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韬略:赵匡胤收服曹彬封赏董遵诲

宋元韬略:赵匡胤收服曹彬封赏董遵诲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说完,一同进宫,朝见赵匡胤。赵匡胤见了二人,先是一番热情慰问,称赞曹彬率军消灭南唐,真是劳苦功高。即命左右扶起董遵诲,赐给官服,摆下食案,赐宴饮酒。不仅不治其罪,反而更委以重任,并把当地的租税收入全部划归董遵诲使用,每年还另外赏赐无数的金钱财物,又允许他自行设置幕府,又从禁军中挑选精兵数千人,划归董遵诲指挥,而不必按更戍法轮换回京城。董遵诲的母亲因故留在契丹人占领的幽州,不能与董遵诲见面。

宋元韬略:赵匡胤收服曹彬封赏董遵诲

一个皇帝的高明与否,很大程度上,可从他的用人看出来。用人,包括识别人才,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人各尽其才,为我所用。赵匡胤在这方面也是高手,所以他在乱世夺得皇权之后,能很快平定乱局,使赵氏王朝走上正轨,并获得了延绵三百年的命数。

用人首先是驾驭功臣。既要使之尽力,又不能让他们轻易获得大权,适当时候,就要舍得用钱,这是赵匡胤控御功臣的秘诀。

曹彬是消灭南唐的大功臣,事后赵匡胤提升他做枢密使。但这不是原来的许诺,由此可看出赵匡胤的御臣之谋。在开始安排曹彬讨伐南唐时,赵匡胤说:“等你给我活捉了李煜(南唐国主),我让你当宰相。”灭了南唐之后,与曹彬同行的潘美,想起赵匡胤的事前许诺,就向曹彬表示祝贺。

曹彬说:“不用贺,陛下不会赏我宰相之位的。这次行动,完全是仰仗天子之威,遵照皇帝的神机妙算才能取得成功,我又有何功!何况宰相是最高的官,若赏赐到了头,以后还拿什么来赏赐?”

潘美说:“你敢保证陛下说话不算数吗?”曹彬说:“我敢肯定是如此。因为还有大事要让我们干呢,怎会现在就让我当宰相呢!”潘美问:“这话怎么说?”曹彬说:“你看山西的北汉还没有平定,陛下还要用我之力,所以你也不用贺我当什么宰相吧!不信你就走着瞧。”二人说完,一同进宫,朝见赵匡胤。

赵匡胤见了二人,先是一番热情慰问,称赞曹彬率军消灭南唐,真是劳苦功高。接着赵匡胤对曹彬说:“本来要授卿相位,可是北边刘继恩还未消灭,你还是再等等吧!”潘美听了此话,不禁望着曹彬发笑。赵匡胤发觉二人表情不对,就问潘美,潘美只好据实回答。赵匡胤也不禁大笑,于是另外对曹彬再赏钱五十万。曹彬退朝后对潘美说:“人生何必非做宰相,好官不过是多得钱罢了!”依曹彬这个说法,不禁让人想起赵匡胤对石守信等人说的话,他让大家交出兵权,而用金钱与享乐代替权力,表明他确实说出了这些人的心里话,所以他的以钱换权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太祖既收兵权,让文臣代替各地的军事长官,这在内地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西北边境上,要对付外族的入侵,如果都用文臣,恐怕不能胜任,所以赵匡胤一方面寻找文臣而有武干者,更注意选用适当的武将,让他们守备边境,这里面体现了赵匡胤用人的谋略。

赵匡胤为了安定守边之将的心,好让他们忠心耿耿地为赵氏王朝守卫边疆,采取了许多方法。其一,守边之将的家属,有的未随军前往边境而留在京师,对这些人,赵匡胤就用极其优厚的待遇安抚他们。其二,把所在边郡的税收之利,全部让边将掌握,不用上交朝廷,准许他们随意进行边境贸易,从中获利。又让边将自行招募骁勇之士,作为自己的爪牙。凡是边境的一切军事处置,准许他们灵活处理。每当边将来京朝见,赵匡胤一定要召见他们,表示慰问,并且赐坐,还要举行宴席,与之饮酒作乐,最后再给予丰厚的赏赐。这样一来,守戍边境的武将都富于财货,还能蓄养死士,使他们当间谍而洞知敌人的情况。所以外族每次进犯,必能先知而预为准备,或设伏掩击,而多致克捷。

