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谁安排了一切?宋元韬略中的总指挥部

谁安排了一切?宋元韬略中的总指挥部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家对那场禅让仪式记得非常简略,但从人之常情及一般的政治常识看,赵匡胤既然是接受禅让的主角,当然不能分身指挥安排种种事务,于是赵光义和赵普以及石守信、李处耘、潘美这一伙人,就成了全场的总指挥部。据史书记载,赵匡胤举行了禅让仪式后不久,就宣布了一个奖赏令,受奖赏的人们

谁安排了一切?宋元韬略中的总指挥部

在京城的北门——仁和门,前天刚刚由此出发北征的部队,此时又尽数沿原路返回,宋代的史家对此仍不忘赞美一句:部队进城后“秋毫无所犯”,这与五代时历次的兵变部队都大不一样。

以往,只要是兵变的部队进入京城,无一例外,都被拥立的将领允许抢劫三日至数日不等,管你是什么人,在这几天里都不可幸免,因为这就是对参加兵变的士兵们事先答应的犒劳与奖赏。而这次却不一样,这就是所谓圣君仁主的伟大之处。

赵匡胤率军回城后,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首先是派潘美去见范质与王溥两位老宰相,向他们宣告事变及其结果。同时又派一亲信楚昭辅到赵匡胤家,抚慰全家老小,从后来的情况看,实际就是向赵匡胤的老母亲汇报大功告成。

这时的老宰相范质、王溥,还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进宫向皇太后和小皇帝问安,还未等退朝,潘美就找到他们宣布了一切。二位一听,顿时惊呆了,不知说什么才好。范质走下殿来,捉住王溥的手说:“仓卒命将出征,吾辈之罪也。”言之不足以尽其悔恨之情,手指甲不知不觉之中,已深深掐进了王溥的手臂,而王溥则嘴唇打着哆嗦,不能开口。这时的二老肯定心中已明白了:从一开始的辽兵入侵之事,就是设好的圈套,我们和太后、小皇帝都上当了!然而已经悔之晚矣。在无法挽救太后与皇帝的命运之后,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命运:这位新上台的皇帝,会怎样处理我们这批老臣?赵匡胤从来没有把我们视为自己人,不然也不会采用这种手段来夺位了。

赵氏兄弟之所以能有如此周密的行动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赵普这位同姓的文吏。赵氏兄弟都是武人,对于政治虽有野心,但并不十分在行。幸亏有了赵普这位政治经验老到的文吏,弥补了赵氏兄弟的不足,才使得他们的夺权计划井井有条,天衣无缝。关于赵普,我们在后边还要专门讲说,这里只看赵氏兄弟抢班夺权的全过程是如何安全运转的。

赵匡胤率部队返回京城之后,在禁军诸将的簇拥下,登上皇宫的明德门,在这里,赵匡胤命令兵士们都返回自己的营地,这表明士兵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来的事,则只需一批军官就能胜任了。禁军士兵回营之后,赵匡胤则回到自己本来的公署,脱下黄袍。由此看来,事情完全可以平定下来了,赵匡胤若真的不想当皇帝,这时完全可以到老太后和小皇帝那里去表忠心,不让那些闹事的将士放肆。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过了一会儿,禁军的军官们就把范质等人带来了。赵匡胤一见这些老臣,竟然呜咽流涕,对他们说:“我受世宗的厚恩,为六军逼迫才到此地步,真是惭负天地,该怎么办才好?”听他这口气,他要征求范质等人的章见。其实你自己不穿这黄袍,仍然北面事周不就行了吗?何必再向别人讨意见呢?既然禁军将士是那样地服从你,你说一他们还敢说二吗?

未等范质等人回答,一个名叫罗彦环的禁军军官就抽出利剑对范质等人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

明明有皇上,却说“无主”,看来他们早就不把太后和小皇上放在眼里了。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赵匡胤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人,只有让他当皇帝,他们才觉得有前途。这种想法,是谁教给他们的?看来只有问赵匡胤本人或他的兄弟赵光义。

范质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为。突然只见王溥跑下台阶,扑通跪下,对着赵匡胤就拜,这无疑是说,我王溥愿意赵匡胤当皇帝,我这里向新皇帝表忠心了。范质一看,没有办法,不向赵匡胤低头是不行了,于是他也拜。

两位老宰相都表态了,其他人也就不怕了。于是众人请赵匡胤进宫,到金銮宝殿举行禅让帝位的仪式。同时命人召来文武百官,不多时,人都到齐了。只见那位曾对赵匡胤说“你回来我们就不能再像这样随便喝酒了”的陶谷先生,从袖中掏出一份“周帝禅诏”,赵匡胤的另一位亲信昝居润,则引着赵匡胤走上前去,下拜接受了这份表示禅让帝位的诏书,然后由两位宰相扶着登上皇帝宝座,换了皇帝的全套行头,即了皇帝位。只见殿下的群臣齐齐地下拜,高声赞贺。于是赵匡胤代周称帝的美梦圆满实现。

