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中期起,镇守一个地区的军事长官——节度使的实力与权力就不断增长,成为皇帝无法控制的军阀豪强。节度使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无限制地扩张力量与权势。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节度使们对着皇帝撒野放肆的同时,他们的下属也会上行下效,成为取而代之的节度使第二。唐中期之后出现的安史之乱,是节度使对皇帝犯上作乱的顶峰,与此同时,节度使们一夜之间被手下的某位军官掀翻在地、再一刀插进胸膛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不过,这种事变往往采取了“借士兵哗变之名、行夺权之实”的方式,事情总是在黑暗中喧嚣着开始,等到太阳升起时,军营里就更换了主人。类似的场面自唐代中叶出现之后,一直延续到兵荒马乱的五代,且在夺权的级别上不断升级,由最初的借兵变夺节度使之权,发展成借兵变夺皇帝之权,最后一幕也是最为著名的一场,即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为防止类似局面再次出现,便精心谋划,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形成兵变的条件,最终给这类闹剧画上了句号。
整个五代时期,此类闹剧一次次重复,似乎没有什么新意,其实每一次兵变夺权的背后,都隐藏着与众不同的谋略。
唐王朝的灭亡,及其后第一个割据小王朝的出现,即五代的开始,这一历史作品的完成,谁也想象不到,出自一个乡下教书先生的儿子之手。此人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捉摸不定,因为他每完成一次历史性的“佳作”,就喜欢改一个名字,不知是想以此作为成功的纪念,还是想以此来洗刷“佳作”过程中的罪恶?不管他的动机如何,其人频繁改名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使后人读到这段历史时,常常分不清早先的他与后来的他。所以,要想了解其后的闹剧,先得认准这个人才行。
此人姓朱,安徽砀山人,他饱读儒家诗书的老父亲为他取了一个字的单名:朱温。也许是想让这个儿子成为“温良恭俭让”的儒生,将来博取科举的功名,也就可以告慰祖宗了。然而此子从小不喜读书,更不乐意到田里干活,只爱使枪弄棒。无奈老父撒手太早,朱温与两个哥哥,只好到别人家里当长工,混个一饥半饱。
到二十六岁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声势浩大的黄巢起义军路过朱温家乡,看着与自己差不多的农村青年,身披黄巾,手执刀枪,扬眉吐气,而非自己平日受人欺压的倒霉样子,朱温毫不犹豫,投身到这股见所未见的滚滚洪流中。没用多久,朱温便从一个普通的起义军士兵,升为队长,到黄巢大军攻下唐王朝首都长安时,朱温已经成了东南行营的先锋使。又经过几年的战场厮杀,朱温确实表现出英勇善战之气,屡立战功,成为黄巢手下不可多得的猛将。(www.xing528.com)
朱温虽然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但他并非一个真正的起义者,他最初的动机完全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在形势变得对农民起义军不利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投降了唐朝。朱温降唐,使黄巢起义军的实力大受损失,而让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大大松了一口气,因此之功,朱温就从唐僖宗那里换来了丰厚的赏赐,被任命为同州华州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使。同时,朱温的名字也改成了朱全忠。
朱温变成朱全忠之后,他就从起义军的猛将摇身一变而成为镇压起义军的干将,唐王朝对他也有厚报,让他当上了割据河南的宣武节度使。当黄巢起义被镇压以后,朱全忠的目标又变为扩充地盘,他逐步吞掉周围的割据军阀,控制了长江、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藩镇。
不久,朱全忠清除了一切可能的障碍之后,又一次改名,叫作朱晃,表示与唐王朝的恩赐一刀两断,也表示与当初农民起义军的朱温毫不相干。改名之后,他指使手下上演了一场禅让闹剧,于是鼎盛一时的大唐王朝宣告寿终正寝,当年这位乡下教书先生的儿子——朱晃当了皇帝。这就是五代的第一代——后梁王朝的太祖,此时他已五十六岁,距他参加黄巢起义军,正是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从一个农村青年,靠着自己的“奋斗”,最终爬上皇帝宝座,这对个人来说,也算是人生的一种成功。但个人的成功,不能保证他的子孙后代也会有同样的成功。朱温这种人,为了个人目的,从不讲任何原则,所以他的“奋斗”,就是不择手段地害人以利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