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谋的基础:宋元韬略,匡胤之善治也

远谋的基础:宋元韬略,匡胤之善治也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匡胤上台后,能采取种种目光远大的谋略,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有清醒的头脑作为基础,未被皇权到手的胜利冲昏头脑。赵匡胤明白这一点,且自觉做到这一点,可见他在胜利之后头脑一直非常清醒,正是由这种清醒出发,他能制定和采纳一系列的治国用人之谋,而为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他的眼光远大,不被目前困难与障碍吓倒,而相信自己的措施是正确的,必能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带来好处,所以他坚定不移地实施这项吏治改革。

远谋的基础:宋元韬略,匡胤之善治也

赵匡胤上台后,能采取种种目光远大的谋略,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有清醒的头脑作为基础,未被皇权到手的胜利冲昏头脑。这在中国古代的皇帝当中,是非常罕见的。

赵匡胤当皇帝后,他的女儿与皇后都曾对他说:“你当了这么久的天子,难道不能用珠宝装饰轿子,以出入皇宫吗?”赵匡胤笑说:“我以四海之富,宫殿全部用金银为饰,也完全可以办到,但要知道,我要为天下守财,岂可妄用?古人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用天下的财富来奉养天子一个人,让天下之人仰赖谁呢?”

古人所说的“一人”,就是皇帝,他的任务是治天下,而不是让天下奉养自己。赵匡胤明白这一点,且自觉做到这一点,可见他在胜利之后头脑一直非常清醒,正是由这种清醒出发,他能制定和采纳一系列的治国用人之谋,而为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史称赵匡胤心胸豁达,非常人可比,当上皇帝后,赵普多次在他面前说那些从前对赵匡胤不恭之人的坏话,想借此引起赵匡胤的怒气,加害于这些人。不料赵匡胤却说:“不可计较这些往事,如果大家都能从普通人预见谁将来能当皇帝或宰相,恐怕人们都会去寻找这种人了。”因此,赵普后来不敢再提这些事。赵匡胤不算过去的陈年老账,是为人们营造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不是胸怀宏阔之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此这可以算是难能可贵的政治之谋。试想,初得天下之时,若不宽松,造成人人自危的环境,这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动乱,反而不利于稳定统治。

赵匡胤刚即位时,非常爱好围猎。有一次围猎,不慎跌下马来,一时气愤,抽出佩刀把马刺死。但他接着感叹说:“是我自己耽于逸乐,乘危走险,自己不小心跌下马来,马又有何罪?”从此竟然不再外出围猎。从一次小小的过失中体会出大的道理,可知赵匡胤是一个有心人。他的心思,总不离巩固刚刚取得的天下。若因打猎而受伤或丧生,岂不因小失大?作为一个帝王,应有这种自觉。

吴越王钱椒,曾向赵匡胤献上一条宝犀带,赵匡胤看了这条犀带,说:“朕有三条宝带,与此不同。”钱椒请赵匡胤赏赐一见。赵匡胤笑着说:“汴河是一条,惠民河是一条,五丈河是一条。”三条河,都是汴京的漕运命脉,钱椒听赵匡胤这样一说,大为愧服。作为一国之主,所关心的是什么,直接体现出他的治国水平。吴越王只知道以奇珍异宝为宝,不知道以国计民生的安定为宝,赵匡胤正相反,表现了作为帝王高人一筹的境界,所以使钱椒愧服。这也是赵匡胤能取得天下,而吴越王不得不归顺宋朝的原因之一。(www.xing528.com)

赵匡胤称帝,中央各部门的吏员,都沿用后周的吏员,不马上裁员或另换新人,是非常重要的稳定之策。但随着形势发展,到开宝三年(970),即赵匡胤上台后的第十年,赵匡胤颁布诏书说:“吏员人数过多,难以实现良好的政治。吏员俸禄太少,难以要求他们廉洁奉公。与其用过多的吏员而让他们拿低俸,不若省官而增加吏员的俸禄。诸州县宜以户口为比例,相应减少吏员,而每人每月增加五千钱。”

赵匡胤看清了官员人数、俸禄多少与廉洁程度之间的关系,大胆做出这项决定,实行这项改革,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难得的治吏之谋。也许有人懂得这其间的关系,但却很少有人敢于把它付诸实践。因为减少吏员,就意味着触动相当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难免遭到这批人甚至大多数吏员的抵制。赵匡胤不是不知道这些人的心理与可能发生的问题,但他更明白治理国家,不是为保护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整个天下的安定。所以他能运用皇帝的权威,令行禁止,果断实行减员增俸的改革。这表明他为稳定刚刚得到的皇权,不为部分人的利益与意见所动,而能清醒地做出决断,为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立下良性的规定。

他的眼光远大,不被目前困难与障碍吓倒,而相信自己的措施是正确的,必能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带来好处,所以他坚定不移地实施这项吏治改革。而且事实也证明他这一步走得对,虽然也有不少吏员不满,但终究敌不过皇权的力量,他们只好顺从现实,另谋生路。不然的话,这样的冗员越来越多,国家将不堪重负,而使自己走向灭亡之路。

赵匡胤一方面裁减冗员,另一方面也不让世家子弟轻易得到官职。这一决定,也非常有远见。赵匡胤上台后的第八年,即开宝元年(968),就恢复了因战乱而停止多年的科举考试,要从士人中选拔官员。由于这是多年后的第一次科举取士,所以规模不大,取士非常慎重,只有十八人达到进士合格。其中就有陶谷的儿子陶邴,名列第六。

如果按考试成绩算,陶邴应当录取,但赵匡胤对左右说:“听说陶谷不能训子,陶邴怎能登第!”命中书省复试,并下诏说:“科举选士,不是皇上对个人的恩遇,而是为了从天下选择可用之材。然而世代做官的家庭,他们的子弟具有别人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在科举取士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营私舞弊,必治以重罪。更不允许有人借此机会,对世家子弟给予特殊照顾。因此决定,自今以后,凡是父亲为朝廷官员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一律由中书省加以复试。”赵匡胤所以要对世禄之家的子弟进行限制,一是不让他们形成世系,形成某种集团,二是为了防止他们在科举中利用种种关系,捷足先登,从而造成对非世家子弟的压制。赵匡胤利用科举考试,一方面是要逐步代替前朝的旧吏员集团,另一方面则要防止新的利益集团的产生,他的谋算不可谓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