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韬略:忽必烈招聘汉人儒士组智囊团

宋元韬略:忽必烈招聘汉人儒士组智囊团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忽必烈所求的贤才,均是中原地区的汉人儒士。如赵璧、董文用二人,是他最先纳用的儒士。忽必烈对他们非常尊重,敬呼“秀才”而不直称其名。只有两位儒士,对于忽必烈的大有为于天下,是远远不够的。忽必烈又让二人四处网罗人才,延聘名士,意图在于组成一个智囊团,用汉人的智慧来统治汉人,这是忽必烈高于其他蒙古帝王的地方。当时窦默在乡村教书,是一位博学的儒士,忽必烈派董文用前去招聘。

宋元韬略:忽必烈招聘汉人儒士组智囊团

忽必烈所求的贤才,均是中原地区的汉人儒士。如赵璧、董文用二人,是他最先纳用的儒士。忽必烈对他们非常尊重,敬呼“秀才”而不直称其名。让二人每日为他讲说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从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教训。

只有两位儒士,对于忽必烈的大有为于天下,是远远不够的。忽必烈又让二人四处网罗人才,延聘名士,意图在于组成一个智囊团,用汉人的智慧来统治汉人,这是忽必烈高于其他蒙古帝王的地方。

当时窦默在乡村教书,是一位博学的儒士,忽必烈派董文用前去招聘。窦默不想为蒙古人效劳,听说忽必烈派人召见,就改换姓名,让董文用找不着。董文用不甘心,就先找到窦默的朋友,对此人说:“既然窦默不愿见我,这也无妨,请你去见他,转达忽必烈大王的问候。”此人不敢推脱,只好前去,这时董文用换了便服悄悄跟随其后,终于找到了隐姓埋名的窦默,并把他带到忽必烈帐下。

忽必烈听说窦默来了,以非常敬重的礼节见他,在谈话中询问关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窦默说:“治国平天下,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消用那三纲五常就可以了。”

用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回答忽必烈,看得出他不想为蒙古人所用。然而忽必烈并不生气,反而像是得到了治国宝典,郑重其事地说:“先生说得极是,人道之端,没有再比这三纲五常更重要的了。如果不知道用这三纲五常治民治国,就将无法立于世上。”

窦默原本想用一些陈词滥调应付一下,不想这位蒙古王还有些诚意,便又说道:“帝王之道,在于正心诚意。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听命。”

忽必烈又一次表示赞同,表示窦默对他的开导实属闻所未闻,于是用上宾之礼待他,并让窦默每日都到忽必烈帐下,与他一起处理各种事务

窦默并没有告诉忽必烈什么高深的东西,只是说了些普通的儒家套话,忽必烈就如此对待他,这本身就是忽必烈的一种谋略。(www.xing528.com)

在窦默到来之前,忽必烈已从赵璧和董文用那里学到了不少汉文化的知识,尤其是如何大有为于天下的方法与道理。他所以要这样对待窦默,正是按照汉文化中的老方子,即礼贤下士,以求天下之才。

战国时,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次路过段干木的住处,魏文侯都要从车上立起身来,向段干木的住处表示敬意,据说他的这种做法使得“四方贤士多归之”。战国时的燕昭王让郭隗替他招贤士,准备向齐国复仇,郭隗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君主派人带千金去买一匹千里马,等那人找到千里马时,马已死了,此人仍用五百金买了马头回来。君主大怒,此人告诉他:“死马都要买,何况活马呢?大王不用着急,千里马很快就会到来。”果然,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到君主面前。

郭隗于是对燕昭王说:“大王如果真想招贤,请先从我开始。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能礼敬的话,还怕比我强百倍千倍的贤士不来吗?”于是燕昭王为郭隗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尊为自己的老师。这样一来,果然各国的贤士都争着来找燕昭王,如乐毅等人,成为燕昭王的干将,终于打败齐国,报了灭国之仇。

像这样的故事,赵璧和董文用早就讲给忽必烈听过,现在他对窦默待以上宾之礼,敬之如师,就正是学的这种方法,向天下的人才显示:这里有一位真心求贤的君主,是贤才的最佳归处!

窦默见忽必烈真心求贤,被他感动,于是向忽必烈推荐另一位贤士姚枢:“此人的才能非我可比,大王若得此人,大有为于天下,易如反掌!”忽必烈大喜,急派赵璧前往召见。不久,姚枢来到,忽必烈亲自迎接,待以客礼,不敢以为臣。姚枢深受感动,写出《治道书》,述二帝三王得天下之道,列八条细目: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教忽必烈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帝王。然后又列出三十条方案,细说其中的弛张之道。一个有纲有目的帝王纲领,完整地呈现在忽必烈面前,忽必烈简直高兴晕了,把姚枢视为奇才,动必召问。后来的事实证明,姚枢确实为忽必烈最得力谋士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