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诒春是仁立的创始人,多年任董事长。从仁立号开设之前,周在清华任校长时,一些人借口他主持建筑校舍的标准过高,对他进行攻击和排挤,使他愤而辞职。尔后,周受孙多钰之聘,任北京中孚银行经理。中孚银行主要由安徽寿县孙氏家族投资。该行与孙氏的通惠实业公司、阜丰面粉公司等企业一起,被当时社会称为“通孚丰财团”。最早从孙多焱开始,后继者为孙多森,此时为孙多钰。孙多钰也是留美学生,“成志会”会员。仁立公司的发展壮大,与中孚银行的渊源是很深的。当周诒春出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实业部次长前,就把仁立公司董事长的位子让给了孙多钰的侄子、曾任北京中孚银行副经理的孙锡三。而孙锡三与朱继圣又同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毕业生。
一九三四年,仁立解雇了纺毛部五十四名工人,暂时造成停工局面。就在此时,天津中国银行、上海银行向仁立催索欠款(当时欠中国银行八万元,欠上海银行四万元),不立即归还,就要处理抵押品。朱继圣及时挂长途电话给北京,向董事长孙锡三汇报此事,孙当即通知天津中孚银行全部代垫还清,得以度过燃眉之急。仁立在经济上经常得到中孚银行的支持,因此社会上曾传说“仁立是中孚银行的企业”,“中孚是仁立的账房”。实际它们是经济上各自独立的两个企业。不过由于上述一系列的人事渊源,中孚银行遂成为仁立公司经济上的有力后盾。
一九三一年,仁立公司增加资本至三十万元,股东中增加了不少“成志会”成员,如:蒋廷黻、刘廷芳等。一九三五年,仁立公司又一次增加资本至五十万元。以后,迭经多次增资:一九三六年增资至一百五十万元;一九四〇年增资至五百万元;一九四二年增资至八百万元。一九四七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资本增为一百四十亿元。(www.xing528.com)
从股东会产生的董事会,在孙氏家族之外,有袁涤庵、金仲廉,以及中孚银行方面的潘禹言、包培之、孙啸南、陈谦受等人。此外还有当时的知名人士何廉、周诒春,在股东中还加入了施博群(四行储蓄会)、孔祥熙(实业部长)、李道南(交通银行)、范旭东(永利碱厂)、陈范有(江南水泥公司)等等。
自从仁立成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来,历经多次增资,以周诒春、孙锡三、朱继圣为主的“成志会”会员们起到了掌管公司经营实权的决定作用,而在股东中的孙氏家族及其亲友们所占的投资比重,加上中孚银行平津两行的投资,共达到60%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