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周明辰 郝东升 赵哲
摘要 本文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大系统教育观念,并对其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性考证和理论依据的分析,同时,对其内涵特征及价值,做了较为深刻的整合与昭示。
关键词 大系统教育观 形成 依据 内涵 特征
自高职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高职界的专家学者就紧紧围绕办学指导思想问题,不知展开了多少次有益的探讨,不知经过了多少次激烈的争论。我们感受着时代的召唤,体察着办学实践的沉浮,参悟着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终于寻觅到了,唯“大系统教育观”用来指导高职教育,才是正确的、高效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对此,我们试做论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系统教育观的理性思维与构架
“大系统教育观”的提出,是高职教育理论上的创新,要想认识它、把握它,进而应用它,必须要认真研究它。
1.大系统教育观扎根于教育实践,形成于教育流变
大系统教育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发展,是有其环境、条件和背景的。我们研究它在社会实践中的演变史,旨在认识它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早在春秋时期,孔老夫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从中我们可依稀看到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端倪。到了汉代,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将兴太学的理由归纳为“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天下之材,则英俊宜可得也。”从中不难看出,其目的,即要面向全社会广纳人才,为我所用。这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大系统教育观的萌芽。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以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加之这时期,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得到对外开放的机遇,吸纳了西方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如近代数学、航海、天文、兵器制造等),所以培养出了一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才。这不仅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萌动,而且也催化了大系统教育观适应性、开放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孕育。一直到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要用“民主共和”与“科学民主”的精神来改造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这为高职教育理念及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演变,提供了思想基础。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当时就提出了诸如“道并行而不相悖”、“兼容并包”、“不过度干预”等教育思想;而高职教育也有了类型的结构——“专门学校”与“大学”;层次的结构——“专门人才”与“硕学闳才”。同时,他们都强调“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这都体现了大系统教育观的关联性、层次性与整体最优性,也充分说明了大系统教育观正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系统教育观于办学实践中日臻成熟,比如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合,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随之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形成了与普通高等院校并行的高教体系。高职教育理念的飞跃及其实践,恰恰印证了大系统教育观整体最优性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它不仅使得高职教育结构体系更加合理,而且使其为社会大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尤其是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依赖程度,从来没像今天这么迫切,高职教育正在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大系统教育观也在这一时期,被人们所认识、所承认、所应用,并不断发挥其巨大的影响潜能,也就是说,它要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促进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良性循环。
总之,大系统教育观是在教育实践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一种科学合理、极具指导性、价值性的办学观念。
2.大系统教育观以“系统论”为血脉,以“大教育论”为灵魂
追根溯源,可看出大系统教育观随着教育的流变而形成、发展的脉络,这无疑说明,它有着办学实践做基础;同时,大系统教育观的客观存在与价值,还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即现代系统原理和大教育理论。具体化之,高职教育是大教育,“大”讲的是国际范围,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是教育投入的社会化,是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是教育资源的全球化,也是高职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而高职教育也是系统教育,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部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到高职教育,是特指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目标,是指它的整体性、层次性、集合性和相关性。不过,从系统论的高度看,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它依然属于子系统。然而它与社会大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不同,其原因不外乎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是哺育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摇篮,是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是改造传统产业的策源地,是知识经济的辐射源!所有这一切,决定了高职教育这个子系统,将是21世纪社会大系统的核心!在这个特定的高教领域里,不论系统原理,还是大教育理论,说到底都旨在强调:我们一定要能跳出教育系统看教育、评价教育,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唯如此才能全面实现社会大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把“不为所有,只为所用”的原则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必须强调,教育的目标要与社会大系统的目标相一致,要以服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目标为根本宗旨。
所以,我们在整合、把握大系统教育观的时候,要防止片面性,因为只谈大教育,就会忽视教育系统的严谨性、整体性及协调性;只谈系统教育就看不准高职教育合理区域有多“大”及有效外延有多广,就会忽略系统本身与环境的互动性、普遍联系性。只有把高等教育的“大”和“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社会大系统整体最优的观点,来把高职教育的盘子做大,子系统向外延伸发展到大系统,极尽所能地发挥高职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因而从整体上看系统,应“大”而有节,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把“大系统教育观”熔铸成功。
二、大系统教育观的本位定性与特征
何为大系统教育观?我们力图抓住本质给予界定。
大系统教育观是指建立在教育学、系统论、管理科学等基础上的,立足教育,取之社会大系统,用于社会大系统的办学理念。
基于这种理念的性质,必然框定了其形态特征,概要如下:
其一,办学观。
大系统教育的办学观,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自觉性。高教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只有按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身的结构,增强本身服务功能,才会与国民经济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相互作用机制。这里必须强调其服务功能,一定要具有先导性,即它不仅要直接参与和适应社会经济建设,而且还要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导航,正像美国的伯克利大学引导了举世闻名的“硅谷”,我国清华、北大引导了高科技园区“中关村”,华工科技大学正在建立我国的“光谷”一样。也就是说,高教系统要超越自身的发展现状,发挥其预见作用,提前培养出新型人才去激发市场的潜在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这也就是大系统教育观超系统性原理的体现。(www.xing528.com)
