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文脉的构建与研究成果

城市文脉的构建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研究理论结构框架2.1.1城市文脉的内涵文脉在英文翻译中意为承上启下连接事物本体之间行文关系,指事物之间内部的脉络联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Context作为一种建筑思想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即为建筑文脉。城市空间布局作为文脉要素的构成之一,在文脉传承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文脉的构建与研究成果

城市形态个性和建筑风貌以及城市的文化发展中,文脉发挥了一定的内在动力。了解一个城市的文脉体系需要了解一个城市文脉的起源和发展进程,并多方面地探讨文脉内在的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要素与城市发展的脉络关系。充分了解城市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文内涵等对城市文脉的作用(见图2-2)。

图2-2 研究理论结构框架

2.1.1 城市文脉的内涵

文脉(Context)在英文翻译中意为承上启下连接事物本体之间行文关系,指事物之间内部的脉络联系。在哲学范围内指掌握事物内在本体,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Context作为一种建筑思想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即为建筑文脉。由于建筑所依存的城市地理环境条件、社会发展水平、城市文明的不同,建筑的排列形式千差万别,组成了多变的城市形态和独特的区域文化。多样的建筑、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城市中的要素相互联结、互相协作,形成了城市间的内在脉络和延续性。

城市文脉是指在城市历史演进过程下,城市中存在的天然地理环境、人工物质形态环境以及一定时期社会发展下的历史文化背景之间形成的一种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城市文脉区别于建筑文脉。建筑文脉单一地注重建筑单体与其周围空间形态的狭隘关系,而城市文脉更注重于整体性,它包含城市的地理环境,城市中的居民,城市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文脉同时是城市记忆的延续,由于城市文脉下人的感官记忆会形成不同的城市记忆,不同的城市环境带给我们的视觉感知和记忆感知都是不同的。在《看不见的城市》一书中,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这样描述城市:“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融合着城市居民的群体记忆,每一座城市都会形成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对城市的总体认知,这些城市性格恰恰也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性格,始终跟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衍生,进而形成一个城市最独特的城市意识形态。

2.1.2 城市文脉的承载内涵

城市文脉容纳着复杂多变的城市形态要素,从物质形态要素到意识形态要素,再到物质形态要素与意识形态要素的结合,认知一个城市的可读性要从多个层面去品读。这种可读性不断地要从城市的物质表象形态出发,也要从城市庞大的认知群体出发,去了解一个城市的群体精神文明。城市文脉既是抽象的,同时又是具体的,它不但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市民记忆、风土习俗、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还承载着城市中的人文历史建筑、城市标志物等物质形态。

城市原始居民作为城市认知的庞大群体,见证了城市文脉的发展历程,是城市文脉的见证者和传承者,他们继承了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忆、风俗习惯,同时又正在创造新的城市文化,作为城市文脉的创造者,指引未来城市的发展。

城市中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古迹等人文环境是城市文脉的物化承载物,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文脉用这样一种物质形态化的艺术表达着城市历史文化,它们共同承载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种凝固的文脉。

2.1.3 城市文脉的形态要素

城市文脉在表达形态上可以分为显性文脉和隐性文脉两种形态,也可以说是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物质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物化表达,意识形态为物质形态提供历史基础和意识指导,文脉形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城市的显性形态要素指人通过直接感官所能感受到的有形的物化形态,包括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指地形地貌、水纹地质形态等要素)、城市的人工建成环境(指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标志物、街道界面等)。城市的隐性形态指城市的内在精神思维和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多元的社会文化、人的心理习俗、宗教信仰等,显性形态要素构成了一个城市所特有的区域文化,组成了多样的城市形态,是一个城市凝固的艺术。隐性形态要素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群体文化和记忆,是一个城市的内在动力。显、隐性文脉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个城市独特的文脉(见图2-3)。

图2-3 文脉形态要素结构框架

2.1.3.1 文脉的显性形态要素

(1)地形地貌

城市的地形地貌由人类漫长的发展史逐渐形成,是城市中难以变化的物质要素,在不同的地貌地形下,城市的风貌各不相同。多山脉、丘陵地区地形多变,城市依山而建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城;地势平坦的地区,城市布局形态规则紧凑;江南地区多水网密布,城市依水而居,形成独特的江南水乡城市。地形地貌对城市的影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城市的形态没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而是为城市提供了一个自然范围,人们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将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城市特有的文脉。

