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这是对新异刺激分析综合的核心,对刺激物的反应较为鲜明清晰。它是初级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在于客观方面,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那些强烈的、新异的、对比的、活动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③在制约性上,有意注意受主体的主观努力制约;无意注意主要受刺激物的性质和强度等所支配。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下主要介绍体育锻炼与注意、记忆、思维,体育锻炼与感知觉在前文已详细讨论过,在此不再赘述。

(一)体育锻炼与注意

1.注意概述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深入所指向的事物而离开其他事物。指向性和集中性就是注意状态的特点。

注意的对象有时是客观现实中的事物和现象,有时是自身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注意不能脱离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离开了这些心理过程也就没有注意状态;一切心理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注意状态背景下进行的。

注意从发生的方式看,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当出现新异刺激物时,有机体的感觉器官就朝向它,以求探究它。同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这是对新异刺激分析综合的核心,对刺激物的反应较为鲜明清晰。由于负诱导的作用,优势中心的兴奋越强,周围区域的抑制程度越深。这样,未被注意的事物则不能清晰地被意识到,出现对这些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现代的许多研究表明,脑干的网状结构、丘脑与大脑皮层相联系的系统都和注意紧密相关。此外,神经介质儿茶酚胺、多巴胺等与皮层觉醒状态有关,也影响着注意状态的稳定性。

2.注意的类型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抑制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分3类。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或被动注意。它是初级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在于客观方面,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那些强烈的、新异的、对比的、活动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如体育场里观众的呐喊声、某个运动员的奇装异服、高难度的惊险动作等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还有那些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们的兴趣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的事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如球迷看报纸,体坛新闻最易引起他的无意注意。此外人们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等都影响着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明确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也叫随意注意或主动注意。有意注意属于较高级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状态除了尽可能排除无关事物的干扰外,主要须依靠主体的努力,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对活动对象的兴趣,增强个人和干扰作斗争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心理素质要求较高的比赛项目(体操乒乓球等)中,运动员需排除各种影响比赛的因素,不去思考与比赛无关的问题,专注于自己的比赛,保持较高的有意注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能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区别主要有:①在目的性上,有意注意目的明确,自觉性强;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自觉性差。有意注意比无意注意高级。②在持久性上,有意注意需要作出意志努力,比较稳定持久;无意注意不需作出意志努力,保持时间短,注意容易转移。③在制约性上,有意注意受主体的主观努力制约;无意注意主要受刺激物的性质和强度等所支配。④在疲劳程度上,有意注意时,神经细胞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容易疲劳;无意注意时,神经细胞处于时紧时松状态,所以不易疲劳。⑤在意识程度上,有意注意状态下主体对活动过程意识到的程度较高,无意注意状态下主体对活动过程意识到的程度较低。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指有目的但不需要明显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所以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它属于更高级的注意。比如一个人初学瑜伽,刚开始由于各种原因,在训练中必须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才能将注意力保持在学习上。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对瑜伽产生了兴趣,就不需要刻意要求自己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练习上,这就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可以相互转换。在人们的实际生活、工作、学习、训练中,3种注意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3.体育锻炼中注意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无论是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还是以健身为目的,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虽然体育运动项目各有不同,但对速度、力量、准确等要求却是其共同点,这些特点对人的注意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体育运动对注意品质的要求和体育运动中注意的难度,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身处于快速运动之中。

(2)完成各种快速复杂的操作活动。

(3)周围环境事物不断变化。

(4)以上各部分同时进行。

(5)注意的事物被有意或无意地掩盖。

(6)往往有主、客体多个注意的目标。

(7)主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二)体育锻炼与记忆

1.记忆概述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记忆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保持下来,人的心理就会永远停留在出生时的水平。

(1)信息的编码。信息的编码是记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又可称为识记。有目的的识记有两种形式,即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进行识记。如幼儿一遍一遍地读自己根本不懂的古诗词,以记住它们。理解识记,又叫意义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来进行识记。例如,人们通过深入地思考,对概念、定理、公式、定律等的识记就是理解识记。

