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运动性疲劳及其影响

大学生运动性疲劳及其影响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运动能力下降即疲劳发生是其必然结果。运动性疲劳指的是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三)发生运动性疲劳的部位按疲劳发生的部位可将运动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运动时脑中氨含量增加可引起许多酶活性下降,ATP再合成速率下降,思维和意识变异,还会导致肌肉无力、呼吸急促等,从而引发各种疲劳症状。其功能下降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学生运动性疲劳及其影响

(一)运动性疲劳的内涵

1.运动性疲劳的界定

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自20世纪以来,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运动应激性代谢加强的负效应可能是运动性疲劳发生的根本原因,如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等。它们通过多种渠道可能引起肌纤维结构完整性、能量供应、神经体液调节等的改变,导致运动肌肉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所以,运动能力下降即疲劳发生是其必然结果。

运动性疲劳指的是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力竭是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疲劳时继续运动,直到肌肉或器官不能维持运动。

2.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1)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器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与疲劳程度。

(2)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或同时使用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来评定疲劳。

3.运动性疲劳的类型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人体的各个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都能产生疲劳。躯体性疲劳又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缺乏动机、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或募集发生改变;外周疲劳包括接点传递、肌肉点活动和肌肉收缩活动能力下降。本书主要论述躯体性疲劳。

(二)运动疲劳的产生原因

1.无氧练习

在进行无氧强度练习时,需要高位神经中枢激活更多支配工作肌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并保持高频率的神经冲动,这种紧张的神经活动仅能维持数秒。另外,磷酸原的消耗特别迅速,CP含量在极量无氧强度练习结束时下降80%—90%。因此,中枢神经和神经肌肉装置功能的下降以及磷酸原的耗竭是该练习产生疲劳的原因。

(1)近极量无氧强度产生疲劳的原因除与极量无氧强度练习相同外,肌肉和血液中乳酸的堆积、pH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2)极量无氧强度练习时肌糖原无氧酵解供能占较大比例,因此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堆积、pH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另外,氧运输系统的功能限制造成供氧不足,也是产生疲劳的因素。[2]

2.有氧练习

(1)在极量和近极量有氧强度练习时,产生疲劳的原因主要是氧运输系统工作能力的限制,致使工作机能供氧不足。并且,乳酸的堆积、pH值下降也是引起疲劳的因素。

(2)在亚极量有氧强度练习时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是肌糖原和肝糖原消耗。

(3)在中等强度有氧练习时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大量消耗,致使血糖降低,导致以血糖为唯一能源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受到影响。该练习还会导致体温升高,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工作肌的血流量减少,工作机能供氧减少,引起肌肉疲劳

(4)小强度有氧练习引起疲劳的原因与中等强度有氧练习相似,区别在于小强度有氧练习时疲劳过程发展较慢,且多半是消耗脂肪,没有完全氧化的脂肪分解产物进入血液,这可能也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

3.其他练习

在球类运动中技术动作的不断变化是加深疲劳的重要因素。进行习惯的、自动化程度的、节奏性强的动作不易疲劳,而要使精力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则较易产生疲劳。另外,缺氧也是引起疲劳的因素。

在静止用力时,来自骨骼肌的神经冲动,对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不断地冲击,以及为维持肌肉的紧张状态神经细胞要不断地向肌肉发送大量冲动,其结果使神经细胞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促使疲劳加深。除此之外,肌肉静止用力时血液供应减少,由于憋气过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会下降。

(三)发生运动性疲劳的部位

按疲劳发生的部位可将运动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疲劳可能发生在中枢部位,也可能发生在外周部位。

1.中枢部位

中枢疲劳可能在大脑皮层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中发生。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转而抑制。运动时脑中氨含量增加可引起许多酶活性下降,ATP再合成速率下降,思维和意识变异,还会导致肌肉无力、呼吸急促等,从而引发各种疲劳症状。

2.外周部位

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结构等。这些部位中所发生的某些变化与运动性疲劳有着密切的联系。

(1)神经—肌肉接点。肌肉兴奋依赖于肌细胞膜上的运动终板去极化,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疲劳时肌力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程度,在用高频电流刺激骨骼肌时可以发现,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量不足会影响运动终板的去极化。在进行超大强度的运动(如举重)时,骨骼肌出现疲劳状态就与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减少有关。这种状态被称为突触前衰竭。

(2)肌细胞膜。肌细胞膜是运输及产生动作电位的门户。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自由基产生等都会对钠泵的活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兴奋性发生改变,导致肌肉疲劳。

