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记》:司马迁的历史思想与天人关系

《史记》:司马迁的历史思想与天人关系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迁撰写《史记》有其宗旨,即指导思想,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历史思想。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与人类社会治乱兴衰之间的关系。散布这些说法,意在神话汉高祖,麻痹人们的思想,让人们相信刘邦得天下是天意、天命,非人力所能为。汉武帝为了神话汉家皇权,有意提倡天人感应之观点。司马迁对天道,表示保留和怀疑。

《史记》:司马迁的历史思想与天人关系

司马迁撰写《史记》有其宗旨,即指导思想,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历史思想。

决定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天命还是人事?这是史学家、哲学家曾经长期争论的问题。用神意或天命解释历史,这是各国早期历史上都有过的一种共同现象。殷周早期,宣扬“受命于天”,如殷纣王曾宣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但是到春秋战国时,出现了重人事、人力的思想。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在天命和人事中,实际更重视人事。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与人类社会治乱兴衰之间的关系。这是在讨论一个问题:在历史发展中,历史发展的动力,对社会生活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天命还是人力、人事?今天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个问题。可在两千年前,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天命史观,也有英雄史观,这不只是一个历史学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汉五年(前202年)汉高祖在洛阳南宫大摆庆功宴,对诸将说,我有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人皆人杰,我能用之,所以我能得天下。可是他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打消其他人效法他取秦而代之的想法,极力神话自己,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汉皇朝建立以后,出现了很多说法,说刘邦左腿有七十二子(黑痣);饮酒醉卧处,上空常有神怪;每次喝酒赊账时,酒家生意异常好;老父对吕后说她们母子三人都是天下贵人;老妇人说赤帝子(刘邦)斩白帝子(秦朝的统治);秦始皇说东南有天子气;吕后每次去找他时,常能发现其所居处上空有云气;等等。散布这些说法,意在神话汉高祖,麻痹人们的思想,让人们相信刘邦得天下是天意、天命,非人力所能为。汉武帝为了神话汉家皇权,有意提倡天人感应之观点。当时大儒董仲舒根据汉武帝的旨意,推衍说,从春秋历史看,国家若将有失道之败,上天就先发出谴责告诫他,帝王不知道反省,天又出怪异现象来警告他,如果还不知变,灾祸乃至。汉武帝和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天是支配帝王和人间的神,决定着国家盛衰、人间祸福。

司马迁作为太史令,身兼天文、历法和写史三种身份。其职责之一是观察天象,揣测天意,为朝廷服务。他对天象有精深的研究,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指出,月食的发生,存在着周期性的规律。由于科学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他不能摆脱占星术的影响,他相信天上和人间确实有对应关系,如天有日月,地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有星宿,地有州域。天上星座的构成和分布,被比附成类似人间帝王、后妃、文臣、武将的关系。这也是当时普遍的看法。

司马迁承认,天人相应存在一种法则:“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即天道运行,三十年有小变化,百年为中变,五百年为大变化。治国者,要重视三十年和五百年的变化。上下各千年,社会才能治理好。“岁星所在,五谷逢昌”“必察太岁所在。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此其大经也。”岁星即木星,岁星十二年绕行一周天,回到原来的位置。古人常用五行木、火、金、水,和东、南、西、北相配,岁星指向西方,预兆丰收;指向北方,预兆水灾;指向东方,预兆饥荒;指向南方,预兆旱灾。“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岁星轨道十二年一周天,其中六年丰收,六年旱灾。这是古人在千百年来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朴素经验,却被打上了唯心主义的印记。

司马迁对天道,表示保留和怀疑。《伯夷列传》说,有人说上天没有偏心眼,好人有好报。孔子有弟子七十余人,他唯独称赞颜回好学。可颜回贫困,连糟糠(zāo kāng)都吃不饱,早卒。上天就是这样报答好人吗?盗跖(盗跖,传说中春秋时期农民起义领袖,跖zhí)每天都滥杀无辜(gū),凶残暴戾(lì),聚众数千,横行天下,竟然寿终,他又有什么德行?这都是最显著的例子。像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操行不轨,专门犯忌讳,却终身安乐财富丰厚,几代不绝。有些人不为昏君做事,不饮盗泉(名字为“盗”的泉)水,看准时机才说话,不因公事不去官府,却遭遇灾祸的,不可胜数。如果说有天道,那天道对吗?还是错了?所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司马迁从总体上强调人力、人事起根本作用,指出:“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他强调国君的行为和政治清明,把治国方针(德)和办法(政)放在最重要地位,认为向上天祈祷,不是好办法。这表明他更重视人的作用。

