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沈阳的历史沿革较长,城市意象较为明显的阶段为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后,因此对古代沈阳的城市意象分析重点主要为清朝时期的沈阳城市意象要素研究并对城市意象的可读性作出评价。在城市自然生长的背景下,清朝统治者不断对城市进行扩建和规划,沈阳城市意象元素逐渐丰富,但由于古代的城市规划形态单一,居民对城市的认知缺乏多样方式方法,从而人们只在规划范围内的活动区域感知城市的形象形态,对外部的区域形态缺乏广泛的了解和认知,公众意象在当时较为简单(见图4-2)。
图4-2 沈阳古代城市演进图
4.1.1 清朝文化对古城的影响
传统文化作为文脉中的重要因素,对分析城市意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文化思想也是城市意象中的意蕴表达,是分析意象形态必然要考虑的部分。影响沈阳古代城市意象形成的思想有以下两种体系:
1.《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体制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在沈阳的古城意象建设中,体现了传统的礼治思想体系。
2.中国古代讲究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讲究阴阳二元论、五行说、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在沈阳都城的设计中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沈阳古代清朝的城市意象发展本文分成三个阶段,即努尔哈赤时期、皇太极时期和陪都盛京时期。
努尔哈赤时期迁都沈阳,都城建设逐渐开始,但是尚未形成完备的城市格局,建筑无太多的思想等级和礼制之分,主要有大政殿、十王亭等具有满族风采特征的建筑群,城中整体空间开阔,延续了具有满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皇太极时期,都城被重新进行调整,在道路格局上,由原来的十字形改为井字形,城中原有的四边门改为八门并与街道相连,建筑位于都城的中心,《考工记》中的思想在都城的建设中宫城居中的思想得以实现。同时在城外东南和西南建设太庙地坛等,将皇宫后东西走向街道的四平街改建为商业街,形成“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格局(见图4-3)。
图4-3 盛京内城平面图
陪都盛京时期,沈阳作为北京都城的陪都后,由于这里是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寝宫,作为龙兴之地的沈阳使康熙感到盛京城的建设与其地位不符,在东巡时,下令重修故宫和塔寺,并在边墙修建了圆形的夯土外郭墙,开设八边门与内城的八门相对,形成了“八门八关”“内方外圆”的格局,符合了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见图4-4)。
图4-4 陪都盛京鸟瞰图
4.1.2 古城城市意象要素分析
沈阳的城市意象形成初期是明朝的沈阳中卫城,城市形态为方形,内有“十”字街道为城市的主要干道,城中被划分为四个街区(即迎恩、镇远、永宁、靖边),沈阳的城市意象形态就此形成,城市意象元素逐渐显露出来。
1.道路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由于战事紧张并没有对沈阳的道路格局进行改变,仍保留了原有的“十”字形街道格局。皇太极时期改之前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即第一条东向西的街道为沈阳路、第二条东向西的街道为四平街(今中街路)、第三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为朝阳街、第四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为正阳街。
古城皇宫后的街道是繁华的商业街“四平街”(今中街),街道长五百七十九点三米,宽十一点七米。街道老字号众多,历史传统延续悠久,至今作为沈阳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街。
古城的道路形态在四方城的区域范围内采取棋盘式的道路网格(见图4-5),显现出脉络清楚明确的井字形路网结构,符合了当时的规划思想,将皇权建筑放置九宫格的中心区域,满足了皇权居中的礼制思想,并因此分割城市中的其他功能分区,形成井字形道路的基本格局。这种路网格局既满足皇权集中的思想和宫殿所需的区域范畴,又满足了居民生活的道路空间格局和日常交通交往,与早期的十字形街道系统相比,满足了城市的交通有效性,保障了城市功能的合理性,主干道路的可意象性较好。但是在主干道轮廓内部由于居民活动交往的自发性,形成了走向极为不规则的小街巷,极为狭窄,与宽阔的四条干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能形成清晰的道路网格,特别是居住区内自发形成的狭窄小路断头路众多,可达性和可意象性较差。
