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贞借兵变达到上台当皇帝的目的后,并没能让后梁重振雄风。别看他在夺取王位时还有些谋略,但到上台执政时,就暴露出与其兄弟一样的无能。他913年上台,923年亡国被杀,在位不过十年时间。
消灭后梁的,是一直占据着山西而与称帝于河南的朱氏王朝对抗的李氏家族。李氏祖先来自北方塞外的少数民族沙陀人,是突厥族的别部。当年唐太宗打败突厥,把这一支突厥人所在的地区设置为沙陀都督府,因当地沙碛遍布,故被称为沙陀人。沙陀人后来迫于吐蕃的压力,辗转内迁到甘州(即今甘肃张掖)、灵州(今宁夏灵武)。唐王朝设置阴山都督府,让他们自行治理。
沙陀人虽打不过吐蕃,但在帮助唐王朝镇压内地农民起义时,却是一支强悍的兵力。唐后期黄巢起义时,沙陀人的部队屡立战功,首领李克用被唐朝封为河东(今山西一带)节度使;后又被朝廷封为晋王。李克用与朱全忠分据山西、河南,是当时中原地区兵力最强的两大藩镇。
朱、李两家的战争,从父辈延续到子辈,最后李家消灭了朱家,后唐取代了后梁。李存勖消灭后梁之后,被史家称为后唐庄宗。
后唐庄宗在军事上有勇有谋,但当皇帝之后,则表现出低能的政治水平。这也不奇怪,因为沙陀人本来就以征战见长,缺乏治国称帝的文化素质。正是由于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政治上的低能,导致五代时期的第二次兵变立皇帝。(www.xing528.com)
后唐所以能灭后梁,上下协力同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在李克用死后撑住危局,反击后梁的进攻,并逐渐转弱为强;才能够在十多年的浴血苦战中,屡丧宿将而军心不摇;才能够在与后梁的决战时刻,谋臣武将置生死于度外,一举打败后梁。然而胜利后,李存勖却把这批忠心耿耿的谋臣武将的功劳完全抹杀,把一切功劳记在自己头上。他曾竖着手指对别人夸耀说:“我于指头上得天下!”此外,他对宿将功臣猜忌备至,战功第一的猛将李嗣源,受到冷遇和猜忌,忠诚而有谋略的郭崇韬死于非命。上下解体,终于使自身灭亡。
凡是不能任用贤能的人,必然对无能而善于拍马的小人重用。李存勖正是如此。他对真正的人才压着不用,对一些腐朽无用的名门士族却十分青睐。这些出身名门士族的所谓名流,在李存勖称帝后,纷纷出来亮相,通过各种不光彩的手段,占据了朝廷里的重要职位。这些人掌权后,不仅不能帮助李存勖励精图治,反而千方百计地排挤打击那些颇有识见的谋臣武将。
李存勖更大的失误在于,他特别喜欢那些宦官和伶人。因为李克用当年能在政治上起家,就是依靠唐王朝里的宦官,所以李存勖上台后还对宦官们情有独钟,非常尊崇,给以很大的政治权力。李存勖自幼爱好音律,所以他对皇家豢养的伶人,感情特别深厚。在李存勖没有称帝之前,军事的压力迫使他不敢放肆地宠信这些宦官与伶人,而在他称帝之后,似乎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于是这帮小人恃宠怙势,“出入宫掖,侮弄缙绅”,但群臣也只能愤嫉,而莫敢出气。更有一批没骨气的朝臣附托这些宦官与伶人,以谋私利。李存勖对文臣武将都不放心,便让这些毫无政治知识、只知牟取私利的伶人做文武百官的监督者,正可谓小人得志满天飞。他们擅作威福,陷害贤能,搜刮民财,穷奢极欲,为所欲为,自然造成上下离心、民怨沸腾的恶劣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