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熹年在《中国古代建筑概说》(2016)中概括说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与历史发展形态。
李乾朗在《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2009)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剖析了中国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刘墩桢在《中国古代建筑史》(2005)中,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线路,梳理总结了从远古时期开始到清末的中国古建筑发展历史。
侯幼彬、李宛贞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2002)中通过手绘图的方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样式特征。
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1986)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研究并记载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态与特征。
肖依在《建筑里的中国》(2017)中通过对中国各地现存古建筑的走访调研,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与古建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1.3.2 “纪念碑性”相关研究综述
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2017)中记录了他在探索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的心得体会。通过“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特殊表现来确定艺术传统的一些基本特性;遵循历史演变的线索,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古代建筑所蕴藏的内涵。
林建群在《纪念碑与纪念建筑》(2006)中对欧洲的纪念碑建筑与纪念性建筑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收集与梳理。
任军在《建筑纪念性读解—纪念本体及纪念性审美研究》(2004)中客观地审视了能够促发纪念感受的诸多建筑现象,系统解释了建筑纪念性的存在依据及感受方式,并为其在建筑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路路在《碑塔类纪念性建筑公共艺术化创作方法研究》(2017)中研究了碑塔类建筑与其自身所具备的纪念性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
马俊涛在《试读纪念性建筑的纪念性—对“纪念性”的分析及纪念性建筑设计方法初探》(2011)中研究了“纪念性”在建筑设计中的呈现方式。
陈芳在《基于知觉现象学的纪念性建筑体验设计研究》(2013)中探讨了在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中知觉现象学的应用价值。(www.xing528.com)
1.3.3 博览型建筑相关研究综述
王宏钧在《中国博物馆学基础》(2001)中阐述了博览型建筑的发展历史与类型,并详细叙述了博览型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郭逢利在《博物馆建筑设计》(2011)中阐述了博览型建筑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原理。
吴云一在《新博物馆学语境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2016)中分析了博览型建筑在新时代的设计发展方向。
孙淼在《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2013)中分析论述了中国艺术类博览型空间的空间类型与设计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博物馆建筑》(2010)中通过大量的图片拍摄与资料整理,收集了78座中国博览型建筑的资料。
杨龙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空间在当代博物馆中的应用》(2016)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研究,探索出其中的设计原理,并将其应用在博览型建筑的设计之中。
苏海滨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应用初探》(2008)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博览型建筑的设计中。
荆惠娟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符号在当代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7)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符号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结合在当代博览型建筑的设计手法之中。
张毅在《对博物馆建筑中的地域性符号的研究》(2012)中研究总结了地域文化在博览型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上官永吉在《江南园林空间在当代博物馆中的传承与转译研究》(2015)中通过对江南园林空间构成形式与当代博览型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江南园林空间构成形式在当代博览型建筑中的存在形态。
薛润泽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博览建筑中重现研究》(2017)中对现代博览建筑中的传统元素进行了分析梳理并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