在采取了对边将完全信任与放利的政策后,西北边境的武将都能很好地完成戍边任务,而使宋朝累年无西北之虞,方得尽力东南,攻取荆、湖、川、广、吴、楚之地。如赵匡胤命赵赞屯延州,姚内斌守庆州,董遵诲守环州,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守灵武,此几处备西夏。李汉超屯关南,韩令坤守常山,贺惟忠守易州,何继筠守棣州,此几处备北狄。郭进守西山,武守琪守晋州,李谦溥守显州,李继勋守昭义,此几处御北汉,他们都能忠于职守,令赵匡胤放心。对这些人,赵匡胤在当时还必须利用他们,是不可缺少之人,所以即使他们有些过误,也能灵活处理,不让他们有什么不愉快而更加忠心地效劳。

李汉超驻扎在关南,当地百姓告状,说李汉超强娶己女为妾,又借钱不还。赵匡胤召见告状人问道:“你的女儿可以嫁给什么样的人?”

回答说:“不过农家子弟。”

赵匡胤又问:“汉超未到关南时,契丹人对你们怎么样?”

回答说:“每年都为契丹人的侵犯而苦恼。”

赵匡胤继续问:“现在还是这样吗?”

回答说:“再没有契丹人的骚扰了。”

赵匡胤说:“李汉超,是朕的贵臣,你的女儿做他的妾,难道不比当个农家妇好!况且假使李汉超不在关南,你还能保住全家的财产吗?”

赵匡胤对告状的人严厉斥责后将其送回,又派人私下对李汉超说:“赶快归还百姓的女儿,并还人家的钱。这次我就宽恕了你,但不可再干这种事了。钱不够用,怎么不告诉我呢?”李汉超感动得流下眼泪,从此更加卖力地治理当地的军政之事,得到属下与百姓的爱戴。

对驻守环州的董遵诲,赵匡胤则采取了另一种激励方法。董遵诲父亲董宗本在后汉时曾任随州刺史,当时赵匡胤还没有飞黄腾达,客游到随州,依附于董宗本。董遵诲对赵匡胤不大尊重。一日,他对赵匡胤说:“我常看到城墙上有紫云如盖。又做梦登上高台,遇到一条黑蛇,约长一百多尺,突然变化为龙,向东北飞去,还有雷鸣电闪,这是什么征兆?”对这些问题,赵匡胤全都不作回答。

又一日辩论兵法,董遵诲说不过赵匡胤,拂衣而起。赵匡胤于是向董宗本告辞而去,而城墙上的紫云也渐消散。等到赵匡胤即位称帝,派人寻找董遵诲,董遵诲以为赵匡胤是为当年的事找他进行报复,估计没有活路了,竟想自杀。他的妻子制止他说:“用不着自杀,赵匡胤是万乘之主,难道还念旧仇?也许会因祸得福,谁能说得到?”董遵诲有所感悟,于是穿着便服来见赵匡胤,叩头请死。

赵匡胤问他:“卿还记得昔日紫云黑龙之事吗?”董遵诲一听,惶恐再拜。赵匡胤哈哈大笑,说:“你昔日豪荡太过,我正要委任你重要工作。”即命左右扶起董遵诲,赐给官服,摆下食案,赐宴饮酒。谈起当年的往事,欢笑不已,当即任命董遵诲为通远军使,让他独当一面。

不久,董遵诲部下向上告发他的十几项不法之事,董遵诲以为这下真的完了,向赵匡胤待罪请死。赵匡胤说:“朕刚宽恕了你当年的不对,岂会再加惩罚?”不仅不治其罪,反而更委以重任,并把当地的租税收入全部划归董遵诲使用,每年还另外赏赐无数的金钱财物,又允许他自行设置幕府,又从禁军中挑选精兵数千人,划归董遵诲指挥,而不必按更戍法轮换回京城。董遵诲的母亲因故留在契丹人占领的幽州,不能与董遵诲见面。赵匡胤闻知此事,就厚赏边民,靠他们帮忙,秘密地接回其母,使其母子团聚。

董遵诲于是尽心尽力地为赵匡胤守边,他来到环州,召见当地的各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使众人都忠诚于朝廷。董遵诲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心腹,与他们建立了信任关系。并通过他们对境外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不管是谁想侵犯边境,董遵诲都能事先知道,然后先发制人,无不获胜,使得当地党项等人都视之为神,不敢作乱。他又选拔了数百个精壮兵士,作为随身卫兵,给以优厚待遇,每天只是驰射围猎,饮食作乐。而境外羌人的动静,即时知之,随时加以打击,有效地保证了边境的平安无事,使赵匡胤不再担心西北的边防

