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审美哲学概述

中国传统审美哲学概述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⑥2.2.2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主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道”“释”三方主流思想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审美哲学概述

2.2.1 中国古代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美学特征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根基所衍生出来的对审美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古典美学并没有将“美”设置为审美的核心,也不是艺术家们追求的极致,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指的是可以在物质载体中表现出来,以物质载体为线索,追求更具有超出物质之外的意向。表达的本体传递出的是“意”这个字,“意”建立在古代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之上,是传统哲学思想的映射。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于传递时代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例如宗白华学者认为:“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叶朗也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

2.2.2 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主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道”“释”三方主流思想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早期“三教”之间相互排斥斗争,直至元明清时期才逐渐演变成“三教合流”的局势。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构造空间要和其周边原始环境融为一体,也要与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这一学说论述最早是由道家大家庄子提出,儒家的“和”学说往往和“中”关联在一起的,在建筑上强调中轴线观念,是象征着合“中”,用“中”表达均衡、轴线对称的形式,符合中庸之道的说法。这种建筑,由中心向四处铺开,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反映出“差序格局”理论的中心物质映现,同时也反映了藏风聚气的精神思想。

道教的宫观建筑形式有单体或独立的建筑体相互连接组成属于我国传统的群落建筑样式之一。建筑整体特点是偏低矮,建筑整体结构平整,左右对称严谨。道教宫观建筑样式就含有浓重的祥瑞色调。老子提倡着眼于适应自然来待人,立身要宽以待人。对世间万物、同类没有侵占性及任何危险性。祥瑞纹样中有大量的动物、植被图形,其间可以看出爱护所有自然生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www.xing528.com)

“释”指代的是佛教,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在思想上主张先儒、道,后为释。佛教来源于印度,将印度文明带到中原,极大地拓宽了中国文化的视域。元明清时期佛教被广泛普及,这一时期的佛教建筑兴起,例如寺院、佛塔、石窟。我国传统的木楼阁建筑与佛教建筑塔类似,多层楼阁样式的建筑都是受多层佛塔的影响。明清时期寺院的布局成型,尊卑有序,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其中大雄宝殿为正殿,木结构,屋顶四角斗拱有层次地向外挑。

2.2.3 多元聚合的审美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审美方面有着深厚的汗青底蕴。传统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华传统哲学理论代表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自然观以及审美方向。哲学与艺术是相辅而行的,哲学理论影响指导着艺术创作的发展,古典艺术也启发着哲学者的思维逻辑。传统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熏陶最为深远的当属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提倡“天人合一”理论,这一理论直接将建筑艺术定位,在建筑的自然格局上要以人作为主体,通过对形与质的塑造将“天人合一”把握在物象之中,强调一种超脱人本身的意境。在传统建筑艺术设计中通常会将个人的情感以及情怀融入空间环境中,利用物与物之间的衔接作为桥梁阐述情感。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立足于“情感”之上,既具有含蓄内敛的提炼,也有大气磅礴的概括,使得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各民族建筑中保持着独树一帜的独特魅力,能将哲学体现在建筑上,淋漓尽致地运用也归功于中华两千多年的灿烂文化。

2.2.4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导和推动中华儿女前进步伐的基本动力内涵。传统文化理论当中的伦理纲常是最基本的行事准则。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里提到的“以人为本”是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的,西方文化前期是重神论,在文艺复兴之后才逐渐开始重视人。而中国古代文化中“以人为本”表面上是重视“人”,用道德约束人,实际上“人”指的是少数人,这种思维模式是历代统治者们为政治格局所需求的,为巩固朝纲的重要手段。指代更多的是以皇帝为代表的少数拥有权力、地位、财富的人群。宏观看整个古代社会的等级划分制度严谨;微观看以家族为单位,族中身份地位高者是整个家族的核心,个人意志必须听从整体安排。将家庭、宗族、国家视为最需要维护的单位。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明确示意出以集体为主的价值观。这种价值导向促进了传统社会中长幼尊卑、君臣关系的形成,强化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有效的形成。综上所述,集中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研究,总结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重视伦理”“秩序严谨”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