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各自观点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因此先后出现了几十种人格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了探讨,现仅介绍其中的5种人格理论:特质理论、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学习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和认知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可以测量的心理现象,这个测量的单位就是特质。特质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体现了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它使一个人对不同事物以相同的方式来反映,使每个人具有独特的行为一致性。有的运动员一到比赛时就情绪过分紧张,从而导致失利。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不良后果?是人格特质——焦虑。奥尔波特(1937)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体特质,其中,个体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尔是特质理论强有力的支持者,发展了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是卡特尔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根源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基本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个人行为的内部根源。表面特质只是根源特质的外在表现,是可以直接观察得到的行为表现。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将众多人格特质合并为35个表面特质,以此进一步分析得出16个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如乐群性、聪慧性和稳定性等),并制定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人格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不同;人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量上的差异,所以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的分析。卡特尔假设,体适能水平高的个体更可能出现焦虑水平低和神经稳定的现象。登斯特比尔(Dienstbier)曾对20世纪70—80年代期间使用16PF检验锻炼与人格变化关系的研究进行过总结。他的确发现体适能水平与情绪稳定性之间存在关系,即体适能水平越高的个体,情绪越稳定、平静、放松。他进一步推测说,随着锻炼的深入,生理机能的增长可能是减少神经质的原因。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在人格理论方面的贡献可与卡特尔相提并论。他们都采用因素分析法来研究人格结构,都发展了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与卡特尔有两点不同:一是他比卡特尔强调的特质维度少;二是卡特尔强调根源特质,而艾森克则更强调较高层次的次级表面特质。艾森克提出人格的3个基本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通常用首写字母E(extraversion,外向)、N(neuroticism,神经质)、P(psychoticism,精神质)来代表这3个维度。他还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专门用于测量这3个基本特质维度的个体差异。
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相比,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在美国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成果相对较少,但在运动心理学文献中它却显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在运动员人格测评中,EPQ比其他人格量表更适合。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探讨其原因,并在运动实践中充分发掘EPQ的应用价值。
马腾斯(Martens,1975)在对1950—1973年发表的运动员人格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后指出,大多数运动员人格研究是以特质理论为基础的。然而,威雷(Vealey,1989)在回顾了1974—1987年有关运动员人格研究后发现,使用特质理论的运动员人格研究明显减少,以特质—状态交互作用理论作为基础的研究有所增加,而使用认知理论的研究明显增加。
1988年以来,人格心理学家运用词汇学方法来研究不同文化下的人格模式。他们对几十万个人格词汇进行分类统计,再经过因素分析得出了5个人格特质。这5个人格特质是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oversion)、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随和性(agreeableness)、意识性(conscientiousness),并被称为人格大五(Big Five)或五因素模型。
目前,通常采用NEO-PI五因素调查表(Costa & mcOae,1992)来测量这五大人格特质因素。五因素模型的出现给一度沉寂的特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NEOPI中国修订本的出现,我们也会感受到它对中国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的影响。
(二)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始于20世纪初的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是现代心理学中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源泉,是生来就具有的本能,如温饱、睡眠、性需要等。“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是非道德和无逻辑的,是无意识的,但可以对无意识或意识产生影响。“自我”控制着意识,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检查和控制着“本我”的盲目冲动。“超我”是人格的道德或公正部分,是一个人的道德准则,其作用是抑制“本我”冲动,劝说“自我”以道德目标替代现实目标。弗洛伊德用冰山图示来说明其人格结构。露出水面的是意识部分,水下的是无意识部分。水下部分远远大于水上部分。“本我”占据无意识的最下层,所占面积也最大;“超我”也大部分在无意识中,仅小部分进入意识;“自我”在意识和无意识中约各占一半。
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认为无意识可以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影响。他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这一概念可用来解释运动情境中的一些现象,如一名运动员在生活中对某人很气愤,他可能在比赛时将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另一个人身上。此外,球迷的不文明行为等都是“转移作用(displacement)”这种自我防御机制作用的结果。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运动心理学的贡献之一是投射技术用于运动员人格的测量。投射技术主要包括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和主题统觉测验(the 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两种测验。由于投射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罗夏墨迹测验通常不用于运动员(Cox,1985)。主题统觉测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www.xing528.com)
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运动心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采用投射测验来研究运动员的人格,只不过与采用其他方法相比,这方面的研究太少了,也没有引起多少关注。随着投射测验在评价客观和准确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一些投射测验有望在运动员人格测评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可能引起运动员人格测评理论和方法的一次新的革命。
(三)学习人格理论
学习人格理论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受当时行为条件的制约,即行为会因情境而改变。学习人格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学习有条件作用学习和社会学习。学习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和班杜拉。
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在斯金纳看来,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些方式的组合。他使用“强化”概念来解释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认为学习是强化的结果,也用来说明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按人格操作条件作用论的观点,人的行为产生于先前的强化,曾经强化过什么,他的行为就是什么;行为可以在进行中的条件作用下直接形成,行为可以塑造,行为可以改变,行为可以治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不同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强化只是促使这种习得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班杜拉曾明确指出,人的人格发展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获得,人类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新的行为模式,即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不但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往往还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及其后果进行学习。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行为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既要重视环境对人格形成的作用,又要重视人的认知发展和自我调节对人格的影响。
(四)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其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梯状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用需要层次来说明人格的发展,强调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一个人人格发展的程度或水平。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中心。所谓自我实现,是指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展示,是人的发展和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马斯洛在对一些历史上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后,发现了自我实现者的16个人格特征,并认为这些人格特征是使他们得以自我实现的主观条件。
(五)认知人格理论
认知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凯利(George Kelly)。其代表作是1955年出版的《个人建构心理学》。凯利在对人格本质进行描述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人是科学家。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像科学家一样,在人生过程中不断地建构着自己的人格世界。
“建构”是其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用来知觉、分析或解释世界的方式。凯利把建构看成是一种观察、比较、分类的产物。一个建构就是一种思想、观点或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自己的主观经验和预测现实。一个生活幸福的孩子会以乐观的方式去观察和解释世界,乐观就是他的一个建构;而一个缺乏母爱的孩子则会以冷眼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冷漠与疏远就是他的建构,表现在他的人格中。凯利特别强调,人是用不同的建构来总结过去、认识现在与预测未来的;所谓人格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独特的建构系统。
角色建构测验(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简称 RCRT)是凯利创建的一种人格测量方法,专门用来评价个人建构系统的内容与结构。这种角色建构测验实际上是对经典投射测验的一种改进。进行RCRT测试时,先给被试一张角色项目表,上面列举了各种角色,尤其是对被试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角色,然后要求被试填出适合这些角色的名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