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寇准的角度看,他算是找到了最硬的政治靠山,因为只要太宗确立元侃为太子,元侃就有绝对把握继位,而元侃继位后,也必然会对自己感激不尽,若非寇准促使太宗下定决心,元侃就不会有继位的希望。所以寇准这一宝押得准,其后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元侃继位就是宋真宗,而寇准就成了宋真宗最为信任的宰相。
不久,太祖遗孀宋皇后逝世,太宗终于摆脱金匮之盟沉重负担,使自己儿子继承皇位最大障碍终于自然消失,同时太宗自感时间无多,便很快正式册立元侃为太子。李皇后一伙对此甚感失望,但他们仍不放弃,想方设法破坏元侃的储位。
就在元侃以太子身份接受京师百姓祝贺时,太宗突然召见寇准,说出令寇准胆战心惊的话来:“四海属心太子,欲置我于何地?”居然对太子的大受欢迎表示出莫大的忧虑。
太宗的这种心情是怎样产生的?谁能让太宗在实现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的愿望之时,突然产生这种怪异心情?除了可以与他说枕边话的李皇后,还能有谁呢?
然而寇准又用中听的话,打消了太宗的疑虑,他说:“百姓欢迎太子,这是社稷之福,怎会对皇帝产生危害呢?”太宗这才从疑惑中走出来,放心大胆地为确定继承人的事情画上了句号。(www.xing528.com)
但在太宗认为事情大功告成时,李皇后等人还不甘心,他们认为元侃一下子扳不倒,但极力替元侃说话的寇准是一个容易除掉的家伙。于是,他们指使胡旦、赵昌言等人,联络了一批士大夫,密谋中伤寇准,以推倒元侃的储位。
胡旦等人这次学聪明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公开在赵昌言家中结党聚会,而改在一座僧舍中暗通消息。他们让能够接近太宗的人,风言风语地说元侃和寇准的坏话,影响太宗对此二人的印象。还找到一个平民到检院上书,说王继恩认为自己平定四川李顺反叛立有大功,而皇帝对他的赏赐太薄,企图让太宗提高王继恩的地位,以与寇准和元侃抗衡。
太宗这次还算明智,没有上当,把这些乱说乱讲的人统统贬逐。宋真宗后来回忆这段日子,心有余悸,他极为担心这些中伤会影响来之不易的太子地位。元侃能安然度过这段危险的日子,实在是靠了身居相位的寇准的保护。寇准保护元侃,实际上就是保护自己,因为元侃储位不保,自己的政治生涯就将宣告结束。正是由于宰相寇准的极力保护,就连最善于制造冤假错案的王继恩,这次也不敢贸然栽赃元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