(2)空间布局形态

城市中,空间的布局形态一般由构筑物、街道分布形态、绿化景观等多种层次的物化形态要素组成。一个城市的建成环境体现了对文脉的追求和尊重,是文脉最直观的表现形态。城市空间布局作为文脉要素的构成之一,在文脉传承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它体现着人在城市中的空间发展方向和活动组织安排。随着城市发展的多样化,在不同的区域,城市的空间组合形态都各不相同,如有组团状、条带状、中轴对称状等。基于形状各异的地貌形态、城市规划方式,各区域呈现的区域空间布局形态各不相同,各异的城市形态记录着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参差不齐的社会经济。这些不同之处正是文脉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打造出不同的城市形态和城市文脉,使城市充满活力,各不相同。

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会让人感受到其内部空间的多种可能性,在林奇的《城市意象》中,如人们描述波士顿称:“波士顿每一处都不同,如果让你描述你所在的区域,你一定有很多要说。”

(3)建筑形态

建筑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要素形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是城市文脉的固态表达。同时,建筑是文脉的传播媒介和载体,城市历史脉络通过建筑语言直观地表现出来,从根本上来说,建筑是城市中最生动的显性要素,不同时代的建筑技术、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审美观念都可以从建筑形态中找到答案。建筑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优秀的城市设计应该注重建筑与城市周边环境的关系,将建筑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它所处的周边环境文脉相互协调一致。

(4)街道界面

街道是分隔城市建筑空间的边界,使城市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态,它也是人们体验城市形态的路径。而街道界面表现为城市中的街道在某一个侧面或视点下给人的视觉形态。街道界面在城市中的分布范围最为广泛,是城市显性文脉中主要组成部分。街道界面由街道的尺度、道路绿化、道路的组成形式等要素组成。城市的历史文脉通过街道界面直观完整地呈现,不同的城市街道散发着不同的历史情怀和别样的味道。(www.xing528.com)

2.1.3.2 文脉的隐性形态要素

(1)历史沿革

城市的历史是文化经过漫长的沉淀和积累逐渐形成的,是文化的生长轨迹和一个城市形成的重要见证,研读城市的历史文脉沿革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了解城市的区域文化和民族自身特色,进而探寻城市中悠久深远的意识形态,借古论今,以史为鉴。

(2)社会历史文化

文化是社会历史下经过不断沉淀而长期形成的产物,是凝结在城市物质形态中的可被普遍认可的意识形态,表达出生动的城市文脉。社会文化对市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形态起着无形而有力的影响,是一个城市的内涵与核心力量。对不同的城市来说,不同的历史不断演变,都各自具有各异的文脉传承和独特的文化基调。一个城市的社会文化底蕴越强大,它的延续性和表达力量就会越大,那么一个城市历史的延展性就会越强,城市便具有了它独特的灵魂。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环境,更是一种发展力量,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在延续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城市文化。

(3)人的心理行为

人的心理行为包含着人的生理情感需求、审美方式、利益诉求等内心活动。城市社会文化生活中,个体在整体环境中不断交融,形成了一种集体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影响城市形成的空间形态,成为一个群体的精神文化表达和城市建成环境的独特代表,形成一种文脉关系并代代相传。每个群体都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下,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意向,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并逐渐演变为空间文脉关系,使城市环境丰富多姿,表达出文脉的多元性。

2.1.3.3 显、隐性文脉的综合表达

文脉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文脉的传承中既要重视文脉中物质形态对城市形态的构建作用,同时也要理解文脉中意识形态里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在城市建设中的无形力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使这两种要素充分地结合,还要注重要素之间的取舍和考量。在城市意象的形成中,也要充分分析城市文脉的隐性形态和显性形态的共同作用,只有在二者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才能深刻地理解城市意象的形成和城市意象的营造方法(见图2-4)。

图2-4 文脉形态关系图

2.1.4 城市文脉的辩证特性

(1)城市文脉的继承性与转变性

城市文脉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传承发展,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城市文脉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会使文脉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转变性。城市文脉的继承性来源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稳定的社会基础,城市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继承和发展并衍生出城市独特的文脉。但是由于社会发展转型,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迁移,城市原有的文脉形态不符合新的社会语境导致文脉发生转变,形成文脉断裂或转型,这就是文脉的转变性。在文脉的发展过程中,继承和转变是相辅相成的,在继承中并不是一味地继承文脉要素的各个部分,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这个过程必然会有文脉的适当转型。

