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能在成吉思汗之后,成为蒙古人最伟大的帝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经波折,是从毫无希望之处,奋斗成功的。
成吉思汗的雄谋大略,绝非一般的封建帝王可比,他的眼光未被蒙古一地所局限,所以能与其子孙三次西征,建立历史上罕见的庞大帝国。史家称他具有不可思议的感召力,使其子孙及诸将都受其感化与教导,成为非凡的战将,于是子承父谋,孙竟祖志,完成了历史罕见的功业。
成吉思汗有子七人: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五子术赤台,六子阔列坚,七子斡儿长。七子之中,以前四子最为著名,在蒙古历史上都有卓著的功绩。
蒙古人在世人的记忆中,留下了三次著名的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亲征花剌子模(唐代称大食,是中亚强大帝国)。第二次是其长孙拔都(术赤之长子)西征俄罗斯及匈牙利。第三次为旭烈兀(拖雷第三子,忽必烈之弟)征服波斯。蒙古三次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国,征战持续四十年之久,祖孙三代锐意经营,灭国数十,拓地万里,雄跨亚欧,丰功伟绩,为人类历史所罕见。
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后,分建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封给第二子察哈台与第三子窝阔台,而把长子术赤封在咸海之西的钦察汗国,而对他的第四子拖雷,则以蒙古的发祥地为其封地。术赤得到封地之后不久死去,封地由其儿子拔都继承。拔都第二次西征后,扩大了钦察汗国的势力。而旭烈兀征服波斯后,建立了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在西征花剌子模之后的第二年,在与西夏作战时,因伤而病,死于六盘山。按照他的遗嘱,窝阔台继位为大汗,这是历史上的元太宗。窝阔台上台后,仍继承成吉思汗的意志,准备西征,但在大臣的劝阻下,未能亲征,乃命拔都为西征统帅。
当拔都西征军征服了俄罗斯、匈牙利等地时,元太宗窝阔台突然驾崩。此时除西征军外,蒙古军还在东征高丽,南伐南宋,此时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都从军在外,朝中由窝阔台的六皇后乃马真氏称制,暂行代理国政,等待诸王子回朝,然后再按照蒙古的制度,召开宗王之会,推举新的大汗。从军征战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闻悉元太宗去世,纷纷赶回故土,但因路途遥远,直到三年后,他们才全部回到都城和林。(www.xing528.com)
当时,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拔都年岁最长,权势也最大,又是嫡长孙,应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拔都与窝阔台的六皇后关系不睦,不愿参加宗王大会。拔都不到会,大家无法决定继位人选。
在蒙古西征所建立的四大汗国之中,拔都的钦察汗国疆域最大,包括锡尔河、咸海以北的古尔吉斯草原,里海以北的乌拉尔河流域,以及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黑海以北的顿河流域,帖尼博尔河流域,其势力范围远至波兰与匈牙利,这些地域的俄罗斯诸公国之王公,都称臣于钦察汗,国内大事皆听命于钦察汗。钦察汗国在西方的统治,比元朝在中国的统治还要久,是四大汗国之中寿命最长的汗国。
统治着这样庞大的领土,拔都当然不愿回来与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孙争夺王位。据史书记载,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拔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领袖人物兼天才军事家,在蒙古军队三次西征中,以拔都的成绩最大。在窝阔台死后,以他的威望与地位,要当蒙古的大汗,无人可与争夺。但他本人始终无任大汗的私意,心底光明。史称此人执法严明,处事敏决,知人善任,遇下有恩,蒙古人都称他为赛因汗。赛因,为蒙古语“好”的意思。
这样一位赛因汗,非常讨厌其他王子王孙争权夺利的行径,所以不愿回来,而在西方自得其乐。不过,正是由于拔都的这种态度,就使得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孙纷纷卷进了争夺大汗之位的漩涡,这种局面也为以后忽必烈的上台创造了绝好机会。
直到六皇后乃马真氏称制的第五年,因君位不可久虚,在乃马真氏的操纵下,不顾拔都的缺席,公推窝阔台之子贵由(乃马真氏所生)为大汗,这就是元定宗。贵由也曾参加拔都西征,但在从征时常常称病,不听拔都的调遣。等到拔都东归为窝阔台奔丧时,贵由却一反常态,率部兼程急行,抢先回到和林。贵由的这些做法,引起拔都极为不满。等贵由继位为帝,拔都更是气愤,不过他也不想回来改变这个状况,竟一直留在西方,不再东归,只管统治他的封地钦察汗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