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显性表达形式一—布局形式的模仿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东侧,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建筑,该馆是2003年原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后而建成的,其布局形式采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中轴线对称布局,这种前厅后室左右两侧对称布局堂屋的形式,在西周时期就有了雏形。
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掘出了西周早期的建筑遗址,建筑遗址呈现出完整的两进院的布局。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中轴线上发现影壁、门屋、前堂、穿廊、后室依次排列。这个建筑遗址是考古发现最早的四合院形式,也是最先发现的两进院式的布局院落,这意味着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建筑的形式已经基本形成。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形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着明显的表达,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堂室的分隔,我们在古建筑的布局分隔中几乎都能找到相似的原型(见图3-7)。
图3-7 中国国家博物馆平面布局形式分析对比图
除了西周凤雏遗址外,位于陕西凤翔秦国雍城宗庙遗址中的布局同样也是中轴线的对称布局。遗址的方院内有三座房屋,中间的是太祖庙宇,左右两侧是邵庙与穆庙。在太祖庙殿后有一座亭子式的建筑,三座庙内分出了前厅、后室、东堂、西堂、北堂。整个遗址布局非常严整,是典型的春秋时的宗庙建筑布局。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基础上修建而成,整个博物馆建筑群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主体建筑的布局也借鉴了中国古建筑的中轴布局,通过前廊有一个很大的中庭,正面对的是主展厅,左右两侧还各有大小四个展厅,主展厅后方建有后廊。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农业博物馆在建筑布局上,无论是中庭、展厅、前廊、后廊,我们都能在遗址布局中找到对应的形式(见图3-8)。
图3-8 全国农业展览馆平面布局形式分析对比图
所以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中第一种显性表达形式是博览型建筑布局形式对中国古建筑布局形式的模仿。
3.4.2 显性表达形式二——空间形式的转化
在现代博览型建筑空间中,中庭已经作为一个重要集散空间,它其实是中国古建筑中天井式院落的一种现代化的转化。中国古建筑中,北方的四合院院落较大,空间较大,适合人群的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庭大厅里,参观人群在这里聚集、分流,根据自身需求,去到达不同的展厅参观。需要时也可以在这里举行活动。位于中国扬州的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的中庭大厅,同样也有这种中庭空间,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的建筑外墙呈曲面造型,但是中间的中庭却是方形布局,人们在这里休息、集散。
还有一些博览型建筑的中庭形式,通过对中国南方院落形式天井空间的转换来实现的。这种空间比较狭窄,主要是把光线引入室内。位于中国南京夫子庙街区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博物馆,通过设计者的巧妙构思,通过这种天井形式的转化,将自然光引入地下室内,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感官体验。苏州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下,同样通过对传统天井形式的变形,设计出了中心的八角形中庭,来满足分散人流与室内常规采光的需求(见图3-9)。(www.xing528.com)
图3-9 天井形式转化分析图
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对中国古建筑的空间样式进行转换,但是依然保留了这种空间形式的基本功能,这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中的第二种显性表达形式,对中国古建筑空间形式的转化。
3.4.3 显性表达形式三—空间秩序的借鉴
中国现代博览型建筑的空间秩序对中国古建筑空间秩序有许多借鉴,以重要的前导空间为例,中国古建筑的前导空间善于借势山水植物等自然环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梳理,达到引导的目的。如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门前,就是通过山势与植物的搭配来引导人群。有的古建筑会在门前立牌楼等醒目景观来引导人流。
在我国博览型建筑中有许多也借鉴了这种方式,如成都的武侯祠、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碑林博物馆。在这些博览型建筑的前导空间中都借鉴了中国古建筑前导空间的设计手法(见图3-10)。
中国古建筑中陵墓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为体现威严,其前导空间常常会结合自然山势与植物,修建神道。而博览型建筑中一些纪念性的博览型建筑同样需要这种仪式感,所以借鉴了这种形式。位于陕西的黄帝陵轩辕庙,这是为了纪念祭拜中华文明的祖先黄帝所修建的博览型建筑,为了体现庄重与威严,在前导空间中修建了类似神道的轩辕桥,通过桥以后两侧还用石塔与阙楼强化了空间的仪式感(见图3-11)。
中国古建筑中古典园林的空间秩序独具一格,这是一种画卷式的秩序。视线的交替、移步换景这些园林空间的打造手法也被博览型建筑的设计者们所借鉴。最具代表性的首推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大师在处理苏州博物馆的空间时,巧妙地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走进苏州博物馆内,墙上借鉴园林中所开墙窗可以观看到院中的景色,而园中也可以看到室内的环境,这正是古典园林中对景色视线的一种借景的手法,景可以被看,也可看景。头顶的阳光通过折射照在屋内,体现了贝聿铭大师那句名言:“让光做设计。”通过楼梯上下楼,可以发现光线带来的变化,楼梯共享空间的墙面上通过凿开的沟渠水徐徐下流,给这个本来冷僻的室内空间添加了生机。在园中因为有一面拙政园的白墙不能破坏也不能拆除,但是大师借用中国古典园林中以白壁为纸的绘画手法,运用泰山石的摆放与叠加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精致(见图3-12)。
类似的移步换景的空间秩序处理手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设计中也可以发现。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设计中,没有采用传统的坐北朝南布局,而是进行一个45°偏移,来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见图3-13)。
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空间秩序的研究,将其中的手法与意境运用到博览型建筑的设计中来,中国古建筑的“纪念碑性”在博览型建筑中第三种显性表达形式是博览型建筑空间秩序对中国古建筑空间秩序的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