董遵诲养马数千匹,每年都选择良马进贡,赵匡胤每次也必定召见进贡之人,询问董遵诲的日常行动,听说他守边有方,总是击节赞叹:“他真能寻快活。”然后解下亲身穿着的衣物珠贝珍异赏赐给董遵诲。董遵诲捧着赵匡胤的赐品,总是感动得泪流满面。太祖在位期间,董遵诲一直受到重用,而他对皇帝的忠心至死不变,成为最让赵匡胤放心的戍边武将。(www.xing528.com)

赵匡胤对部下的收心之术是恩威并用。恩威并用,不是一刀切,而是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恩与威的使用就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守备西北边界的将领,赵匡胤用得最多的是恩,以恩换得他们的忠诚与卖力,使赵匡胤没有西北之忧,而能专心对付南方的割据势力。看来赵匡胤的恩威并用之谋,仍然是要服从他的统一天下之大谋。

郭进在西山防御北汉,有人向赵匡胤报告说郭进暗中与北汉沟通,将叛变宋朝。赵匡胤不但不奖赏告密者,反而大怒,说这是诬害忠臣,命人把告密者捆起来送给郭进,让他自行处置。郭进见到此人,反而不杀,对他说:“你能为我取一城一寨,不但可赎你的死罪,我还要为你向皇帝请一官职。”过了一年多,此人真的从北汉引诱一城投降宋朝。郭进向赵匡胤汇报此事,并把他送到汴京,请赵匡胤赏他一个官职。赵匡胤说:“你当初诬害我的忠臣,现在这点功劳只可赎你当初的诬告之罪,要想赏官,那是得不到的。”命人把他再送回郭进处。郭进再次替他请官,并对赵匡胤说:“我是在对他许诺之后让他去立功赎罪的,现在皇上不给他官,这是让我失信于他,如是这样,我以后就无法用人了。”赵匡胤见郭进如此说,就赏此人一官,好让郭进在部下面前保持威望。

郭进治军非常严格而好杀人,因此部下纪律严明,每次出兵进入北汉境内,都能马到成功。赵匡胤在派禁卫军轮换到西山戍边之时,对禁卫军士说:“你们到郭进那里,一定要小心遵守军纪。如果违纪,我还可以宽恕你们,而郭进就不会放过你们,一定会杀你们的头。”有一次,赵匡胤选派御龙官三十人前往西山,正好遇上与北汉作战,这批御龙官在战斗中多有退却,郭进毫不客气,当场斩首十几人。之后,他把此次战况向赵匡胤汇报,当时赵匡胤正在宫内检阅禁卫军,听说选派的御龙官被杀了十几人,不免厉声说:“御龙官是千百人中才能选到一两个的精兵,而郭进只因他们犯了一点小过失,一下子就杀了十几人,像这样,我的龙种健儿也不够他用了。”但赵匡胤又暗中派人对郭进说:“这些御龙官,仗恃自己是皇帝的宿卫亲兵,到外地骄倨而不听令,你杀得非常对。”郭进当初以为赵匡胤真的为他杀了御龙官而生气,感到担心,怕赵匡胤治自己的罪。听到如此说,感动得流下泪来,认为赵匡胤是英明的皇帝,他的那份忠诚,无形中又增强了许多。而禁卫军也因赵匡胤支持郭进严格执行军纪,再不敢放肆,于是郭进的部队更加精勇无敌。

赵匡胤为了让守边的将领们安心戍边,在京城内为他们建造豪华府邸,尤其是郭进的府邸,赵匡胤竟允许他使用琉璃瓦。有关部门提出,只有亲王公主府邸才能用琉璃瓦,现在要让郭进等人的房子也达到这个规格,似乎过分了。赵匡胤说:“郭进事国尽忠,我待他岂不比我儿子,有何不可?”赵匡胤为了笼络郭进等人,所施加的皇恩真可谓浩荡无边了。

赵匡胤对于人性有深刻的了解,他正是基于这种了解而决定了他对大臣及武将的控御之谋。有一次,赵匡胤与赵普议事,意见不合,赵匡胤说:“要是宰相都像桑维翰那样就好了,与这样的人谋事,还能如此困难吗?”赵普回答说:“即使桑维翰在,陛下也不会用他。”因为桑维翰爱钱,所以赵普这样说。赵匡胤说:“要用他的长处,就要护他的短处。措大眼孔小,赐钱十万贯,则塞破屋子矣。”赵匡胤对石守信等人收兵权时,就是非常慷慨地给予金钱与财物,这是对人性的了解,所以能够轻松解决唐末以来一直无法很好解决的收权问题。而对文臣,要想利用他们的才能,也只有用钱来解决问题。因为赵匡胤知道,无论文臣武将,要跟随皇帝做事,无非是为了钱,所以只要在钱的问题上满足他们,他们就会忠心耿耿地为自己效劳了。