图4-5 盛京古城道路网格
2.边界(www.xing528.com)
明朝初期,沈阳的城墙多为夯土筑城。后为了加强边防,改土墙为砖墙,城池规模为:“周围九里三十余步,高二丈五尺。池二重,阔三丈,深八尺,围十里三十步。外阔三丈,深八尺,围十一里有奇。”⑤“……明为沈阳卫,洪武二十一年,指挥阂忠因旧址增筑门四,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二重,内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里三十步。外阔三丈,深八尺,周围一十一里有苛。”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对城墙进行了加固和修建。皇太极时期,“天聪五年,因旧城增拓,其制内外砖石,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面垛口六百五十一,女墙七尺五寸,改旧门为八,周围九里三百三十二步,四明楼八座,右曰天佑;角楼四座,东向者左曰抚近,右曰内治;南向者,曰地载。左曰德胜,西向者,左曰怀远,右曰外攘;北向者,右曰福胜,左池阔十四丈五尺,周围十里二百四步,钟楼一,在福胜门内大街;鼓楼一,在地载门内大街。八门正戴,方隅截然,内池七十余处,水不外泄,城邑既定。”⑥清入关后,清政府在方城的基础上修筑关墙,“关墙高七尺五寸(2.79米),周围有三十二里四十八步(16.08千米)。”⑦由此可见,沈阳方城的边界体系由城墙、城门、角楼等组成,城墙是体量最大且明确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外城墙呈现出椭圆的形状,沈阳形成内方外圆四寺四塔、八门八关的边界体系。
3.区域、节点
沈阳都城的建设作为清朝城市建设的中心区域,由于街道格局由原来的十字形变为井字形,因此区域由原来的四块区域变为九块街区,形成了“九宫格”式板块状城市肌理。原有的四块街区中功能分区不明确,而九宫格的区域划分将城市分区变得井井有条(见图4-6)。东南地块为文化区,四平街区为商业区,西南部分地域为监狱。功能分区的有效划分使得人们在生活中更加方便,符合人的感知尺度,有利于形成清晰的城市意象。至今沈阳的九宫格格局依然保留,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九宫格格局分区更加明确清晰。
图4-6 沈阳方城形街道格局的演变
沈阳方城的城市分区在功能结构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礼制思想,区域布局为前文后市,两侧居住的结构分区,体现上文描述的影响沈阳古代城市意象形成的思想体系:“前文后市”的典型布局(见图4-7)。
图4-:7 沈阳方城格局形态图
沈阳古城的四平街,汇集了众多商铺,成为当时城市中的主要节点,如庆丰润鞋店、老边饺子、内金生鞋店等,并一直延续至今,使四平街成为承载沈阳方城商业的重要街区,古城的四塔四寺作为当时城市的重要节点(见图4-8)。
图4-8 四塔四寺节点图
4.标志物
大政殿、十王亭、汗宫等是沈阳盛京城最早的建筑物,作为沈阳盛京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从平面、布局到建筑外立面形态,都能展现出满族浓郁的民族特色气息。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开放组合形式与城市空间形态紧密的融合。
大政殿是故宫建筑群中的代表性建筑,坐北朝南,屋顶为黄色的琉璃瓦。在建筑形式上,没有采用满族人的建筑形式,而是采用呈八角形的亭式建筑,建筑结构采用汉族传统的木质斗拱结构。在建筑风格上,既传承了皇家以黄颜色来象征权力的琉璃瓦屋顶,又展现了北方民族对自然山水树木的热爱之情(见图4-9)。
图4-9 大政殿图
十王亭建筑由十座宫殿组成,宫殿的规模大小、形式组合基本相同,均为廊亭式建筑。建筑总体特征趋近于正方形,屋顶样式为歇山卷棚顶。在建筑色彩上采用青色的砖瓦,红柱红门,体现了北方特有的建筑色彩样式(见图4-10)。
图4-10 十王亭图
汗宫为皇帝的栖居之所,坐落于中轴线的最北部。其建筑样式为满族传统的四合院建筑,为中轴线为主的两进式院落,以围墙进行前后分割,第二进院落由人工夯土抬高,体现了古代满族贵族的建筑居住特点。在色彩装饰上,采用了大量的黄色琉璃瓦和绿色琉璃瓦,显示出皇家气派。
4.1.3 公众意象及城市可读性性评价
中国古代时期,由于受到传统礼制思想的束缚,古代沈阳城市的扩展空间总是禁锢在不大不小的四方城中,最初居民主要生活在封闭的居民区中,再有一定的出行时间限制,出行范围有限,且居民出行主要靠步行,只能在自己生活的范围内活动,对城市的整体层面认知较少,整体城市意象不明确清晰。
随着前文后市格局的不断开拓,城市的功能分区不断明确,出现了商业街市,城市的社会经济不断繁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密切,人们对城市的意象认知逐渐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