大系统教育的办学观,从系统论的时间维、空间维和结构维三个角度看,必须构筑终身教育的体制,坚持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传统面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并行的多样化办学形式,来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大系统教育的办学观,必须坚持开放性的宗旨,尽可能地实现高教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间广义信息的传递和能量交换,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可视的、实时的、交互的网络教学媒介,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均可接受各种教育和培养,获取先进而急需的知识。
其二,人才观。
按大系统教育观的理论,人才,是一个关于学生整体性的概念。我们评价人才,不能只限于小系统,社会大系统才是检验评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访用社会大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参数来建立人才模型,即以思想品德为x坐标轴,文化知识为r坐标轴,专业技能为z坐标轴,把时间和空间参数作为所建模型取值的变量,形成一个三维坐标系。一名学生是否为合格人才,要看它的三维坐标值是否达到最大。在由xrz组成的三维坐标系中,令x=1,r=1,z=1,则人才三维坐标最大值为:R=1.732。因之,我们就可把人才最优标准称为“1.732法则”。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性讲,人才三维坐标最大值1.732是全面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是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最优的理想状态。如果在由(x, r)、(x,z)或(r,z)组成的平面坐标系中,最大值为R=1.414,那么,这个值就违背了大系统教育人才观的规定。如图示:
其三,质量观。
大系统教育观视质量为生命。那么,何为质量?用何标准来衡量?我们认为,质量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是由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教师质量、学生质量等共同构成的。从高校内部论,质量是指该校所培养的学生整体素质、知识、能力所达到的水平;从高校外部论,质量是看该校所培养的学生,胜任岗位职责的能力和社会认可的程度。因此,大系统教育的质量观,可以表述为:在合理运用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以使学生整体获得全面的发展。
至此,须提及的是,这个质量的整体概念,是对一所院校的多数学生而言;其质量,又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院校,不同用人单位,都有不同的质量标准。《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里特别指出,“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正如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的问题》中所讲的,不能以精英教育这种统一的学术标准,来评价大众化教育阶段复杂多样的教育质量。但是,不同的标准也好,多样化的标准也罢,大家必须明确,一定要坚持本类别、本层次的质量规格,决不能以此为借口,降低尺度,为社会输送废品!
其四,效益观。
高职教育的效益观,是近几年才被社会认识和接受的,但如何理解“效益”,却仍存在着误区。一个企业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同样一所高校也不能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大搞教育产业化或商品化!我们所讲的大系统教育观,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主。在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我们更应提倡以质量谋效益,而不能只以规模谋效益。因为教育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只以规模求效益是短期办学行为,追求的目标也属短期经济效益性质,这样既有悖于社会大系统目标的整体最优,也难于和大系统教育效益观的实质相一致。具体讲,大系统教育的效益观认为,高职院校的效益,有长期和短期之别;效益的构成有规模和质量两种;而效益的属性,则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分界。然而,其实施法则却很严峻,短期效益要服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必须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一定规模是实现效益目的的手段,质量效益是产生长期效益的保证,我们必须坚持在规模效益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效益。所以,大系统教育的效益观是:在以质量谋效益的准则下,去追求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长期效益。
其五,投入观。
大系统教育的投入观,其要旨在于:不一定拥有资源,但可以拥有资源的使用权,即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人才、信息、设备、场地等,作为高职院校现有教学条件和手段的补充,进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目的。基于此,“主、辅、补”的投入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即以政府支持、资金投入为主;以学院学费收入、创收为辅;以社会资金吸纳、资助为补。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借资、垫资、“借船下海”、等方式,当然,在具体投入上,还应讲究策略,比如在教学方面,凡是本地已有的场地、设备等资源,学院决不去重复投入。而对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仪器设备,则要加大投入,并要上一流产品;在基本建设方面,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不去盯着别人腰包挣了多少钱,而要看教育事业是否得到发展,应执著地去寻求经济学领域中非零和的双赢局面,等等。这种大系统教育投入观,对于指导刚刚起步的高职院校,可以收到克服困难、谋求发展、稳定局面、提高质量的作用。
不过,这种大系统教育观的应用,似乎也会带来某种争议和担心——怎样迎接上级领导部门的评估?对此,我们认为:一则,上级领导会从实际出发,认同高职院校的这种做法;二则,建议领导评估时,应把精力集中在查看该院校是否就近利用了现有的社会资源;利用的结果,是否使院校的资源结构达到优化;是否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达到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规格;三则,建议领导部门,要建立、完善对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不要再套用对普通院校的某些规定。
综上所述,大系统教育观的提出,既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又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办学实践证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它,发扬它,认同它,也是印证它。它确实极具指导性和价值性。在它的指导下,我们能更好地调整高教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调整与社会大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为最终实现社会大系统的整体最优,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也非常清楚,对大系统教育观的研究还很粗略,有些地方尚未涉足,诸如大系统教育观的要素结构、价值取向、应用原则等等,今后还需继续探讨,敬请有志于此的专家、学者、同仁、朋友,合作共创,使大系统教育观更加完善,以便对我们的办学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A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astics of General Systematic Education Theory
Wang Zhi-yong Zhou Ming-chen Hao Dong-sheng Zhao Zhe
(Hand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bei 056001)
Abstract: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a general systematic education theory—— a guiding theory in the op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ivesan an alysi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c there of and a historical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At the same time,the intension and characterastics there of are also comparatively deeply illuminated and synthesized.
Keywords:general systematic education formation basis intension characteratic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