赵匡胤是禁军将领出身,他的上台也是靠禁军的推举,所以他上台后集中全国的精兵到禁军中来,再把禁军将领的兵权都收到自己的手上,让禁军直接听从自己指挥,由此可知,禁军可谓赵匡胤的生命所在,所以赵匡胤对禁军将士的忠诚,一直非常重视,他常用一些小手段,考验或激励禁军将士的忠心。

赵匡胤上台后征讨北汉,包围太原,久之不拔。这时,禁卫军的士兵们主动请战:“蕞尔小城久不能攻拔,都是兵士不致力的原因。我们请求亲自前去攻击,必能很快攻下。”

赵匡胤制止他们说:“我从天下挑选你们,并加以精心训练,费了不少心血。你们都是天下精兵之髓,是我的忠诚部队,我宁不得太原,岂可让你们牺牲在此城之下?”竟不再攻城,引兵而还。禁卫军的士兵们听赵匡胤这番话,无不感激,甚至有不少人为之热泪盈眶。

禁卫军中多为天下豪杰,赵匡胤控御他们得心应手,因而得到豪杰之人的死力。当时为了攻击南唐,赵匡胤常到训练水军的讲武池,观看他们练习水战。在观看中,他仿佛谈天似的对禁卫军士说:“人们都说自己可以忘身而为国,但死对人来说,是最难的事,说说容易,真的去做,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当时禁卫军的将帅们都在赵匡胤周围,其中有个天武厢主李进卿,听了赵匡胤此话,就上前回答:“臣对皇上绝对忠诚,皇上一声令下,说死就去死,没有任何犹豫。”说完就飞身跃入池中,此人并不会游泳,赵匡胤急忙派水工数十人救他,这才免于淹死。

赵匡胤最贴身的禁卫,是数十人的内侍,他们人人武艺高强,每人都可敌数人,骑马上下山如飞,非常人可比。因此赵匡胤对他们的慰抚养育,无所不至,又与一般禁军将士不同。但从不让他们享有什么特权,防止他们狐假虎威。泗州曾献上一只活虎,装在木槛中,赵匡胤命人拿一只全羊给虎,虎得全肉,决裂而食,气甚悍猛。赵匡胤是想让禁卫内侍们观看老虎的威风,从而激励他们的豪气。但是老虎吃着吃着,突然口张而合不上了,派人一看,原来是羊骨头横鲠在老虎的喉中。

赵匡胤于是环顾左右,看内侍们的反应,果然有一内侍李承训,当即上前伸手到虎口中,去取羊骨,骨头取出来了,人也没有受伤。

又有一次,赵匡胤登上五凤楼,看到一只奇怪的鸟落在东南角楼鸱尾上,赵匡胤环顾左右说:“有谁能活捉此鸟?”于是一个内侍,摄衣攀屋桷以登缘,不顾危险,捉住此鸟献给赵匡胤。旁边观看的人都为之担心,可他却无事人一样。赵匡胤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试一试这些号称高手的本事,看是不是真正的高手。

赵匡胤是军人出身,屡有战功,又会笼络人心,所以一向为禁军将士所畏服,等到他上台称帝后,又善于训练禁军。虽说禁军士兵都是从各地挑选来的精兵,但初来乍到,谁也摸不清底细,所以赵匡胤定下一个规矩,刚从地方选来的士兵,先进入禁军的雄武军。这算是一个新兵营,再经过筛选淘汰,才把经过考验的精悍之士分入禁军的核心部队。在雄武军的兵士,每天都要练习武艺,通过角力斗殴,分出胜负,胜者渐增俸缗,最后才可升入上军。每年十月以后,骑兵都要在凌晨出城习马,至日暮时才回来喂马,不让马吃饱。虽然天气寒冷,可常常让马跑到出汗,训练它们的耐苦能力,所以马都长得不甚肥盛。

这样训练的禁军,无论是将士还是马匹,都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成为当时天下最强的部队。赵匡胤准备攻西蜀的时候,不少大臣都说蜀道如何难行,宋军无法顺利夺取西蜀。这时禁军天武军军官武超说:“西川除非是在天上,人不可到,如果是舟车足迹可至,我们一定能给皇上拿下来。”兵士们都齐声高呼,表示有信心攻取西蜀。所以宋军平蜀只用了六十日,用精兵不过七千人,这在当时算是军事上的奇迹。