尤其重要的是,司马迁一到记述重大历史事件,就从事实出发,总结成败兴亡的经验,并特别重视人心向背在历史上的作用。这是司马迁论天人关系最为本质的东西。(www.xing528.com)

对于秦汉兴亡、楚汉成败,这些汉朝人极感兴趣的大问题,司马迁强调人力、人谋的作用,他为陈胜立世家,置于孔子和汉代王侯将相之间,以表示陈胜在亡秦中的作用,这是把陈胜当作开辟历史新时代的人物来看待的,完全从人事的角度论述。

楚汉成败的原因,汉五年,刘邦置酒洛阳南宫时,作为问题向诸将提出来。高起、王陵归结为刘邦不吝封赏,刘邦则归功于任用三杰。司马迁立《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吸收两种意见,而着眼点在对待群众的态度上,对照着写出了双方的不同来。于刘邦,写他破武关后,约束大家所过不得掳掠,秦人很高兴,秦军松懈,因此大败秦军。写他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他“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秦人更喜欢了,唯恐刘邦不为王。司马迁同意韩信拜将时对形势的分析,把人心向背,作为楚汉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来看待。

同时,司马迁又论述了,人的谋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例如,刘邦初入秦宫时,宫室、帷帐、狗马、珠宝妇女以千数,就想住在秦宫不走了,樊哙(kuài)劝谏说:“沛公(指刘邦)想拥有天下呢?还是想当个富家翁呢?”刘邦说:“我当然想拥有天下。”樊哙说:“秦宫中,宫室、帷帐、珠玉、重宝、钟鼓之饰,奇物不可胜数,这就是秦亡国的原因。希望沛公赶紧离开秦宫,返回霸上,不要留在秦宫中。”刘邦不听。张良说:“秦政无道,沛公才能来到这里。为天下铲除暴政,应以朴素清廉为本,不宜刚入关就坐享安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听樊哙的劝谏。”沛公于是率军回到霸上驻扎。司马迁这是肯定樊哙在劝谏刘邦朴素为本的作用。

楚汉战争胜利后,汉定都洛阳。齐人刘敬,到陇西戍守,路过洛阳,他摘下拉车子用的那块横木,穿着羊皮破衣,入宫见汉高祖说:“秦地背靠大山,河流环绕,四周有关塞,非常坚固。如果有急事,可以马上集齐百万之军。以秦故地为根据地,凭借秦地土壤膏腴肥美之条件,这就是天府之国。陛下入关都关中,崤山(在河南西部。崤,xiáo)以东,即使发生叛乱,可保全秦之故地。”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指崤山以东)人,争言周代称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定都洛阳。高祖迟疑不决。留侯(指张良)明言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刘邦即日就乘车驾向西,迁都关中。这是肯定刘敬在建都关中的作用。司马迁说:“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辂,lù,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这是把汉的成功,跟军事上的胜算、政治上的集思广益密切地联系起来,充分地反映出人的智谋对国家兴亡的作用。

相比刘邦,项羽往往失人心,项羽“尝攻襄城(在河南许昌),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在新安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活埋田荣降卒,掳掠老弱妇女。从齐地打至北海,所过之处,无不破败。齐人相聚而叛之。项羽背叛原先诸将“先入关者王关中”(王:称王)的约定,立沛公为汉王,迁徙楚怀王到长沙,又杀怀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这就明白地指出项羽将胜败归于天意的错误了。

总括来说,司马迁承认,天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法则,同时他怀疑天能报答好人、惩罚坏人,强调人事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总是认真地从人的努力和人心向背去总结成败经验,实际上是认为人事对历史进程起到支配作用。因此,在天人关系上,司马迁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