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装饰元素中的显性表达

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装饰元素中的显性表达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现代的手段将这些小木作转化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元素中的第二种显性表现方式。5-18中国古建筑的屋脊兽在博览型建筑中的应用实景图这些建筑元素的传承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装饰元素中的第三种显性表现方式。

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装饰元素中的显性表达

5.3.1 显性表达形式一—中国建筑色彩在博览型建筑中的应用

现代博览型建筑中无论是建筑外观或是建筑内部或多或少总能找到一些中国古建筑色彩的影子。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筑色彩上,建筑全身都运用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金黄色的色彩(见图5-9),来彰显建筑的重要意义。

图5-9 中国文字博物馆建筑色彩分析图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颜色配置上,就采用非常有南方地域特色的白墙黑瓦(见图5-10)作为搭配,这使得整个场馆完美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别有一番意境。而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门上,使用的是中国北方比较常见的红黄配色(见图5-11)。

图5-10 苏州博物馆建筑色彩分析图

图5-11 西安碑林博物馆大门色彩分析图

在许多博览型建筑的室内用色选择上,特别是展示古文物展厅,都喜欢使用红色的室内颜色,这是为了烘托展品,也是为了表达这个展厅的主要性。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见图5-12)等。

图5-12 博览型建筑室内色彩应用

这种将中国古建筑色彩直接应用在博览型建筑中的方式,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元素中的第一种显性表现方式。

5.3.2 显性表达形式二—中国古建筑的小木作在博览型建筑中的转化

随着建筑技术的日新月异,古建筑中的一些小木作在建筑中已经失去它本有的功能,在博览型建筑的小木作主要是作为装饰功能出现,还有一些小木作通过稍加改良,变成博览型建筑中的一种展陈方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入门处的共享大厅(见图5-13)的天棚上,就采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藻井的形式,当然这里的藻井并不是古建筑中原始的藻井,这种藻井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法与材料打造出来的。它使用在建筑中不只是使空间的高度延伸、美化空间,还彰显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图5-13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藻井形式图

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中使用许多中国古建筑门窗的元素,但是因为该馆是一座建立在地下的博览型建筑,这些门窗自然是不能起到它原有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装饰,在分隔空间的同时还兼具美观,有的还作为陈列的展台(见图5-14)。(www.xing528.com)

图5-14 中国科举博物馆传统门窗元素的应用实景图

这些传统木作在新时代的博览型建筑中散发出新的活力。通过现代的手段将这些小木作转化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元素中的第二种显性表现方式。

5.3.3 显性表达形式三——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彩画与雕刻在博览型建筑中的传承

雕刻,博览型建筑中一些历史性或是纪念性主题的博览型建筑常会采用雕刻的形式,来表明展馆的主题。如西柏坡纪念馆,在建筑的门前矗立革命领袖的人物雕塑,建筑两侧的墙壁上有以山川景色为主题的岩石浮雕,室内大厅中也刻有革命领袖的大幅人物浮雕(见图5-15)。在温州博物馆的序列大厅内,墙上有一组大型浮雕,其主题是展示中华民族在神话中的故事(见图5-16)。

图5-15 西柏坡纪念馆雕塑实景图

图5-16 温州博物馆室内浮雕实景图

彩画,如今在博览型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只有在少数复古造型的博览型建筑上才可寻其踪迹。湖北荆州博物馆的建筑上,发现有一些彩画,但也不是常见传统的彩画样式。反而在一些室内的装饰中有许多案例可循,如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室内装饰(见图5-17)。

5-17 中国古建筑的彩画在博览型建筑中的应用实景图

装饰,这里的装饰主要是指屋脊上的兽型装饰,这些装饰现在随着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在博览型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荆州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碑林博物馆等中依然在屋顶上保留(见图5-18),但是去除了古建筑中等级界限分明的特点。

5-18 中国古建筑的屋脊兽在博览型建筑中的应用实景图

这些建筑元素的传承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装饰元素中的第三种显性表现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