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社是评剧著名女演员、“爱派”唱腔的创造人爱莲君挑班,创建于三十年代。爱莲君是评剧女艺人中身世最凄凉、遭遇最悲惨的一个。她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一个天寒地冻的隆冬,她上身穿件夹袄,下身穿条短裤,冻得浑身发抖,稀里胡涂地落到了天津一家外国洋行当“百役”(侍候外国人的男仆)的赵连琪之手(也有人说,爱莲君是被父母卖给赵连琪的)。赵连琪外号“赵大炮”,与其妻买下许多姑娘,在天津和烟台两处水陆码头开窑子,专门接外国客人。爱莲君落入火坑,不堪其苦,哀求养父母允许她学戏挣钱。十二、三岁就被送到莲花落老艺人赵月楼跟前学戏。与爱莲君一起向赵月楼学戏的师姐妹还有花月仙、新翠霞、爱令君、杜玉凤等。赵月楼的技艺很高,年轻时唱花旦、青衣,老了唱彩旦和丑,会戏很多,又会拉弦、打梆子。对学生要求极严,唱错板打手心,唱不出鼻音拧鼻子,有时还要趴在板凳上挨板子,徒弟们都很怕他。爱莲君学艺,尝过许多苦楚,一边学,还一边到谦德庄小茶社搭班,唱“打子儿戏”(计时收费的戏)。回到家里赵大炮夫妇还要她做沉重的家务活,稍有闪失,就用打洋狗的皮鞭蘸水抽打她,完全不把这个瘦弱孤苦的小姑娘当人看待。爱莲君总想:忍着吧,只要把戏学好了,唱红了,多挣钱,自然会少挨打。她学戏非常认真,人也聪明,赵月楼虽然严厉,毕竟是个好师父,传给爱莲君很多精湛技艺。爱莲君经过名师调教,自身的刻苦锻炼,十六岁的时候,嗓子出了一股好听的清脆的声音,鼻腔共鸣使用得特别好,行腔婉转,尤其动听的是她自成一格的“疙瘩腔”,俏巧玲珑。在弦师赵月亭(爱莲君的师哥)的帮助下,创造了许多好腔,自成一派,即评剧“李、刘、爱、白”(李金顺、刘翠霞、爱莲君、白玉霜)四大流派之一的“爱派”唱腔。在演唱中以出人意外的顿挫,短促的休止,跳跃的音符,活泼的切分音,似断非断的小分句,富有弹跳韧性的小花腔,把唱腔装点得格外华丽、俏皮、甜美。她的新腔、新戏《刘翠屏哭井》《、蜜蜂记》《、烧骨计》《、磨房产子》等等,深受观众欢迎。《刘翠屏哭井》又名《于公案》,其中“八月中秋雁南飞……”一句唱腔被爱莲君唱得优美绝伦。上海蓓开公司灌有唱片,在天津从电台到商店,大街小巷到处播放,而且男女老少和之者极多。
爱莲君十四岁挑班,十六、七岁就已经红得很了,为养父养母挣了很多钱。狠心的赵连琪夫妇把姑娘当摇钱树,不仅要她拼命演唱挣钱,而且还要她应酬一些肯花钱的人,把她摧残得骨瘦如柴,最后只有靠鸦片烟、海洛因、吗啡支撑身体。劳累、抑郁、痛苦和难以忍受的折磨,使她日甚一日地孱弱。一九三八年她已病入膏肓,仍支撑着上台演唱。这年冬天,文明戏演员王度芳特为爱莲君改文明戏《死后明白》为评戏,在南市升平舞台(现黄河剧场)公演。没想到爱莲君刚一上台就昏倒在台上,抬下来送入医院,从此一病不起,《死后明白》成为了她的绝唱。
爱莲君说不清自己的出生年月,但记得是马年出生的,据推算应是一九一八年农历戊午年,卒年则是一九三九年夏天。她自知病体不支,临死那天,从床上坐起来,让照顾她的老妈妈给她穿上演《六月雪》窦娥所穿的大红罪衣罪裙,戴上演时装戏的一顶烟色毡帽,还插上一朵她扮戏常插的绢花,又握上一条手绢,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流一滴眼泪,环顾了房中所有的女伴,便非常安祥地死去了。很多人都说:对爱莲君来说,死并不可怕,生的痛苦倒更可怕!可是,喜爱她的天津观众和她的戏曲界的同行却无不悲伤感叹,痛惜这位富有才华的青年女演员过早地死去。(www.xing528.com)
爱莲君从十六岁唱得誉满天津,仅红了四、五年,二十一岁便离开了人世。她虽然死得那么早,却仍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遗产,尤其是她的“爱派”唱腔,影响极大。她十六岁即应邀到日本大阪灌唱片,一九三五年和一九三八年又先后两次到上海灌唱片。被录制下来的有:《于公案》、《烧骨计》、《蜜蜂记》、《苏小小》、《磨房产子》、《打狗劝夫》、《庚娘》、《一瓶白兰地》《、李香莲》、《桃花庵》、《珍珠衫》、《韩梨花》等剧的著名唱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