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建筑在博览型建筑空间中的纪念碑性表达

中国古建筑在博览型建筑空间中的纪念碑性表达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布局的位置来突出场馆空间的主次关系的伦理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空间布局中的一种隐性表达。图3-18中国文字博物馆布局构成关系分析图博览型建筑通过规划布局,调整建筑的空间围合形式,平衡阴阳,使建筑布局空间协调有序,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空间布局中的第二种隐性表达。

中国古建筑在博览型建筑空间中的纪念碑性表达

3.5.1 隐性表达形式一—长幼尊卑差别的伦理观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中非常注重人伦秩序,长幼尊卑,以至于在建造建筑时,也将这种文化埋藏在建筑之中。前文提到中正思想,出现了中轴线布局,为了强化正统,而在院落布局中也体现了长幼尊卑。以四合院为例,这种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中轴线上最主要的正房一定是家中最有身份的长辈居住,东厢房一定是同辈人中的长者居住,西厢房是同辈人的年龄小者居住。奴仆用人住在大门两侧的倒座(见图3-14)。

在现代博览型建筑中也蕴藏了这种伦理观,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与展示机构。主体建筑是对称的中轴线布局,由综合陈列馆、编钟馆与楚文化馆组成。中心的主体建筑是整个博物馆的主展厅,左右是附属展厅,这种以中为核心的方式,正是伦理观的体现。陕西历史博物馆同样也在布局中对伦理观有所体现(见图3-15)。

通过布局的位置来突出场馆空间的主次关系的伦理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空间布局中的一种隐性表达。

3.5.2 隐性表达形式二——“超以象外,得于寰中”的哲学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布局中在蕴藏伦理观的同时,也蕴藏中国另一种传统文化观点。中国古代讲究阴阳调和,聚散有序,还是以四合院为例(见图3-16)。

图3-10 博览型建筑前导空间自然元素分析图

图3-11 黄帝陵前导空间分析图

图3-12 苏州博物馆实景图

3-13 中国现代文学馆布局角度分析图

图3-14 四合院使用者主次关系分析图

图3-15 陕西历史博物馆主次关系分析图

图3-16 四合院布局构成关系分析图(www.xing528.com)

四合院中,四方为阴,中心为阳。有聚有散,陕西历史博物馆同样也是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主从有序。中间有殿堂,四角有崇楼,通过连廊将建筑连接在一起,使这座建筑聚中有散、气势恢宏。中心的主馆,被四周附属展馆包围,这正好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太极中央,四面八方”的布局,也体现了“超以象外,得于寰中”的哲学观点(见图3-17)。

图3-17 陕西历史博物馆布局构成关系分析图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筑布局方正有序,中心展厅被四周小展厅围合,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见图3-18)。

图3-18 中国文字博物馆布局构成关系分析图

博览型建筑通过规划布局,调整建筑的空间围合形式,平衡阴阳,使建筑布局空间协调有序,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空间布局中的第二种隐性表达。

3.5.3 隐性表达形式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中国古建筑主要受两种思想的影响,除了强调礼制尊卑秩序的儒家思想外,另一种就是主张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这种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如山西的悬空寺、陕西的窑洞等都是为了适应自然而设计的建筑。另一种就是古代士人阶级为了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乐山乐水的情怀而通过模仿自然山水而修建的园林建筑。

在我国博览型建筑中,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见图3-19)作为我国的遗址类博览型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为了适应周围自然环境与遗址环境,建筑布局打破了传统历史类博览型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布局弧线流畅优美,动静得宜,建筑整体与周围浑然天成。

图3-19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实景图

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见图3-20),同样作为一个遗址类博览型建筑,为了适应遗址的形态与周边环境,也在建筑布局上另辟蹊径,力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图3-20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实景图

另一种自然观的表现形式,在博览型建筑中也有体现。前文中我们提到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在空间布局上,通过对植物、水体与山石的引入,在整个空间中通过人为的手法造出来一片山水景色。同样的方法出现在北京的中国园林博物馆(见图3-21)中,设计者在室内空间中,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将中国著名的园林节点复制在建筑之中,在室外空间也是按照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打造,建造成一个个园中园的奇妙效果,每个展厅既是展览的空间又是展览的展品,这正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体现。

图3-21 中国园林博物馆游览图

通过对博览型建筑布局的设计,让它融入自然环境,或是为了让博览型建筑融入自然,在其中人为地打造景观,这种自然观的表达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空间布局中的第三种隐性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