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象空间概念限定研究成果

现象空间概念限定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应在空间问题的研究上将重点定为现象身体⑤的概念限定上,从而摆脱身体对象化的陈旧固化的思想。换言之,个体通过“身体”这一途径可以进入现象空间。

现象空间概念限定研究成果

Merleau-ponty认为在“客观思维”方面,经验主义和理智主义对于空间来说均没有很准确地给出解释。然而“人的空间”存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概念而已,而是相互依存的一种体验方式。我们应在空间问题的研究上将重点定为现象身体的概念限定上,从而摆脱身体对象化的陈旧固化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本质上深入思考关于人的空间和“现象空间”的内涵。以上都是Merleau-ponty在知觉现象学理论中对空间的探索与创新。

2.2.1 现象空间概念的诞生

通过对Stella实验现象学的解释,Merleauponty指出:相对于客观空间,现象学空间更有利于本质问题的探究,作为一种原始综合体,现象学空间是观念空间和实在论空间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探究事物本质方面更具优势。质料对实在论空间的感知经验产生直接影响,且具有纯粹性;相对的,形式则对观念空间产生直接影响,且具有纯粹性。所以,在本源世界中包括绝对的先验性式、纯粹的被动材料以及存在价值的缺失。形式和质感存在密切关系,不是互为基础的关系,任何质料都有其原始的形式。世界的原初层次是由物质和形式的交织形成的。在不断的发展中,身体主体和现象主体对世界的掌握已经不断推进,而对世界的掌握是真实空间的根源。现象身体存在的空间体验是造成空间真实的源头,同时也是任何一种空间体验都必须预设的基本元素。上述理论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可以为任何空间体验理论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持。理论研究显示,身体是大众意识向外部开放的途径,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是原始的、也是有效的。因为现象空间内在的动力机制受到原初空间经验的强烈保障,才能够随着感知内容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分解与重构,但并没有偏离空间体验。

2.2.2 现象空间基本表现形式

现象身体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人的空间”研究方面亦是如此,有利于在现象空间框架内研究身体空间本质问题。在特定情境关联的影响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表达身体空间,分别是坐标位置、空间方向和扩展空间。

2.2.2.1 方位坐标的身体空间

对没有维度的空间而言,是不存在干涉的自由空间。所以,位置在纯粹空间中没有差异性。“这里”这个词是用来描述我的身体的,意思是它没有和身体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身体则起着定向功能相当于“初始坐标位置”,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位置空间”转化为“处境空间”。或者另一种思考方式是讨论事物的空间性的前提,是以身体为初始坐标位置的前提。

身体的定向能力主要来源于“垂直与水平的先天协调结构”,但一般情况下,任何互相分化的内容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的定向能力,在空间形式和结构方面,身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我们的感知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身体的方向,通过对空间进行有意义的划分,使其具有差异性。所以,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即便是存在维度上的差异,Merleau-ponty都只把它看作是身体对外部空间的掌握。

对个体而言,方向对于我们既是重要的也是需要的,方向是研究和认知外部世界的必要条件。思维对方向的辨识没有角度的限制,例如从哪个角度看一张脸都没有问题,而知觉主体则很难识别从下往上看一张脸。所以说要想实现其“人为性”的基本价值必须符合“人为性”特征的空间形式才行。

2.2.2.2 意识坐标的身体空间

在确定身体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前提下,“运动是空间扩张最基本的手段”这句话说明现象身体可以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达到扩展自身生存空间的目的。举个例子,当游客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开始无法清楚地掌握各个景点或地标的位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他们可以不用经过大脑思考自然而然地走到目的地。再比如知觉现象学中提到的例子,手杖更像是手杖对盲人而言,并不是自身可以感知的一般物体,而是感知外部环境的有效工具。所以,手杖便具备了盲人左膀右臂延伸的意义,并可视之为盲人身体的附属品。又比如女人能准确感觉到帽子上羽毛的位置,就像我们能感觉到自己的手一样,女人能准确地把握羽毛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例子比如一个长期佩戴眼镜的人,当他觉得眼镜向下滑落并不用去对着镜子瞄准眼镜的位置,就可以很自然地把眼镜推回到理想位置,就像平时我们转动眼睛一样;多年驾驶一个交通工具的老司机,也可以把交通工具当作自己身体的延伸,不用费力就可以把交通工具行驶到想去的位置。