赵匡胤对于禁军,不仅能用威严激励其士气与忠心,而且还会用手段让他们感到快乐,可谓有张有弛,甚得统御之要领。禁军士兵平常要在皇宫内值班守卫,赵匡胤让人给以棋枰,让他们对弈为乐,并说:“他们整天站岗放哨,十分辛苦,大脑总是高度紧张,让他们有空下下棋,也好调适一下情绪。”

王全斌率军伐蜀,天气大寒,赵匡胤穿着皮帽皮衣,对身边卫士说:“我们穿得这样多,还觉得冷得要命,何况伐蜀的将士呢?”说完就脱下身上的皮衣皮帽,派人火速送往伐蜀前线,送给王全斌。正在作战的将士们得知赵匡胤如此关心他们,当然士气大增,齐心协力,一举将西蜀攻克。而在攻伐南唐之时,大将曹彬、李汉琼、田钦祚等人向赵匡胤告辞,赵匡胤当场解下所佩的宝剑交给曹彬,说:“副将以下,敢不用命,当即斩之,不必上报。”李汉琼等人听了,都股栗畏慑,所以在攻南唐时,将士用命听从曹彬的指挥,很顺利就战胜了南唐。总之,赵匡胤对于军人,是恩亦用,威亦用,二者交替运用,使将士对赵匡胤既敬又怕,只想尽忠,以换取荣华富贵。

要对臣下适当施用恩威,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他们。忠诚的人,不会弄虚作假,容易了解,而不忠诚的人或私心重的人,有时会搞假象骗人,对这种人要有明鉴的能力,不要受他们的骗。赵匡胤当时已经恢复科举考试,宋白曾主管科举,有些人考得不好就向他送礼,宋白不能坚持原则,接受了不少人的财物,因而在录取当中有不少取舍不公的情况。他怕一旦发榜,引起人们的不满而群议沸腾,就在发榜前把要录取的人员名单呈送赵匡胤审阅,打算借皇帝之手通过这个不公平的录取名单。赵匡胤一眼看穿了宋白的目的,大怒道:“我既委任你掌管科举大事,录取的决定权就在你手上,为什么又拿来让我批准?我怎知是否录取得准确?如果发榜之后,大家不满,我就要砍你的头谢众!”宋白听赵匡胤如此说,吓得将录取名单收回并据实全部改过,才敢发榜。

赵匡胤知道要想让大臣们尽心尽力地替自己效劳,必须做到信赏必罚,才能使正直官员得到支持,而防止贪赃枉法的官员鱼肉百姓。所以,他对有功之臣都不惜重赏。如陈承昭领导堵塞棣县、滑县黄河决口的工程,圆满完成了任务,赵匡胤命令赐钱三十万。郭进控扼西山的防务,北边十年平安无事,赵匡胤特为他在京城修建一座堂皇的府邸,有关部门认为超过了官级的规格,太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故史家评论说:“赵匡胤奖赏将帅,大都如此,所以能得其死力。”

而对有罪之官则严惩不贷,如右补阙袁风、左赞善大夫段昭裔,因检田不实,被赶出朝廷,贬为地方官。对失于检点而造成军粮损失的权判三司赵某,则给予严厉的经济制裁。对判案错误、泄露机密的官吏,或免官,或除名,或降职。对假公济私者,予以重罚。如太子洗马周仁俊在知琼州时,贩卖货物以牟利,被揭发后,降为平凉县令。对罪情严重情节恶劣者则处以极刑。如太子中允李仁友知兴元府,私收渡钱数十万,处以弃市极刑。蔡河务纲官王训等四人,作糠壳土屑偷换军粮,砍磔于市。

赵匡胤对贪赃枉法者的处罚最为严厉,著名案例是建隆三案、乾德四案、开宝九案,从这十六个案例看,有十例弃市,惩治十分严厉。对枉杀百姓、制造冤狱、残害无辜者,一律处死。许多枉杀人案件是过去作的案,后经察觉,也决不原宥。赵匡胤清楚,只有对有功之臣重赏,对有罪之臣重罚,才能在众多的文臣武将中树立起正气,杜绝歪风邪气。这又是保证新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赵匡胤上台之后,所以不能睡安稳觉,也与他日夜考虑如何整顿好吏治有极大关系,这都是他治国治军之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