上流行的大学生流动模式有两点区别:(www.xing528.com)
(1)欧洲的大学生流动不是“垂直”流动,就是说,不是从知识的贫瘠之地流向学术的源泉,而是“横向”流动的,是在质量相近的伙伴之间进行的。教师甚至觉得,外来的学生从平均水平看至少不比本国学生差。难怪在“伊拉斯谟”学生看来,留学的成果首先不是接受专业知识,而是有了反思和比较的契机和眼界的开阔。高校在这种合作之间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2)欧洲内部的流动是一种“轻便的流动”。所谓轻便的流动,就是指欧盟学生在欧洲各高校能够自由转换学校,不会受到繁琐的入学手续的影响,也不会因为地区差异而影响学习进度。这主要是得益于欧洲内部实行学分互认体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这一体系是欧洲诸国间在高等教育领域互相衔接的一个项目,该体系确保各国高等教育标准相当。它不是距离遥远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流动,没有因风俗习惯不同而导致的文化震荡。但不同的制度又有足够的差别,使学生能够开阔其眼界。流动在欧洲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国际性知识与能力也越来越被看重。但有一种预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人员流动的重要性会让位于知识转移活动。首先,因为在知识转移从极小规模发展为小规模活动的阶段,人员流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如果要让大量的学生、或许是大多数学生都接受国际化训练时,光靠人员流动就不够了。其次,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通过非凡的经历来提高反思能力。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因为高等学校没有系统性传授这种经验的方法。但是,理解其他国家和观点的意义越是增加,高等学校也就越是要具有专门的传授这种经验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