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少”不一定就会出现“国疑”的局面。所谓“国疑”,是指国家人心不稳,小道消息四起,搅得人心惶惶,不知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没有人在幕后有意识地活动,散布各种扰乱人心的小道消息,这种“国疑”之势肯定不会出现。因为在“主少”之时,只要全体臣民团结一致,积极扶助年幼的皇帝,很有可能会使局势成为另一种样子。而“主少国疑”之势既然已经在实际中出现,这就表明它是某些人有目的活动的结果。是谁造成了这种局势?或者说,是谁在利用世宗柴荣的逝世大做文章?史书对此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看一看与“主少国疑”同时记录于史书的其他一些人的活动,也许能够看出其中的蛛丝马迹。
周世宗是在959年的十月于北伐途中突然去世的。到了次年即960年的元旦,后周的群臣都来到皇宫内,与皇太后和年幼的皇帝一起庆贺元旦。从这个场面看,根本没有什么“主少国疑”的气氛。由此也可以想象得到,自从世宗柴荣去世以后,后周王朝的臣民似乎并没有因此丧失自信心,产生恐慌心理,所以才有这一庆贺场面。
然而,平安景象不会维持太久。就在君臣同贺之日,北方军事重镇——镇州、定州的急报送到了一片节日气氛的皇宫内,递到了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的皇太后手上。这份急报中说:“辽兵南下,与北汉合兵,进攻周境,形势十分紧急,若不马上增兵,辽兵必将长驱直下,后果不堪设想。”
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连字都认不了几个,当然不能亲自处理此事,皇太后也是束手无策,她只好请来两位老宰相——范质和王溥商量对策。范、王二位都是书生,周太祖、周世宗在世之日,对于这类大事,一向由皇帝亲自做主,两位宰相不过是个陪衬而已。而如今,能干的皇帝已经去世,两位臣老别无他法,只能请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北方边境,抵抗入侵的辽军。
其实,这份军事报告完全是份假情报,根本就是由赵匡胤等人布下的一个圈套,事实上并没有辽兵入侵之事。谎报军情,目的是为赵匡胤制造机会亲率大军出动,然后再来上演兵变立皇帝的闹剧。当然,这一手法并不是赵匡胤等人的首创,而是效仿了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当年,郭威从一个禁军头领一跃而登上皇帝宝座,就是用的这一手法。现在赵匡胤等人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罢了。(www.xing528.com)
当然,宋朝史书是不会如此记载这些幕后内情的。兵变也好,黄袍加身也罢,全被说成是兵士的自发活动,而赵匡胤根本不是蓄谋或幕后指挥者,他能当上皇帝反而成了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然而对五代以来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相信任何一场兵变是自发的行动,更不相信由这些兵变拥立上台的新皇帝都是一身清白的君子。在那个崇尚武力的时代,这样的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还是让我们对这一场历史疑案做个仔细的剖析吧!
在那年的元旦,声称有辽兵入侵,这只是宋朝史书的一家之言。如果查查与此同时的辽国史书,就根本没有出兵的记载。据辽人史书记载,当时的辽国不仅没有南下的雄心和胆量,反而充满了对柴荣北伐的畏惧之心。在后周恭帝庆贺元旦的同时,辽穆宗也在按他们的民族习惯过节日,根本没有派兵南下。辽穆宗手下统率军队的将军萧思温,即便是在过元旦,受到辽穆宗的好言安慰,他的脑海中还不能完全消除去年率军与周师对垒时惨遭败绩的阴影。
那次前来北伐的周师,在萧思温看来,似乎比以前的中原军队有了质的进步,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触即溃,反而显得无比神勇,一胜再胜,一举攻陷了辽兵驻守的易州、瀛州、莫州等要地。辽人在遭受了这次沉重打击后,举国上下都很震骇,民众大批遁入西山,以防后周军队的再次打击。后来听说周世宗逝世,辽国民众才稍微安定下来。萧思温对此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不敢再在辽穆宗的面前提出兵的事,希望待后周内部出现可乘之隙时,再作打算。
总而言之,从辽人的史书看,当后周君臣欢度元旦之时,根本没有辽兵侵周之事。再从辽人的立场讲,他们根本不会在遭到周世宗沉重打击不久就贸然举行反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