(2)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储存是记忆的中间环节,通常也称为保持。与保持相对而言的就是遗忘。遗忘并不是所记忆的信息的完全丧失,而是所保持的信息不能在使用时顺利地提取出来。有的遗忘是提取信息的线索不当而造成的,这种遗忘称为暂时性遗忘;有的遗忘是由于丢失的信息过多,无法提取,这种遗忘称为永久性遗忘。遗忘是大脑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工的结果。通常来说,对所学习的内容的遗忘是消极的,如概念、原理等的遗忘。但有的遗忘却有积极意义,如对不良情绪的遗忘有助于心理健康,对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的遗忘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3)信息的提取。信息的提取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就是以前记忆的内容重新出现时,能够将它们辨认出来。回忆是在大脑中把所记忆的内容再现出来。信息的提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信息的保持是否巩固;二是提取信息的线索是否适当。通常,对所保持的信息建立的意义联系越丰富就越易于找到提取信息的线索;同时,积极而平静的情绪状态和灵活的思维活动也有助于寻找提取信息的线索。

2.记忆的类型(www.xing528.com)

按照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即表象为内容的记忆;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动作、学得的运动技术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也很长。

3.体育锻炼对记忆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使记忆的物质基础发生变化。记忆的生理活动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但能改善神经系统对全身各器官的调节和支配作用,而且能使脑内的核糖核酸增加,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经常参加的人核糖核酸多10%。核糖核酸的增加可使乙酰胆碱的活性增加,这些物质的变化对记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增强记忆能力,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脑需要的氧气量占全身需氧量的25%左右,是肌肉需氧量的十几倍。脑对葡萄糖的需求也是全身各个器官最多的。人在安静时,心脏排出的血液量有25%左右输送到脑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使每搏输出量增加、肺活量增大,使大脑得到更多的氧气。大脑工作时需要血液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葡萄糖。而要增强记忆力,血液中就需要有足够的血糖。研究表明,当血糖升至20毫克/毫升时,人的记忆力最强。

(三)体育锻炼与思维

1.思维概述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性3个基本特征。

(1)概括性。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例如,人们所见的鸟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象,但人们在思考时,把它们都称为鸟,这就舍弃了鸟的非本质特征,如大小、形状、毛色、会不会飞等,而抽取了共同特征:身上有羽毛、前肢成翼状、嘴上有尖利的喙。再如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通过思维我们能揭示这种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还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各种专业术语和概念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

(2)间接性。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因此,思维具有间接性。例如,懂气象的人,看了卫星云图后,就能知道今后几天的天气变化。如果这个人不懂气象或没有看到卫星云图,就不能推断今后几天的天气。再如早晨起来看到地面湿淋淋的,就会判断昨晚下雨了,这种判断有时候是错的。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应。

(3)问题性。思维还具有问题性。问题是引起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们在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怀疑、焦虑和探究的心理活动倾向。这种倾向就推动了人们思维活动的进行。同时,思维还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的。

2.思维的类型

思维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例如,篮球比赛中,教练员从众多战术中选出最佳的一套。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例如,对如何提高某个人的体育锻炼效果时,针对其个人情况提出的多种体育锻炼方案。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2)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教法进行体育锻炼。

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教学改革等所用到的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等。

(3)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又叫操作思维,它是以实际的动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体育运动中技术的运用、战术的安排都离不开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头脑中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体育运动中的动作设计、大型团体操的编排等也都与形象思维密切联系着。

3)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用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数学家根据几何公理来证明各种定理,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构造推断地球的演化史等,都属于抽象思维过程。

体育运动中的思维过程虽以动作思维为主要形式,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也非常重要,尤其不可忽视抽象思维的作用。因为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运动技术的分析、运动规律的发现、运动技术原理的学习和掌握都必须运用抽象逻辑思维才能实现。

3.体育锻炼对思维产生的影响

日本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要500名学生在各种不同身体状态下背诵课文,其背诵效果也各不相同。站着不动背诵课文的平均成绩为-5.6分;坐在椅子上背诵课文的平均成绩为0分;跑步3分钟、休息10分钟背诵课文的平均成绩为+0.8分;跑步后休息2分钟背诵课文的平均成绩为+2.7分;从40厘米高的台阶上跳上跳下运动1分钟再背诵课文的平均成绩为+5.5分;跑步3分钟、休息3分钟再背诵课文的平均成绩为+9.1分。这个试验表明,体育锻炼对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

每个体育项目技术的掌握不但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需要动作思维能力。同时,对发散思维的开发与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竞争性的体育锻炼活动中,参加者必须根据运动场上实际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选择有利于争取胜利的最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而可供选择的策略和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哪一种最合适,必须要当机立断地作出决定,在这个选择中,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得到锻炼。例如在一些球类活动过程中,为了发现对方的短处,寻找克敌制胜的方法,双方会尝试采用多种战术打法,找到对方弱点,发挥本方特长。这种为争取比赛胜利而进行的战术思维活动,具有灵活多样、快速敏捷、思路独特的性质。长期进行这类体育活动对发散思维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