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民居建筑无论是外形上还是内部设计上都是集文化与艺术为一体的代表。迄今为止,得以保留下来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单体建筑的样式、内部空间层次、颜色配置以及陈设装饰都属于民族经典,值得流传。为了加强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约束与思想意识的作用,中国传统建筑中个体建筑的整体造型渲染出的氛围的艺术价值也就相应地增高,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往往就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其内在的人伦纲常、宗法礼制。创作手法多样化、象征意义浓厚以及多重的审美方式是传统建筑的精髓。
站在“差序格局”视角下看待如何将传统建筑、现代以及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还是以本土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现代生产生活需求为方向,其他外来文化为借鉴的关系网(见图4-12)。核心内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根据“差序格局”理论为基础,分清主次关系,以时代需求为主,传承传统工艺技法、人伦纲常、传统中封建守旧的部分等作划分。这几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有其物质载体,也就是说这些物质载体的形式也根据主次去应用。
图4-12 影响现代建筑关系网
传统文化中“差序格局”的中心主次关系与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的等级层次有相同之处。区分等级地位不仅仅是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也是具有使用频率最多的主要空间被视为主体建筑,根据建筑的占地面积、样式、高度、色彩、装饰以及屋顶造型等全方位的设计作为衡量的标准,用来明确建筑之间的关系及用途。群体建筑中主要的建筑物一般都在整体布局的中心位置,并且使用的色彩、装饰物、纹样等表现形式都是工艺最复杂、最能清晰地体现出其主体的地位。主要的这些等级区分在现代居住空间中显然是适用的。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整体平面布局上较平均,楼与楼之间雷同,外观基本一致,模糊了层次。
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建筑语言生成形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传统居住空间设计元素的复制粘贴,将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可取部分复制提取出来,根据现代建筑的需要进行粘贴。这种方式过于直接,很容易出现传统建筑语言在现代居住空间中生硬地套用这种现象,使建筑呈现出简单的元素堆叠和元素与实际不符,再现还原属于当代居住建筑风格的初级阶段,这种案例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很常见。初级阶段演变之后出现了第二种建筑语言生成的形式——融合。融合即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艺术和现代社会环境相结合,相互融入、相互渗透,虽然较初级阶段有所调整,但是也缺少时代特征与建筑的个性。融合继续发展的形态为创新,可以理解为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经过层层筛选取其精华,进行再生。汲取到的精华部分再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与地域文化进行创新升级,最终的创新不单纯是二者表面结合的创新,而是更高层次的创新,在必要的时候扬弃地接纳与继承,真正地做到“神似”而非“形似”。这才是新中式设计追寻的关键,让传统基因在新时代中得到蜕变而再生,这个部分既精彩又困难。例如万科第五园设计中将创新传承展现得很透彻。并没有用简单地粘贴复制手法进行建造,而是巧妙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新材料与传统表现形式以及配色上的诸多方面,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革新。将徽派建筑风格与晋派建筑风格相结合,扬弃式继承(见图4-13)。无论是从居住空间的特征性还是建筑造型的设计以及园林规划的布置都恰当地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居住区设计中的应用。设计符号的过程是设计师与文化与最终的使用者或欣赏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4-13 万科第五园与传统徽派建筑对比
设计师结合运用了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现代化,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中而新为上品之上”的建筑思维就是这个意思,使建筑设计做到极致“上品”,呈现出的建筑语言要精致,这样的建筑才能归类为“上品”的范围。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要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转变为中国“新”建筑语言。我们可以意识到“新”的方式是现代居住空间设计的主线,但“新”并不是完全的独树一帜,而是延续的“新”。独立的“新”是没有根基的凭空创造,现代居住空间设计需要的是有情感的、有内容的、有情怀的设计理念。只有继承创新,才是使中国现当代居住空间能更富有情怀的必经之路。
4.2.2 形态符号的转换