对构建习惯空间而言,不管是物质身体的感知,抑或者理性思维的控制,都并非构建的主要原因或者直接因素。这是因为习惯既不是自动的,也不等同于知识,而是当我们使用新的工具时能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它扩展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空间。(www.xing528.com)

2.2.3 现象空间的维度

现象空间的基本维度与三维空间的维度不同,它们是“身体”“知觉”与“体验”而非“XYZ”轴的空间体量坐标。

2.2.3.1 身体坐标

知觉现象学中的“身体”具有知觉和被知觉的双重属性,作为独立的主体,具有显著的中性特点。身体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具体的意向性。所以,如果要加深对“人的空间”存在意义的理解十分必要。就身体本身而言,既可以是客观的物体,也可以是个体感知外部世界的工具。换言之,个体通过“身体”这一途径可以进入现象空间。在这种理论框架内,身体具有投射和确定方向的功能,或者是以习惯培养的方式实现身体空间的扩展。

总而言之,就像一架调音良好的钢琴,随意按下一个琴键,它就会以美妙和谐的方式在整体上不断地发出叮当声,正如人的身体。可以看得出,现象身体所创造的现象空间性存在的前提是它对人的空间性存在的影响。即现象身体的缺乏与现象空间无涉,现象身体仍是人的空间性存在的前提条件。

2.2.3.2 知觉坐标

Merleau-ponty在区分完格式塔心理学中“形状”与“背景”的关系后指出了对知觉的想法。在他的观点看来,“背景知觉始终是‘场’的一部分”,“感知的‘某物’始终存在于其他对象之间是它的空间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所谓的知觉只有在现象空间里才能体现其重要价值。

Merleau-ponty对空间概念的解释不同于经验主义和理智主义对空间概念的解释,在他的观点看来,相对于知觉,经验主义没有认识到意图的重要意义,但是理智主义也没有认识到对象其他具有意义的行为。对于这个问题,知觉活动强调“我可以”而不是“我思”,相对于理智层面上的思辨行为或者经验层面上的直观感觉,知觉行为可以扩展生活空间,身体通过自身感知或者熟悉的方式可以看到的对象保持协调,从而实现生活空间的无限性。在这个层面上,通过身体,实现个体和外部环境的连接交流,换言之,个体只有具备回归知觉,才能理解空间的意义。Merleau-ponty认为,知觉是人类行为的前提,但它不是一门关于世界的科学,它不同于人类有意识的态度。通过Merleau-ponty的知觉现象学理论我们可以知道,知觉被还原后放在了首位,一切关系的前提使人与世界的知觉关系。因此,回归知觉,进而将现象空间的核心内涵有效地表达在人们的眼前才是正途。

2.2.3.3 体验坐标

诚然,Merleau-ponty在其著作《知觉现象学》中“体验”的概念并未进行明确界定,但是通过概念运用以及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在很大程度上,Merleau-ponty把“体验”当作“与世界、身体和其他人有一种内在的联系。”。Merleau-ponty阐释空间的体验,与经验主义所说的感觉或伯格森强调“直觉”有所不同,空间的体验主要集中在介于直觉和身体之间的模糊地带。Merleau-ponty提出,主体间性是体验的重要特征,只有在整个空间掌握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主体间性。换句话说,现象空间只能通过个体或他人的体验,或通过体验与体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才能实现它的意义所在。

所以说,纯粹的客观空间在人的空间本质上是单调的,现象空间加深了人和现象身体的关系。“身体的生存经验证明,原始空间的主体化就是客观空间”。因此,个体只有通过加深知觉活动、身体空间等概念的理解,才能更深刻地把握现象空间的本质。所以,我们能更准确地阐释自身的体验,从而接近这个极其精彩的人生世界的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