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若想进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还需时势的配合。这一点也不用郭威担心,因为时势不断地为郭威提供良好的机会,使他实现梦想的路子越走越顺。
在四位顾命大臣中,其他三人都是文吏,只能处理政务,而不能统兵打仗,郭威则不仅具备从政能力,而且具备军事能力,可谓文武双全。这是他在素质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使他在后来的政治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奠定基础。
后汉王朝虽然建立,但它的力量却很弱小,一方面,它要承受北方契丹人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对内地的藩镇悍将做出反应。这两方面的压力,都只有靠郭威出马来对付。
刘承佑刚一上台,就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北方,有契丹的扰边,他们侵入到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而各地藩镇拥兵自守,不敢抗击。在内地,则有三员军事将领在陕西一带连兵叛乱,史称“三叛”。后汉小皇帝刘承佑不像父亲刘知远出身军旅而富于军事经验,面对辽兵的内侵与将领的反叛,竟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其他三个顾命大臣,对于这种事也一窍不通,只能让郭威处理难局。虽然这使郭威的军政权力大大增强,其他三人也无可奈何。
刘知远称帝时,各地的藩镇其实并不心服,只是慑于他的实力,不得不表示顺从。等刘知远一死,年幼无能的刘承佑上台,这些凭借军力称霸地方的节度使们就要兴风作浪了。当时在陕西地区的三个节度使联合反叛,他们是护国节度使李守贞、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和晋昌节度使赵思绾。刘承佑在史弘肇等人的策划下,连忙派出邻近的几名节度使率兵镇压,但这些人各怀私心,又无宏图大略,不能利用这个天赐良机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是按兵不动。这时,刘承佑只好请郭威亲自出马,指挥西征诸军,以平定反叛。
郭威明白,自己身怀异才平时无法施展,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充分表现,因此必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自己的丰碑。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他在出征前,拜访了五代时期著名的老臣冯道,听取他的意见。冯道告诉郭威:“郭将军要想此番出征成功,必须得到军队官兵们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任凭你有多大本领也一事无成。在这个时代,军人们都是唯利是图的家伙,要想他们真心出力,必须让他们得到实际的好处。所以,你要不惜官、钱,对官兵广施恩惠,还要赏罚分明,有功就赏,有罪则罚。让人们看到努力的好处,与不努力的坏处。这样一来,军人们才会佩服你,听从你的指挥。”
郭威听了这番分析,心里就有了主意。史家记载他的做法是:“常接宾客,与大将宴语,即褒衣博带;或遇巡城垒,对阵敌,幅巾短衣,与众无殊。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稍立功效者,厚其赐与;微有伤痍者,亲为抚循。士无贤不肖,有所陈启,温颜以接,俾尽其情。人之过忤,未尝介意。故君子小人,皆思效用。”
郭威的这些做法,十分周到,既与将军们搞好了关系,又与士兵们联络了感情,还让各种人才都有了效力的明主。因此,他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令行禁止,顺利实行战役部署,实现战略意图。郭威在理顺了内部的关系之后,就要来消灭叛敌了。他分析对手的情况,认为三叛既然以李守贞为首,若集中兵力打垮李守贞,其他二人就可不攻自破。如果先攻王景祟、赵思绾,则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腹背受敌。因此,郭威采用“擒贼先擒王”的谋略,用主要兵力进攻三叛的首领李守贞。
而李守贞则错误地认为,自己曾是禁军的首领,在禁军将士中素有威望,况且禁军士兵向来骄纵,不满于后汉严苛法律,并不想真正为朝廷卖命。等到他们来到城下,只消他三言两语,一番劝诱,禁军将士就会倒戈,站到自己一边。可是他没有想到,禁军将士以前虽然也受过李守贞的恩惠,但现在已被郭威的恩惠所代替,而这正是当时军人的普通心理。所以就在李守贞做梦的时候,禁军将士不但不再记得李守贞的旧恩,反而个个奋勇争先,为郭威出力了。只见他们高举旗帜,猛敲战鼓,奔腾踊跃,向李守贞发起了全面进攻。这一切都大大出乎李守贞的意料,他一时慌了神,这就使他在与郭威的对阵中,首先失了一分。
其次,在如何攻击李守贞的问题上,郭威也显示出超人的智谋。在众将士用命、李守贞心慌意乱之际,郭威并不轻敌冒进,他对急于进攻的将士们说:“李守贞是前朝的老将,勇猛善战,好施恩惠,屡立战功。他所据守的城池面临黄河,城楼护墙完好坚固。他们倚靠城墙作战,而我们是从城下向上仰攻,如果贸然进攻,就会让士兵牺牲过大。勇气有盛有衰,进攻有缓有急,机遇有得有失,处事有先有后。不如暂且把他们团团围住,隔绝城内与外地的联系,而我们清洗兵器,放牧战马,安闲地享用朝廷送来的物品,养精蓄锐。等到城中粮食吃完,公家私人的财物用完,再去进攻他们,同时飞传檄文招降他们。到那时,他们就成了乌合之众,将士必然争相逃命,谁还会为李守贞卖命呢?”