美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中使用的符号是一种暗喻,一种包含着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的形象,而艺术符号却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直接的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感受的活的东西。因此它也是理性认识的发源地。”⑧针对符号学的研究回归本源符号可以表现或代表一定的内涵或物体。符号可以被转换成三种内容,首先可以为媒介,符号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其次可指代其所想要表达的事物;最后为意义,可理解为创作者想表达的思维。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瑞恰兹在索绪尔的理论根基上提出了“语意三角”的标志来源构成(见图4-14)。符号在运用过程中与人发生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人们对所指、所能,意思是符号指代什么,能代表什么,并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见图4-15)。
在建筑中将传统建筑构成机制进行处理再植入现代建筑中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多数南方建筑都存在“四水归堂”的紧凑建筑设计形式就可看作一种建筑符号,与“差序格局”理论的构成方式相一致(见图4-16)。二者都可以理解为“聚”字,“差序格局”与传统徽派建筑的模式都是向中间聚拢,中心点被视为核心。徽州人们的家族宗法严格,为使得家族血统纯正、部族凝聚力强,徽州人在居住空间设计时采用聚族而居的方式。建筑形态整齐排列,以马头墙作为建筑间的分割线,整体平面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展开蔓延。主要作为会客招待空间的是中间的天井堂,天井堂后面是卧房,主卧与次卧均按照等级地位的顺序排列,所有单独建筑的围合形成了整体建筑群体。
在居住区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只能将三维可视的形态深入挖掘,浓缩成概括式的符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用。符号是属于设计应用而人为加工的语言。同时,也要兼备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产生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建筑符号的转述过程是从定义到设计再到反馈生成的过程(见图4-17)。我们不能将传统文化剪切到现代设计中,而是要植入。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中的含蓄、儒雅、人伦纲常、情感恰当地植入到现代居住区设计中。不能把目光限制在复古风格的思维中,在实际项目中,要注意居住区和居住区周围的环境关系,减少破坏,协调发展。将中式符号的再生集中在古典文化的阐述、以精神为纽带、构筑物为媒介,进行传统与现代的磨合、转译。
将传统建筑装饰样式中提取出建筑语言形态以及概念加以概括处理、简化、提炼,并且结合现代设计所创新的新样式这个过程理解为符号的转换。有机合理的组织称构成机制需要准确定位到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并且具有代表性。原有建筑的空间尺度、结构比例、纹样装饰、空间布局等都可作为传统建筑的符号进行转换。将传统原色符号进行改良融入现代居住空间的就是位于深圳市的万科第五园。在整体设计上我们可以明了地看出徽派建筑的影子,没有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进行了创新性的表达,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虽然设计大部分灵感来自徽派建筑风格,但是在这个建筑设计中,并没有直接采用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漏窗等建筑符号,而是将传统漏窗简化成通透性更强的简单漏窗,半开放的庭院以及石雕、砖雕、木雕进行了全新的改良。颜色上依旧是延续了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风格(见图4-18)。为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在空间分割上较传统徽派建筑稍微开放许多。
图4-14 语意三角
图4-15 符号指代关系
图4-16 “差序格局”与“四水归堂”
图4-17 符号转译过程(www.xing528.com)
图4-18 白墙黛瓦古今对比
4.2.3 建筑材料更替搭配的新应用
材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形式,建筑的体量感、空间感都需要运用材料去表达,建筑的很多语言都是通过依附于建筑上的材料去呈现的。随着科技强势的发展下,大量的新材料涌入建筑行业,不断地在建筑中被适应。材质的质感与纹路均能反映出建筑的特点属性,建筑材料的细节具有视觉和知觉上的感受。传统建筑原料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在当下建筑中全部套用会显得不适合。例如传统建筑当中常用木材做主要材料,但是木材结构不易保存,于环保不利,加之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人们摒弃了传统木结构使用新材料。但是传统材质中仍有具有使用价值的材料,将这部分材料与科学技术或工艺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拥有民族印记或地域特性的建筑。在建筑语言传递的信息中,材料既是传递媒介,又是潜移默化的传递效果的重要环节。根据“差序格局”理论的研究思路,在建筑中我们可以根据建筑物整体空间布局的亲密性使用更适合的材料,使用频繁的区域,在设计时选用的材料可以更环保、舒适,在较少活动的区域材料的匹配度可以做适当的下调。
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材料的使用分为两种,一种是同质异构,另一种是异质同构。同质异构的意思是将相同的材料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去展示使用,在材料选配方面,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工艺仿造的传统材料为主。异质同构指的是使用现代新建筑材料去诠释传统建筑语言,用新材料转述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这种手法较为常见。这两种设计手法根据不同情况的需求可以交叉使用。建筑中的各个成分都可以以全新的组成形式出现在现代居住空间之中。
4.2.4 建筑色彩的有机重构
