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北京城的双龙布局与华夏民族历史上君权神授的思想

明代北京城的双龙布局与华夏民族历史上君权神授的思想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们惊奇地发现,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双龙布局形状。明代北京城建筑的这种“双龙”布局,反映了在华夏民族历史上君权神授的思想。作为皇城宫苑园林,景山从辽代堆山,金代建园,逐步成为北京城南北轴线的中心点。

明代北京城的双龙布局与华夏民族历史上君权神授的思想

20.老北京城的秘密

世界之大,奥秘之多,今天人类的认知水平也只是揭开了世界的“冰山一角”。而且很多奥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不知道你察觉了没有。就拿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来说,大家都知道它是文化古城,但你知道这北京古城里究竟有多少谜团吗?

北京城的建造呈“双龙”布局

有关专家对北京景山地区的遥感航摄照片进行了研究,发现这里的古代建筑群的整体设计形状貌似一组拟人化的建筑。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遥感技术所拍摄的全北京城鸟瞰照片,翻阅了大量有关史料,相互印证。他们惊奇地发现,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双龙布局形状。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衡山环水,蔚为奇观。

北京的“双龙”,水龙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陆龙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好似一宝珠。通览北京中轴线的古建筑,呈现出巨龙锁珠之势,极富匠心

明代北京城建筑的这种“双龙”布局,反映了在华夏民族历史君权神授的思想。在一种观念看来,北京乃兴龙之地,帝王乃天降龙种。这种神奇的双龙布局设计是中国古人的艺术造诣,还是天然的巧合,仍然是一个谜。

景山公园酷似一尊坐着的人像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区航空遥感成果展览会上,曝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遥感拍摄的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被称为“景山坐像”。这是怎么回事呢?

国家测绘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冲洗遥感卫星拍摄回来的照片时偶然发现,俯瞰北京中轴线上紫禁城北端景山公园的整体建筑群落,酷似一尊闭目盘坐着的人像。人像面带微笑,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为“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但它被寿皇殿外墙隔开了。

经过仔细辨认,这个图像的边框是由景山公园四周的内外围墙构成,近似于最美的黄金分割比例,它的面积是0.23平方公里,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

景山的这个坐像到底是什么人?研究发现,故宫中轴线上最北端的一座宫殿钦安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许多年都没有对外开放了,那里供奉着被称为水神的玄武帝的坐像。“玄”意为黑色,“武”古人解释为乌龟壳。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打开沉重的大门,端坐在中央的水神玄武帝和殿内饰物仍然保持着明代的原貌。坐像和他有关吗?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这幅近似人像的图形为什么会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出现呢?作为皇城宫苑园林,景山从辽代堆山,金代建园,逐步成为北京城南北轴线的中心点。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几年来,专业人员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考证,但收获均微,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颐和园里暗含图案

极其熟悉的颐和园在高空中看起来竟然是一幅“福山寿海”的图案。这些精妙的设计到底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一种巧合?

专家把收藏多年的颐和园彩色红外遥感相片拿出来,开始了对照式研究。昆明湖确实酷似一只寿桃,只见寿桃的“歪嘴”,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而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明显地呈一个弓形,弓形探入湖面的部分,形成蝙蝠的头部。弧顶正中凸出的排云门游船码头,像是蝙蝠的嘴。向左右伸展的长廊,恰似蝙蝠张开的双翼。东段长廊探入水面的对鸥舫和西段长廊探入水面的渔藻轩,恰似蝙蝠的两只前爪,而万寿山及山后的后湖,则共同构成了蝙蝠的身躯。(www.xing528.com)

中轴线有点“歪”

一直被认为是正南正北贯穿北京城的中轴线却出现了与子午线不重合的现象,似乎有点“歪”。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象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经准确测量显示:以永定门为端点的北京中轴线,从逆时针方向与子午线有一个2度多的夹角。虽然只偏离了2度多的夹角,但在永定门北6公里多的地安门已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在永定门北约8公里的鼓楼则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由于偏差角度比较小,普通市民根本感觉不到。

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当时中轴线的南端是丽正门(今天安门)。明朝将城南移,北京内城东城墙和西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但中轴线方向未动。东直门至建国门一线是东城墙,西直门至复兴门一线是西城墙。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30多年。

专家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继续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而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遗址的所在地。当年忽必烈就是从此地迁都到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但仍将上都保留作为夏都。专家认为,北京中轴线北延至此并非巧合,因此兆奈曼苏默才是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点。

为什么延长歪斜的中轴线,其起点恰好就是曾经的元上都的遗址,这中间又有什么含义呢?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寻找着答案。

北京古城墙缺了个角

1972年和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在北京上空900多公里的高空进行拍摄。从高空拍摄的照片来看,最为清晰的是明朝修建的内城城墙的影像。它的位置在现今的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一带。

尽管绝大多数的城墙、城楼已荡然无存,但由于旧城墙原址具有非常坚固的地基,卫星所携多波段扫描器使照片上的影像十分清晰。但引人注目的是,四面城墙并没有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都为整齐的直角,却唯有西北角成了抹角,四角缺了一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讨论,并各自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意见却很有分歧。

有的认为这和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有关。朱元璋从接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统一中国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即令谋臣刘基、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刘、姚二人反复商讨、多次修改,后按照传统规矩画成了矩形图案上交朝廷。朱元璋看后觉得不妥,他说:“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礼记》云:‘规矩城设,不可欺以方圆。’我看还是改动一下为好。”说罢,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随后,明代所建之城也大都遵照此式:四角缺一角。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传说,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也提出了意见。近年,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的看法是这样的:他们在研究卫星照片时发现,紧贴着城墙西北角的外侧,正巧有一条断裂平行于城墙通过,他们称这条断裂为车公庄,即德胜门断裂。另外,在抹角的外侧,卫星照片上隐约可见到直角的影像,这可能就是古老墙基的影像。

据此,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城墙西北角最初修筑时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但这样一来,城墙西北角正好斜跨断裂。由于地基建在断裂破碎带上,而断裂很可能还有一些微弱的活动性,城墙的坚固性就大大减弱了。也许是因为多次倒塌,后来才改建成这种抹角式的城墙。这样,城墙也就巧妙地避开了断裂而能屹立长久了。

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有的说法难免传说色彩太浓,因此,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符合事实的,无疑还须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分析、研究,以找到问题的全部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