郭威还分析了李守贞的心理,他说:“李守贞过去在后晋,畏惧高祖石敬瑭,虽有战功,也不敢放肆。现在他虽然归顺了后汉,但他心里认为后汉起自太原,事业功绩都还不显赫,故在内心深处轻视我们。这就是他之所以敢于反叛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要想制服他,必须以静制动,让他在我们的冷静面前,失去信心。”
郭威对李守贞的个性与心理完全摸透了,所以他能完全占据主动,使李守贞从狂妄一下子变成了瓮中之鳖,非常顺利地打败了李守贞,接着,又指挥其他部队消灭了另外两支叛军,让风雨飘摇人心不稳的后汉王朝松了一大口气。
顺利平定三叛之后,郭威得胜回朝,后汉皇帝刘承佑要对郭威升官加爵,赏赐大量金钱玉帛宝物等,郭威此时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度与远见,他推辞了重赏,对刘承佑说:“我受命出征,费时一年,只攻下一座城,这算什么功劳!要说取得了一点胜利,也完全是凭借汉家的威灵。况且在我率兵在外的时候,朝内的将相守卫后方,关键时刻及时转运粮草,使我能专心作战。要说功劳,他们不也有一份吗?臣怎能把功劳都算作自己的呢?如果皇上要赏赐,还是分赏给大家吧!”在郭威的请求下,后汉皇帝对有关官员都加以赏赐,同时遍赏参战将士,将士们都非常高兴。郭威平定三叛而不居功,由此得到朝野内外的普遍称颂,这是志高心远的郭威深得人心的一种谋略。
平定三叛之后,郭威的声望大大提高,于是在如何处理北方辽兵压力的问题上,朝廷也只有让郭威担纲了。这一次的重大任命是让郭威担任邺都留守,主持河北军政,统率诸镇,抗击辽兵。朝臣出任外职,就存在是否继续担任朝职的问题。郭威既要掌握河北军政大权,又不愿放弃朝中的军政权力,为了既不失此,又得之于彼,郭威在出任之前做了一番工作,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www.xing528.com)
郭威深知其他三个顾命大臣之间的矛盾,表示愿意站在史弘肇、杨邠一派,与苏逢吉对抗。史、杨二人与苏的矛盾已深,此时又有了郭威的加盟,当然高兴,当即表示愿意在兼领枢密使的问题上为郭威说话。其实郭威所以能够一下子就让史、杨二人替自己说话,也是摸准了他们的心理。史、杨二人出身文吏,向来瞧不起儒生文臣,而只重视武将,认为天下就是靠这种人打下来的。况且郭威平定三叛,更加重了他在史、杨二人心中的地位。而史、杨二人与苏逢吉素来相互鄙视,只要郭威明确表示站在史、杨一边,史、杨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现在郭威心中踏实多了,只要史弘肇、杨邠站在自己一边,当在皇帝面前讨论此事时,四个顾命大臣里至少有两位为自己说话。就算苏逢吉反对,也只有一票。
一切都在郭威的算计之中。苏逢吉担心郭威的权力过强,便在刘承佑面前极力反对郭威兼拥朝内朝外的双重军政大权。他对刘承佑说,凡是大臣出调外任,从无兼任枢密使的先例,所以应该在郭威出任邺都留守的时候,免去其枢密使一职。这时,史弘肇就站出来为郭威说话了,他说:“苏逢吉的说法,只适用于平时。现在形势不同,就应该灵活处理,不可呆板。现在的形势是河北处于岌岌可危之时,郭威前去是要平定局势,所以他兼领枢密使才可便宜从事,使诸军畏服,号令才可通行无阻。若不让他兼领枢密使一职,就与诸镇节度使地位相等,又如何能指挥他们,统一用兵?”
苏逢吉还是不同意,他反驳说:“以朝廷控制外地,这才是正理。若按史弘肇的搞法,岂不是以外地控制朝廷了吗?这可对朝廷不利!”杨邠也赞同史弘肇,于是苏逢吉成了少数,刘承佑也搞不清楚其中的奥妙,稀里糊涂就采纳了史弘肇等人的意见,让郭威出任邺都留守的同时兼任枢密使一职,此外还给他加上一个重要的职务,即担任天雄军的节度使。基本定局之后,郭威又让史弘肇在为刘承佑起草下达这一系列任命的诏书中,还特意加上一句:“河北诸州,凡事一禀郭节度。”这意味着黄河以北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郭威一人之手,也意味着郭威握有控制朝廷的实力了。郭威为实现梦想,心中更有了一分把握。事情到了这一步,如果直接取后汉而代之,在中国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下,还是行不通的。郭威也明白这一点,他还需要等待更好的时势,让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如果后汉皇帝刘承佑及辅佐大臣史弘肇、杨邠是贤明之人,能顺时应变,注意消除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安民治国,郭威再有潜力,也不可能贸然动作。可这些人根本不是治理天下的人物,而是自乱阵脚的家伙。
刘承佑虽然年轻,但他毕竟是皇帝,而史、杨二人,仗着是刘知远信任的顾命大臣,根本不把刘承佑放在眼里。另一个顾命大臣苏逢吉则为了打击史、杨二人,极力谄媚讨好刘承佑,可这样一来,就更令史、杨二人对他仇视。刘承佑明白史、杨二人的态度,心里当然不满,但碍于老臣的面子,也不好发作。然而史、杨二人太自不量力了,他们根本没有觉察到刘承佑的不满,反而更加放肆。一次,当着刘承佑的面议事,刘承佑说:“这件事要好好地议一下,不要让别人说闲话。”可杨邠竟然说:“陛下不要作声,有我们在呢!”