(3)肌质网。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钙离子及调节肌细胞的钙离子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放松过程中都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其功能下降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4)线粒体。线粒体是氧化产能场所,运动导致肌细胞的钙离子浓度过分上升,会使钙离子大量进入线粒体,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所以,在这时机体的耗氧量虽然增大,但ATP的再合成速度却减慢,造成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解偶联现象,这样就导致细胞能量供应障碍。

(四)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www.xing528.com)

科学地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有很大实际意义。然而,疲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部位也不尽相同,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判断疲劳的方法用作综合评定。这里仅论述几种可供判断疲劳参考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指标及测定方法。

1.测定生理指标

(1)肌力测定。①背肌力与握力:可早晚各测1次,求出其数值差,若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肌肉疲劳。②呼吸肌耐力:可连续5次测量肺活量,每次测定间隔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2)神经系统功能测定。①膝跳反射阈值:疲劳时该指标增高。②反应时:疲劳时反应延长。③血压体位反射:从坐位到卧位,会出现一时性的血压下降现象,然后逐渐恢复;疲劳时血压下降后的恢复时间延长。

(3)感觉器官功能测定。①皮肤空间阈:用触觉计或两脚规刺激皮肤某部位,受试者能分辨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皮肤空间阈,又称两点阈。疲劳时分辨能力下降,能分辨的两点距离变大。②闪光融合频率:让受试者观看断续的闪光光源,测定其产生连续光感的最低频率。疲劳时分辨的临界闪光频率降低。

(4)心电图测定。疲劳时S—T段向下偏移,T波可能倒置。

2.测定生化指标

常见指标有血红蛋白、血乳酸、血氨、尿蛋白、尿胆原、血睾酮、皮质醇或皮质醇比值。

3.测定自感用力度

运动员在运动时的自我用力感觉,也是判断疲劳的重要标志。1970年,瑞典生理学家冈奈尔·博格首次提出用自感用力度量表来评定用力的困难或运动的疲劳程度。他认为身体用力时产生的感觉刺激由脑整合产生用力感觉,脑接受并评价呼吸困难程度、疼痛、心跳的响度、速度以及来自肌肉的刺激。其后的研究证明这些用力的主观评价和工作负荷、最大心率储备百分数、每分通气量和吸氧量,都与血乳酸水平的高度相关。

(五)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1.改善代谢法

改善代谢法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常用的方法有整理活动、水浴、蒸汽浴、理疗、按摩等。

(1)放松训练法。放松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主要内容有两部分。①通过轻量活动、游戏和体操,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下肢血液回流,促进代谢产物的消除。②通过肌肉、韧带拉伸练习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对促进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有良好作用。拉伸则主要以活动肌肉和韧带为主,常采用静力性拉伸方式。

(2)按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3)温水浴。水温以40℃左右为宜,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为10分钟左右,勿超过20分钟以免加重疲劳,也可在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度为15℃,热水温度为40℃,冷浴1分钟,热浴2分钟,交替3次。

(4)桑拿浴。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使人体大量排汗,体内的代谢产物因此能及时排出体外。桑拿浴通常不要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进行,以免造成脱水和加重疲劳。

2.调节神经系统法

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且经济的好方法。人体进行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最低,机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2)心理放松练习。诱导性的语言使运动员有意念来调动肢体,对高级中枢的暗示使肌肉放松,改善呼吸和循环系统,使机体的疲劳尽快消除。

(3)音乐疗法。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来放松神经系统,使练习者心情舒畅,身心放松。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配合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增强疲劳恢复的效果。

3.补充法

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消除。可分为以下两种。

(1)营养物质补充法。营养物质补充法是补充法的基础,即从人体所需的供能物质和对生理功能调节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入手进行补充糖、蛋白质、脂肪与其他所需物质。

糖的补充不仅仅在运动后,而应当贯穿整个运动过程,这既可推迟疲劳的出现,同时又利于消除疲劳。运动前补糖最好安排在赛前数日和赛前1.5—2小时;运动中补糖(以运动饮料形式)每隔15—30分钟或每隔30分钟—1小时为宜;运动后补糖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对蛋白质的补充最好以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为主。

脂肪对消除疲劳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必专门补充,可适当补充一些磷脂

(2)中医药调理补充法。中医药调理补充法主要通过健脾益肾、抗疲劳专用药剂和药物型运动饮料等方面进行补充,采用这种方法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尽快消除疲劳。

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局限的,必须综合应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由于疲劳发生的原因很多,也存在个体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疲劳的分析必须从整体综合考虑,运用消除疲劳的方法时也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选择。

运动员心理训练是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与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在比赛中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本章围绕心理训练行为主义理论与方法、心理训练认知理论与方法、体育心理训练专用方法——模拟训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拓展训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处方展开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