传统民居装饰中,色彩是最直接的呈现方式。色彩既能够表现出群体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也可以制造出江南建筑朴素淡雅的意境之美。例如北京故宫是古代皇家居住的群建筑,红墙、琉璃瓦、白色的基座,颜色鲜明,在颜色上就能尽显皇家风范。故宫的整体颜色基调与其他官宦人家居住的建筑在颜色上就有鲜明的对比,具有阶级划分的意义(见图4-19)。
图4-19 北京故宫鸟瞰
普通民宅颜色较少,基础的灰砖青瓦建造。普通民居中,根据地域特点的差异性,整体颜色的配置略有不同。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例如徽派建筑,其特点就是白墙粉瓦、青砖、马头墙等。整体色彩给人的感觉静谧安详,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传统民居在颜色呈现上是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沉淀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的改变,在建筑色彩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在传统建筑色彩中,受到传统封建制度礼法的约束,在颜色上地位等级不同的人所居住的建筑色彩也是按照等级划分的。例如黄色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一般的官宦与普通百姓是不被允许使用的。这部分具有等级的色彩不符合现代社会平等的概念,所以使用的较少。适当选取可利用的建筑色彩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概括化、抽象化处理并使用。例如江南民居徽派建筑的色调体系就比较适合现代设计简约的风格。北京香山饭店就将民居建筑中青砖灰瓦的色彩运用到了极致(见图4-20)。既不使用皇家艳丽的颜色与植被枫林自然颜色争茂,又能使人们感受到在现代与古代民居建筑中穿梭的意境(见图4-21)。
图4-20 香山饭店秋景
图4-21 香山饭店夏景
4.2.5 建筑细部元素
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细部元素非常多,例如围合式的布局、斗拱、漏窗、梁柱、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壁画、天花等。建筑细部的工艺手法与相应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以斗拱结构为例,中国古代居住建筑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具特色的就是以木材为主的梁柱框架结构。梁是整体建筑的承重担当,梁与外部空间衔接的部分是檐,檐下遮挡住的空间叫廊,在传统民居中的抄手游廊意向盎然。在当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局部使用檐廊的设计方式可以衔接室内外的灰空间。
空内部设有隔断,其功能只能起到隔断的作用,不承重。负责承重的是横梁与立柱,在立柱与衡量之间连接了斗拱结构,其目的是要分散着力点。秦汉时期,工艺技术相对欠缺,斗拱结构造型相对单一、笨拙。延续至隋唐时期,斗拱结构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升,造型相对细腻娴熟,斗拱结构的使用量增加,在空间内部的密度也大幅增加。斗拱结构发展到宋元期间,技术越发完善。在建筑内部设计中为了增大空间的使用面积采用了减柱法,虽然数量较隋唐时期减少了许多,但是在制作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明清时期由于建筑工艺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在结构上也是最成熟的(见图4-22)。斗拱结构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分散承重的着力点,而发展到技术先进的明清时期已经解决了承重问题,斗拱结构转换为空间内部设计的元素,不再是空间结构的一部分了。斗拱结构在传统建筑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已经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替代了传统的木质结构。传统的斗拱结构就成了中式设计元素的一部分。对传统斗拱结构的样式进行取舍,样式转变为简洁干练,可以应用在居住空间内部分隔空间的部分或者在墙体立面上进行装饰。
图4-22 斗拱结构
传统建筑构成里门窗也是极为精致的一项,形态多种多样。门窗均属于室内外链接的部分。门的位置极其讲究,要选择吉位而定。门的位置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包括门的色彩、装饰、形态等方面都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划分。现代设计中,针对传统民居建筑中烦琐的等级形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摒弃了复杂厚重的工艺流程,性能上要安全隔断即可。传统建筑中窗的造型设计很精巧,在现代设计中可以从材质上做改变,将传统木质换作不锈钢等新材料。装饰纹样也可以概括精简,将传统纹样转换得更简洁,既美观又不失内涵。漏窗的材质常见的有木质、石材。古代皇家建筑中漏窗的图案主要以动物植物为题材,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寓意性强,造型严谨。建筑布局中,园林设计中的漏窗相对简洁,表现的是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常见的以直线分割穿插为主。漏窗设计中石材雕刻的称为砖雕。砖雕的题材大多淳朴自然,图案题材更接地气。求子、丰收、吉祥等寓意在石雕中最为常见。在现代设计中,可根据需求将漏窗的元素进行筛选使用,可以使用相同的材质、不同的内容或者相同的内容、新材料的方式进行设计。要注意建筑构件等功能性,窗的部分既要做到易清洁又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民居建筑的墙体是建筑中面积最大且最为直观的展示。从外观看,传统民居中外墙多以砖石堆砌而成,厚度较宽,其目的在于防风、安全、地块归属感强。现代居住空间多数采用的是三面围合的墙体,根据气候特征设计,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墙体较高的部分在上方会设有窗口,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延续了传统建筑高墙的设计风格,但为了视野更开阔会设计多窗或大窗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