刘承佑越发受不了,他与身边的亲信商议,在宫中埋伏了兵士,趁史、杨上朝的时候,把二人杀了,并尽灭其族。这样一来,苏逢吉就大权在握了。他还继续鼓动刘承佑杀郭威。于是刘承佑一面发布诏书,命令河南的节度使们到汴梁觐见,同时又派密使到河北去杀郭威。郭威此时不反也得反,但他不是公开反叛,而是以“清君侧,洗冤诬”为名,统率河北诸镇的兵力长驱南下,向汴梁进发。
刘承佑见状不妙,命河南各节度使们出兵攻击郭威,但他们都按兵不动,没有人响应。很快,郭威的大军来到汴梁城下,刘承佑打开皇家府库,重赏禁军士兵。可禁军士兵得了赏赐,出了城并不作战,反而一窝蜂地投降了郭威。郭威率军进入汴梁,纵军大掠。刘承佑被乱兵杀死,苏逢吉自杀,剩下的朝臣也都归顺了郭威,郭威实际已成最高的政治领袖。但在这种情况下,郭威还不能公然取代后汉,自己称帝。因为他出兵的理由是清君侧,而不是叛汉。于是,郭威请太后临朝听政,准备迎接刘知远的侄子武宁节度使刘赞继位。
正当刘赟走到半路时,地处北部边境的镇州、邢州向朝廷紧急报告,说契丹大兵入侵,形势严峻。太后只好派郭威率禁军北上,抗击辽兵。当郭威所率部队走到澶州,将士哗变,嚷嚷着:“天子必须由郭将军来做!我们已与刘氏结了仇怨,不可立他们为君!”还撕裂黄旗,披在郭威身上,然后一齐高呼“万岁”,声音震天动地,大军簇拥着郭威返回汴梁,而契丹入侵的事,再也没有人提了,可知那只是一个虚假的幌子而已。
郭威与大军回到汴梁,太后与朝臣们只好废黜了刘赞,用禅让的形式,让郭威当了皇帝,这就是五代时期的第四次兵变立皇帝。郭威所建的王朝,即五代的最后一代——后周,而郭威就是后周的太祖。自此,郭威的梦想实现,中国历史的面貌也将随之而改变了。郭威此次的兵变立皇帝,与后来赵匡胤的陈桥兵变立皇帝,简直可说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都是事先策划好的,并非什么士兵哗变,而是郭威、赵匡胤幕后指挥的结果。
郭威在位只有三年,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理想,但他已经开辟了这样一条道路。他的继承人是其养子柴荣,即后周的世宗。此二人的政治素质明显高于五代时期的其他皇帝,虽然由于年寿太短,而未能完全实现政治的改革与军事的统一,但从他们的作为来看,不愧是从天下大乱走向天下大治的明主,表现出政治上的深谋远虑。
郭威在位三年,柴荣在位也只有五年,死时年仅三十九岁。二人在位期间,面对疮痍满目、弊政丛生的破败局面,一方面保守疆土,一方面力事恢复,积蓄力量,稳步改革,几年时间内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减免赋税,以苏民困,改革朝政,整饬纲纪,恭行节俭,惩治贪污,澄清吏治,对年老的大臣给予优待,让他们退位,同时选拔年轻的人才,主持政务。又抑制武人,提倡文治,对外则积极进行统一战争,对内则切实地整顿禁军,消除五代时期士兵哗变、军人乱政的弊病。
这一切的思路,都是为了结束唐代晚期以来的乱世局面,虽然天不假年,不能亲自完成,但也出现了异姓的继承人,即建立北宋王朝的赵氏兄弟——赵匡胤与赵光义。从表面上看,赵氏二兄弟,仍然采取了五代时期独特的兵变立皇帝的老办法,但他们成功之后的一系列措施,无一不是后周二帝的继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此四人的政治谋略,是一脉相承的,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从谋略的角度看,郭威和赵匡胤的两次兵变立皇帝,都比前三次更为成熟与周备,可以说是兵变立皇帝最为成熟的表现。这种成熟与周备,来源于他们较高的政治素质与人文素质。探讨历史上谋略之成败高下,谋略者的主体素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他们借兵变当上皇帝之后的所作所为,充分反映了其高人一筹的主体素质,与前三次兵变的策划人相比,这种主体素质方面的优势更显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