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序列与整体均衡:纪念碑性的体现

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序列与整体均衡:纪念碑性的体现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景观形式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长卷式”景观,院落内功能分隔较为自由,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在中国大多数古建筑,如宫殿、庙宇、住宅等中都能适用。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释、道、儒思想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序列与整体均衡:纪念碑性的体现

3.2.1 中国建筑中的“形”与“势”

中国古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依附在中轴线的布局上,虽然布局形式较为简洁,但是其中的空间序列却不单调,甚至可以说是丰富。在清代的院落式建筑中,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私家住宅,在建筑中衡量空间尺度时,会用到“势”与“形”,这个概念源自晋代郭璞的《葬书》,经过发展,在清朝“形”与“势”已经在尺寸上有了界定。

在单座建筑的布局形式上,不同的使用者和功能都对建筑的布局有着很大的影响,宫殿、厅堂等建筑与普通住宅的柱网布局有很大区别。据史料记载,考古发现在唐朝之前的建筑布局中就已经存在内外槽布局的形式。《营造法式》中记载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不同的柱网布局方式。后来,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与梁架结构的改进,小型建筑内部的柱基本消失,在大型宫殿内的柱子也都减少或向弱侧移动(见图3-3)。

因为古代建筑是以“间”作为基本单位,在单座建筑的布局形式上,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建筑物空间使用功能需求或是等级要求,以“间”数量来体现,增加“间”的数量,在院落的布局形式上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依照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形式,在中轴上最中心的位置布置整个院落中最重要的建筑,再在院落的两侧布置附属建筑,常见的是三合院或四合院,呈“冖”形或“H”形,这种布局形式遵从中国古代的礼法制强调尊卑、长幼、男女的界限在布局中被完全地限制。在院落纵向的空间局势中,前后空间的高低错落上也有要求,大多数的建筑都是前院低、后院高,除了特殊的楼阁外,一般建筑都是后一院要高于前一院。在院落之间的间隔区域,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人如果停留在这个空间抬头可以看到院中建筑的屋脊部分。这种建造形式被称为“过白”。这种封闭式使院落布局结构有很好的私密性与保护性,由于院墙封闭式的围合使得如果不从天空的俯视视角观看,就无法观看到建筑的全局面貌,只有通过在院落中行走观看以视觉可见的环境在大脑中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这种景观形式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长卷式”景观,院落内功能分隔较为自由,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在中国大多数古建筑,如宫殿、庙宇、住宅等中都能适用。第二种院落的布局形式是廊院式布局,这种布局形式是在中轴线中心建造主要建筑后在主要建筑的正前方或后方建立次要建筑,再通过在两座建筑的左右两侧建立“[”形与“]”形的两条回廊连接前后建筑。这种建筑布局的特点是,院落中的空间较为广阔,可扩展性较高。这种形式发展到唐宋时期,已经发展得极为复杂,院落中的主要建筑位于整个院子相对靠后的中心位置,平面布局有“工”形、纵长、横长并在左右长廊的中间建有楼阁或者亭台,或是在主要建筑与左右长廊之间再修建横廊,又称横翼连接,将院落前后分隔,以两院、三院式居多。在唐代后期,廊庑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在保留了廊院形式空间大的优点的同时,功能更加实用,以至于到明清时期廊庑彻底取代廊院(见图3-4)。

图3-3 单座建筑布局形式图

古建筑在使用功能上逐渐增加,当原有布局空间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通常会使用纵向扩建、横向扩建或是双向同时扩建的方式。据考古研究发现在奴隶社会的后期,建筑大多采用纵向扩建的方式来达到增加使用空间的目的,但是由于城市布局的发展,一味地增加纵向的空间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过大,以至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宫殿建筑开始向两侧横向扩建,再通过道路的划分将扩建的空间划分为二、三进院。明清时期宫殿建筑发展为横纵向的双向扩建的模式,北京故宫紫禁城就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向双向布局的代表性建筑群形式。