事情过于顺利,就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赵匡胤刚才对着范质还说被六军逼迫而不知怎么办才好,可等到罗彦环这样的小军官一叫,他就再也不讲话了。可以想象,赵匡胤当时一定是直视着范、王二相,等他们表态,而赵光义等人,也一定有所表示。若不是这样,范、王二相决不会被一个小小军官的乱叫吓倒。(www.xing528.com)

进宫举行禅让仪式,其中也大有问题。首先,他们这伙人进宫后,并不找太后与小皇上,就在那里进行皇权的交接,而召集文武百官,可想而知,也不是由太后和小皇帝发出的命令了。

第二个疑点,是陶谷先生从袖中拿出来的那份“周帝禅诏”。那个只有七岁的小皇帝,自己决不会写这种东西,范质、王溥也不会写,那么,这份诏书怎么跑到陶谷袖子里的呢?想来,这份“禅诏”肯定是在派人召集文武百官时,由陶谷抽暇草拟的。此人本来就是个文人,又极想讨赵匡胤的好,写出这样一份冒名顶替的“诏书”来,不正是他巴结赵匡胤的绝好机会吗?

再一个疑点,满朝的文武百官,真的在一夜之间,就那么甘心情愿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齐刷刷地效忠于赵匡胤了吗?可以想象,他们前天还看到赵匡胤率军出城北征,仅仅过了不到两天,此人却突然返回京城,且把郭威、柴荣创下的后周王朝轻而易举地弃为废物,按儒家忠君思想和正统思想的观念看,这都是极难接受、理解和承认的。然而他们确实是很快就来到皇宫内了,这一方面是要看看情况到底如何,另一方面恐怕是在禁军士兵的威逼下,不敢不来吧!

史家对那场禅让仪式记得非常简略,但从人之常情及一般的政治常识看,赵匡胤既然是接受禅让的主角,当然不能分身指挥安排种种事务,于是赵光义和赵普以及石守信、李处耘、潘美这一伙人,就成了全场的总指挥部。也许赵光义就是这天一切活动的总司仪,他让陶谷草拟“周帝禅诏”,又让范质、王溥扶赵匡胤上殿换衣服,派人召集文武百官,让他们到皇宫内向刚登基的新皇帝赵匡胤跪拜欢呼,可能还有其他许多细节,史家已经无法一一记录了,但那忙碌的一天,若没有一个精明强干的指挥班子,赵匡胤的皇帝美梦恐怕不会做得那么舒坦放心。

宋人写史,并没有明说这个幕后指挥班子的人员组成,但后人还是有办法弄明白这一伙人究竟是谁。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看看赵匡胤在大功告成之后赏赐了哪些人。据史书记载,赵匡胤举行了禅让仪式后不久,就宣布了一个奖赏令,受奖赏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功劳,那就是所谓的“翼戴之功”和“佐命之功”。

古人所谓的“翼戴”或“佐命”,是什么意思?用我们今天的话说,翼、佐就是帮忙,戴就是拥护,所谓翼戴和佐命,说白了就是帮助赵匡胤登上帝位。立了这种功劳的人,肯定都是策划与指挥这次兵变的重要人物,也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那个幕后指挥班子。

这批人分为文武两班,武的一班中,有赵光义、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人,他们都是禁军的高级军官,事成之后,都以翼戴之功而升官数级不等。兵变中若无这一批高级军官的支持与配合,赵匡胤很难随心所欲地让禁军按自己的意思办。

文的一班,以赵普为首,另外还有刘熙古、吕余庆、沈义伦。此四人虽然在事前的官职都不太高,皆为赵匡胤幕府中的属吏,但他们都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与周密的政治头脑,若仅靠武将的支持,还不可能把整个兵变与称帝事宜部署得天衣无缝,他们虽然不直接指挥军队,但却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在论佐命之功时,他们功不可没。

由此就可看出,赵匡胤的这个幕后指挥班子,文武兼备,相得益彰,因此才能成就这番美事,为五代乱世的结束与大宋王朝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立下千古不灭的伟功。当然,赵匡胤能把这样一伙人才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正是他多年心血的必然结晶,这也正体现出赵匡胤超人的政治远见与良苦用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赵匡胤的“大志”主导了这场宏大而成功的谋略喜剧,他的谋略才是最大之谋。

总之,从所谓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全过程看,这绝不是什么兵士们的自发行动,而是以赵匡胤、赵光义为首的赵氏集团精心谋划安排的一场夺权行动。他们当时肯定仔细分析了形势,做了种种的估计与盘算,最终制定了一个周密而详尽的行动计划,于是一切就按部就班地进行了,并且实实在在地取得了成功。同时再一次证实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成则王侯,败则贼寇。”赵氏兄弟既然成功了,赵氏家族也就理所当然地当了几百年的皇帝,而那几百年的人们,也就心悦诚服地对他们充满了崇拜与敬仰,那时的历史学家(确切地说,是史官)也就在历史书里记载了有利于他们的言与行,使不明真相的后人看起来,那似乎真是一场迫于无奈的皇位交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