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迁的绝世之作:《史记》

司马迁的绝世之作:《史记》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果然,孔子自卫返鲁,然后正乐,使《雅》《颂》各得其所。在国家治理、社会安定问题上,孟子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深受孟子的影响。司马迁认为,自孔子以来五百年了,复兴史学,正当其时,舍我其谁!主上圣明,恩泽德音不宣布于天下,那是有关机构的失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周公、孔子为榜样,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撰写历史著作的历史使命和伟大责任。

司马迁的绝世之作:《史记》

从先秦到秦汉,再到唐宋,古代著名思想家,都有一种自觉传承中国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孔子在齐、鲁未受重用,周游列国,推行其思想主张,有一种传播周礼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今河南长垣)。匡人曾受到过鲁国权臣阳虎的侵犯。孔子长得像阳虎,于是匡人把孔子包围起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大意是,文王之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都不灭周代礼乐文化,匡人能把我怎么样!果然,孔子自卫返鲁,然后正乐,使《雅》《颂》各得其所。孔子重新编订原来已经散乱的《礼》《乐》《诗》三百篇,使《风》《雅》《颂》都按顺序编排起来。

齐国威王、宣王时代,孟子两度到齐国。齐宣王举办稷下学宫,封淳于髡以下,为列大夫,给他们提供高级住宅,高门大屋,尊宠礼遇。齐宣王想恢复齐国昔日霸业,一见孟子,便向他请教如何成就霸业之事,孟子回答,行仁政。但齐宣王认为,行仁政,善则善矣,不切实际。孟子在齐国前后逗留六七年,本来孟子对齐国实行仁政,抱有很大希望,但是他多次碰壁,齐宣王表面尊敬他,从来没有认真采纳他的主张。孟子看出齐宣王无意推行其政治主张,于是辞退卿位,决意离开齐国。

孟子要离开齐国了,弟子充虞在路上见到孟子,说,先生好像神色不悦,可是前几日,我还听先生说,君子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孟子说:“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上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的意思是,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明君主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文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大有作为之时。只是上天老子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有谁?我为什么不痛快呢?从尧舜商汤五百岁,从商汤到周文王五百岁,从周文王到孔子五百岁。历史每经过一段平缓时期,总会有一个高潮,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在国家治理、社会安定问题上,孟子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深受孟子的影响。也有这种“五百年必有名世者”的思想。司马迁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周公能论述文王、武王之功德,宣扬周公、邵公之风雅,通晓太王、王季之思虑,乃至于公刘后稷等周族的祖先。但是,西周末年,尤其是周幽王、厉王后,王道缺失,礼坏乐崩。周公去世几百年后,春秋时,孔子把周代的礼乐制度用文献保存下来,论《诗》《书》,作《春秋》,学者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准则。司马迁认为,自孔子以来五百年了,复兴史学,正当其时,舍我其谁!(www.xing528.com)

特别是“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汉兴以来,至武帝时代,获祥瑞如白鹿、宝鼎,建汉家封禅,改正月为年始、朔日为月始,改变原先服饰尚黑,衣服、节旗都崇尚黄色,受命于高高在上的天极,福泽无边无际,海外不同风俗之国,需要多次翻译才能语言相通的国家,都来边塞与汉交往,请求向天子进献贡品,来参见天子。现在臣下百官都歌颂圣上的贤明,还恐怕词不达意。贤士能臣不被任用,是天子之耻。主上圣明,恩泽德音不宣布于天下,那是有关机构的失职。我(司马迁)身为太史令,不记载主上盛德,不叙述功臣、世家、贤士大夫之功业,忘记先人之遗言,罪过就大了。我现在就是在叙述历史,整理流传下来的历史人物的传记事迹,并未刻意进行创作。述往事,思来者,时代需要有人总结以往历史,让后代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前行。

司马迁生逢汉武帝时代这样伟大的时代,是时代造就了司马迁,司马迁如实记录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周公、孔子为榜样,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撰写历史著作的历史使命和伟大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