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街区形态控制方法与城市中心风环境优化设计

街区形态控制方法与城市中心风环境优化设计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环境中建筑物的高密度形态会大大减少空气流通的空间,合理地控制街区的建筑密度显得尤为重要。香港《都市气候图及风环境评估标准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城市通风性能的说明性方法,规定的缓和性设计措施中要求建筑密度应不超过65%。表6-3楼宇的最低透风度资料来源:香港特备行政区屋宇署.认可人士、注册结构工程师及注册岩土工程师作业备考151[Z].2011-01-01.

街区形态控制方法与城市中心风环境优化设计

1)降低街区建筑密度(图6-7)

图6-7 降低街区建筑密度与阶梯形的建筑高度设计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建筑密度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指标因子,也是影响城市行人高度处风环境的重要因素。建筑密度与行人高度处的平均风速水平存在负相关性,随着建筑密度的增大,相应的行人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会呈现显著的减小趋势。城市环境中建筑物的高密度形态会大大减少空气流通的空间,合理地控制街区的建筑密度显得尤为重要。香港《都市气候图及风环境评估标准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城市通风性能的说明性方法,规定的缓和性设计措施中要求建筑密度应不超过65%。针对建筑密度较高的区域,可通过鼓励狭窄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向后退入、划定“非建筑用地”和创建更多的开敞空间来降低地区的平均建筑密度,增加城市街区的透风度。

2)阶梯形的建筑高度设计(图6-7)

在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应策略性地分布高矮不同的建筑物,利用高度轮廓的变化带来的气压差异来引动气流,促进空气流通,提供风的渗透性。一般而言,建筑群高度的错落变化有助于改变风向,避免气流滞留不动,在可行的情况下,区域内建筑群的高度应朝着夏季盛行风的方向逐级降低,这种阶梯形的建筑高度变化的设计概念,能够大大改善建筑群的通风情况。但是,建筑群的高度轮廓也必须结合景观因素一起考虑,以达到区域风环境优化和城市景观塑造之间的平衡点。

3)公共开敞空间的合理布局(图6-8)

图6-8 公共开敞空间的合理布局

城市中心区内公共开敞空间,主要包括广场、公园、绿地等,作为人室外活动的主要集中区域,其本身风环境的优劣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公共开敞空间也是参与城市通风的重要空间,对局地的微气候意义重大。(www.xing528.com)

一般要求街区内开敞的广场、公园及绿地等休憩空间应在夏季盛行风向的迎风位置布局,以保障公共开敞空间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而要避免布局在冬季盛行风向的迎风位置,防止冬季风的直接灌入,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风环境。同时,广场、公园及绿地等休憩空间应散布于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以提供空气流通的舒缓空间,能够形成顺应夏季盛行风向的连续开敞空间则更佳。

在城市主次干道的交汇处,应适当加大建筑的后退距离,开辟开阔的街头广场或绿地,以便于不同风向气流的疏导集散,避免形成涡流区,阻碍气流运动

4)街区透风度的提升与控制(图6-9)

图6-9 街区透风度的提升与控制

城市街区沿夏季盛行风向的迎风面建筑布局应相对开敞,而沿冬季盛行风向的迎风面建筑布局则可相对围合,利于街区的夏季通风和冬季防风。街区内密集的建筑物会妨碍空气流通,提倡建筑间应尽可能地保持足够间隔和空隙,以促进空气流通,尤其是近地面层(0~20m)的开敞,对于街区内的风渗透具有很大的影响。香港《可持续建筑设计指引》[3]中对于大型发展项目建筑之间的间距进行了规定,要求建筑间的间隔和空隙必须满足一定的透风度,规定要求用地面积为2 hm2以上、或少于2 hm2而拟建的任何建筑或建筑群的连续投影立面长度为60m或以上的区域,当建筑轮廓投影到选取的投影面上时,建筑群的投影立面两侧与用地边界或毗邻的街道中线之间的间距空间不得少于7.5m,即不同区域的建筑间距最小应在15 m。将建筑由低到高分成低层区(0~20m)、中层区(20~60m)和高层区(60 m以上),每个层的透风度都应满足表6-3的规定,在一个投影面的建筑透风度不得少于20%,而在另一个投影面的透风度不得少于20%、25%或33.3%(表6-3),促使不同高度层的建筑或建筑群透风度均达到最低的透风度要求。

表6-3 楼宇的最低透风度(P)

资料来源:香港特备行政区屋宇署.认可人士、注册结构工程师及注册岩土工程师作业备考151[Z].2011-01-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