3.2.2 中国古建筑中空间的引导与尺度

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序列中入口作为所有空间游览的起始起到引导作用,这个部分也称作前导空间,前导空间在古建筑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故宫紫禁城、明孝陵为代表的彰显皇权的前导空间,在故宫中通过对天安门、端门、午门广场的塑造打造了一个进入皇宫前的过渡空间,对千步廊低调的处理,衬托其身后城门的雄伟,两侧的城墙夹着千步廊,形成的透视视线起到引导作用。同样的手法在明孝陵入山神道上也有体现,在神道两侧站立大型石兽,排排站立,在彰显皇家威严的同时,把人引入墓山祭拜(见图3-5)。

(www.xing528.com)

图3-4 中国建筑庭院组合示意图

图3-5 明孝陵神道

另一类的前导空间是以庙宇建筑门前为代表的自然式前导空间,中国古建筑深受自然观的影响,建筑门前的前导空间经常借景自然山水、植物、街道等空间。唐诗人贾岛诗“深山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将寺庙僧人与山水都融为一体。明清时期,为了吸引香客信徒,五台山怀渚寺门前就借势市场街区的繁华,从而吸引了大量的香客。

中国古建筑因为空间形式比较简单,为了丰富空间的层次增加使用功能,古人通过在室内使用墙面、铺装、门窗、隔断(包括屏风、隔扇、太师壁、博古架等)来分隔空间,室内的分隔墙大多是以木质门窗作代替,地面是石材,墙面是木材,这种平立面、木石材作为空间与材质的双重对比,使空间界限清晰,而屏风、太师壁、博古架等装饰性强烈的分隔工具的使用,在美化环境、丰富空间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如隔而不断、透而不通)。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释、道、儒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空间尺度上,中国古建筑受礼法制度约束,自春秋时期起,关于房屋建造的尺度就有严格的规范,规定可以概述为:九间屋子的房是帝王专用的,王爷可以用七间的,一般的官员与平民为三间。宋代的《营造法式》对不同尺度房屋空间建造所用的材料尺寸有了规范化的制定,并按照尺寸的大小依次划分等级。这种建立的模数制被称作“材分制”,其基本单位是“材”。其中规定“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在处理空间尺度时,有大小两种不同的处理手法,因为中国古建筑特殊的结构举架较高,整体空间尺度较大,会有空灵冷峻的感觉,所以在处理具体空间时会选用精致小尺度的家具,考虑人的舒适度,与大尺度的整体空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古人有许多处理空间尺度的方法,如对门窗格栅的处理,增加空间的通透性,前后空间叠加,使视觉空间拓展,这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通过对尺度的处理来营造空间意境

古建筑中一些特殊的空间,如宫殿、庙堂等。因为空间的特殊性在处理空间尺度时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在处理庙堂空间时,因为在庙堂大殿内一般都会摆置佛像,供善男信女祭礼拜,在处理佛像、室内空间、礼拜者三者的关系时,会让佛像的位置相对于大殿中靠后的位置,相对独立,在佛像前到殿门的空间宽阔,供人礼拜时使用,在大殿的两侧一般会有次要的佛像,佛像身后会有一面幕墙隔断来分隔空间。屋顶会使用藻井的方式来增加空间的高度,当人礼拜佛像抬头瞻仰时,会增加佛像的威严感。在天津蓟县的辽代观音阁中,从外观看阁楼应有两层,但是为了配合阁内高大的观音像,在殿内实际设置的层数是三层,通过楼梯登楼阁可以经过中间的暗层。进入阁内,视线所及是观音像的莲花坐台,走近几步就可以抬头瞻仰观音像,中间的暗层对着观音像的腰部,光线透过上层的窗照进室内,正好可以照到佛像的头部,完美地营造出空间神圣的气氛。

中国古建筑空间中,人们通过对空间的塑造和对尺度的拿捏来纪念礼法制度的威严与皇权的不朽,也纪念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与建筑工造技术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