(2)城市文脉的地域性与非普适性

城市文脉是城市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该城市特有的文脉形态,城市的地域性在空间形态和意识形态中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城市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源、地质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城市形态。城市的经济、政治环境的差异,会形成相应的地域文化和城市风貌和社会形态。因此,在长期积累中凝结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文脉,使城市具有一定的自身特性和地域特点。并非所有城市都具备相同的特质,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城市文脉,并且有些城市形成时间较短,不足以提供或储备一定的文脉基础,没有文脉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碰撞,在处于转变性的城市中,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处于非稳定期,原有的文脉需要社会大环境的积累和人们意识形态中的认可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塑造城市文脉,基于不同的地域环境,城市文脉不是由所有城市共享,不具有普适性。文脉的地域性与非普适性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文脉的地域性为文脉的非普适性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文脉的非普适性展示了文脉地域性的独特之处。

(3)城市文脉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城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范畴中由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民族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在不同的城市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生产生活形式,展现出各异的思想、道德等文化意识。在社会的变迁中适应时代的发展,保持独特的文明多元性。在城市多样的文脉构成要素中,文脉要素无论从显性要素还是隐性要素来说都呈现出对时代发展下的适应性。在时代的发展中,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的文脉要素代表着文脉传承中的先进要素而变得更加有意义而格外鲜活,立足于时代并且不断传承和发扬。而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文脉要素则失去意义并终将会淘汰消亡。由于文脉的地域性特点和非普适性,使城市文脉产生了多元化的特点,不论是从地域形态还是从社会文化中,文脉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文脉在传递信息和文化信息交换的进程中,在保持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过程中融合并吸收其他外来的地域文化符号,多元并存,百花齐放,展现出了文脉的多样性、多元化特点。这种多样性有助于城市的自我提升和进化,展示城市风采与魅力。

(4)城市文脉的外化性与内化性

城市文脉具有外化性与内化性的特征,城市文脉中的外化性可以通过内化性来解读,城市文脉的内化性通过外化性来直观表达。这两种特性相互依存,城市文脉的外化性通过具象的物质载体来呈现,主要表现为城市的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布局等空间形态,也可以是公共艺术、公共设施等。这种外化性通常加之与人的主观创造性,而人的主观创造性则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沿革的内在形态。内化性通常表现为城市的居民群体记忆和群体文化,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贯穿于城市中的各个方面,融合成整个城市的内在文化,指引物化的外在形态。

2.1.5 城市文脉的作用

城市文脉经过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凝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地域文化,是建筑史诗的凝聚,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在城市这样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空间里展现着各异的历史文化环境,应运而生了人们不同的生产生活形式,进而城市文脉形态多种多样,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城市文脉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日渐突出,表现为一个城市的认知作用、界定作用。

一个城市的认知作用是通过文脉的显、隐性形态共同来表达的。所传递的信息展现在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两方面,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脉的内涵不断丰富,文化作为一个纽带链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生活。城市文脉的表现形态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意识的,它们都承载着城市的特色和构成形态。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构成城市可识别形态的五要素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这些在意象形态中的重要要素,在文脉的显性要素形态中是城市表象形态的重要载体。文脉的要素形态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和风貌特色,使城市文脉具有认知作用。城市历史文化和记忆形态作为城市文脉中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传承和精神面貌,在城市设计中,物质要素中建筑形态不是简单的罗列组合,道路形态也不是随便的穿插叠加,而是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的交织,在坚硬的外表下融入绵长的文化行进中,展现着这个城市的日月沧桑。这些充满生机的文脉联系使城市具有认知功能作用,城市历史越是悠长,它的文化内涵和物质形态融合的就更为深刻,城市文脉作为城市的认知作用就会越强大。

城市文脉的界定作用主要由文脉中意识形态要素(城市文化)来阐释的。一个城市的内核与财富不单单由它的物质财富决定,反而更取决于在精神文化领域能赋予一个城市什么样的内涵和高度,这种文化的塑造正是界定一个城市性质的重要作用。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脉内涵,在城市不断延续发展中,首先要明确城市的文化界定范围,使其符合传统并适应时代的要求,逐步形成城市居民共同的价值观念,促进城市的前进方向。城市的界定功能取决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产物,其作为城市中文化界定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厚的城市底蕴和文脉力量,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被视为城市共有的信仰和价值。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贯穿城市文化发展之中,呈现着城市文脉的传达和继承,展现着城市深厚的阅历和独有的个性,为城市打造响亮夺目的文化名片。城市文脉的界定作用是对城市价值的考量,也是对城市自身属性的界定,是文脉作用中的重要环节。要增强城市的自身价值,就要找出城市中历史遗迹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含义,找到界定城市性质的内容和城市定位,精心保护和传播优良的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城市文脉中文化的内驱力量,加强城市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