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天子无私,国民有私的观念探析

宋朝天子无私,国民有私的观念探析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子的用度,必须接受制度的约束。今天许多人都以为,“家天下”时代嘛,天下皆为天子所私有。其实在宋朝士大夫的观念中,并非“天下归天子私有”,而是“王者无私”。国民需要拥有明晰的私有产权,但天子不应该有私属财产。《时代》将宋代君主推上史上最富有排行榜,显然是因为不能理解宋代的政治制度与宋人的公私观念。

宋朝天子无私,国民有私的观念探析

即便是理论上归皇帝自由支配的那部分财产,即内藏库拨给皇室的日常用度,皇帝实际上也没有完全的支配权。这是因为宋朝实行“以外统内”的制度,内廷的一切用度,须经外朝的宰相核准,内廷用度如果超出预算,还会受到宰相的查问。宋仁宗用自己的私房钱赏赐入内廷做法事的僧人:“众僧各赐紫罗一疋。”却因为担心被台谏抓住不放,只好交代获赏的僧人,将紫罗藏在怀里,悄悄出去,不要被人撞见:“来日出东华门,以罗置怀内,勿令人见,恐台谏有文字论列。”弄得像做贼似的。

传统中国有一项古老的制度:“惟王不会。”意思是说,天子的用度不必会计、审计。这也是古代成立天子私库的法理基础,即天子私库有多少财富,都归天子挥霍,花完拉倒。但宋人对“惟王不会”的传统提出了质疑,南宋士大夫韩元吉申明:“惟王后之服、王之裘、王后之酒、王后及世子之膳,则不会,其余则太宰未尝不受其会,而有均式。”另一位南宋士大夫汪应辰也称:“王之用度,虽曰不会,要不出乎式也。”式,即制度。天子的用度,必须接受制度的约束。朱熹更是主张:“凡饮食、酒浆、衣服、次舍、器用、财贿与夫宦官、宫妾之政,无一不领于冢宰。使其左右前后,一动一静,无不制以有司之法,而无纤芥之隙、瞬息之顷,得以隐其毫发之私。”

宋朝皇室的日常用度,也确实受到制度性的线束。比如内廷要造一个“熏笼”(点燃熏料驱赶蚊虫的器物),不过数十文钱,但按宋代的“条贯”(法律),须经过政府层层审批,“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曹、本曹下本局,覆奏,又得旨,复依,方下制造”。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宋朝的立法者认为,此条贯可“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

再如发生仁宗朝的一则故事:后宫嫔妃要“进官”(类似于评职称,进一级可增加月钱),例经政府批准,不是皇帝一人可定。“有请降御笔进官者,上取彩笺,书‘某宫某氏特转某官’,众喜谢而退。至给俸日,各出御笔乞增禄,有司不敢遵用,悉退回。诸嫔群诉,且对上毁所得御笔,曰:‘原来使不得!’上(仁宗)但笑而遣之。”皇帝也不能随便给自己的妃子增工资。仁宗本人“好食糟淮白鱼祖宗旧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无从可致”,堂堂一国之君,想吃一次糟淮白鱼,竟然因为“不得取食味于四方”的祖宗旧制,而吃不到。后来还是老家在寿州的宰相吕夷简献了两奁,仁宗皇帝才过了一把“糟淮白鱼”的瘾。

再如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宋徽宗死于金国,高宗在为父皇服丧期间,将御椅换成了尚未上漆的木椅。有一回,钱塘江钱氏公主入觐,见到这张龙椅,好奇问道:“此檀香倚子耶?”张婕妤掩口笑曰:“禁中用胭脂皂荚多,相公已有语,更敢用檀香作倚子耶?”其时宰相乃是赵鼎、张浚。可知宋朝宰相有权过问内廷的日常开支。(www.xing528.com)

被《时代》杂志评为史上第三富的宋神宗本人,生活也极节俭。据王安石说:“臣见陛下(神宗)于殿上盖毡,尚御批减省,以此知不肯用上等匹帛,靡费于结络。”不妨设想一下,按照宋朝条贯,如果宋神宗挥霍无度,也必为大臣阻止。

今天许多人都以为,“家天下”时代嘛,天下皆为天子所私有。其实在宋朝士大夫的观念中,并非“天下归天子私有”,而是“王者无私”。国民需要拥有明晰的私有产权,但天子不应该有私属财产。《时代》将宋代君主推上史上最富有排行榜,显然是因为不能理解宋代的政治制度与宋人的公私观念。

15年前,即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曾推出一个近1000年来世界最富有的50人榜单,其中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元代皇帝忽必烈、明代权监刘瑾、清代权臣和珅晚清十三行大商人伍秉鉴和民国金融家宋子文上榜。没有宋神宗。我觉得,这个榜单比《时代》杂志的那个史上最富榜要靠谱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