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些专家将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分为短期情绪效应和长期情绪效应,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下面主要讨论体育锻炼对应激、心境状态、抑郁、焦虑的影响。
(一)应激
应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物过程,是指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肌紧张是应激的信号,应激状态下肌紧张程度增加。因此,放松肌肉可降低应激的生理反应。放松也可看作是一种技能,即主动释放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肌紧张。
当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他所认为的自我能力间不平衡时,则出现应激。在这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概念里提到的环境是被感知的,个体的能力是他自己认为的,强调的是认知。导致应激产生的主要因素不仅有客观的,还有主观的,后者甚至是更主要的。因此,第一个提出应激概念的塞里(Selye)指出:关键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看待它。
1.体育锻炼与应激
心血管系统反应变化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因此,对运动和应激的研究多从这一角度进行。最初的研究认为,有机体可条件反射性地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就有助于建立这种机制。其生理机制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内分泌调节作用,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活动过程,即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应激“接种免疫”效果。对34项研究结果的统计表明,有氧锻炼由于提高了心血管系统机能,因此有助于减轻受到应激刺激时的机体生理反应,并加快恢复过程。关于体育运动对长期心理应激和紧张的缓解作用机制,我们可以把前者看作为后者的“缓冲器”和“释放通道”。另外,一些研究表明,体质的增强也有助于提高有机体对抗应激和紧张及在应激和紧张状态下正常运转的能力。在1993年,派蒙特(Penmnet)和萨博(Szabo)指出,体育锻炼后,心理应激情境下交感神经并没有发生清晰的、明确的变化。2002年,巴克沃思(Buckworth)和狄喜曼(Dishman)同样指出,许多前期的研究结果并未支持体育锻炼在降低心理性应激反应方面所起的作用。他们强调,锻炼并不会改变个体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的指标。2004年,Boutcher也认为,绝对心率减少可能是由于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优势,而当面临应激源时,结合出现少量交感神经反应的可能性。测量心率变化其实是对副交感神经系统作用影响下心脏活动水平变化的一个间接反映。对于锻炼有素的个体而言,应激源情境下,心率变化反应更可能是副交感神经系统控制功能的消退,而非交感神经系统影响功能的增加。如果心率的增加更多归因于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消除,而不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增加的话,针对应激源将只会有少量的儿茶酚胺分泌,在理论上,这将导致稳态负荷的降低,最终减少患病和致障的可能。
2.应激的影响因素
应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方面。
(1)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体育锻炼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比如体育锻炼时的天气情况、体育锻炼地点的交通便利情况、饮食状况、体育器材设施状况、对手的技术水平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应激的客观因素。
(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体育锻炼者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和对体育价值的认同等。
在以上两个影响因素中,主体因素较客观因素重要,外因毕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但锻炼者整体的应激水平取决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心境状态
心境状态是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
研究者们运用心境状态剖图(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就参加体育活动对心境所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对象有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研究选择的运动项目有游泳、跑步、功率自行车和专门设计的运动课程,其中以跑步为最多。研究涉及活动的量、强度、持续时间、环境等变量。心境状态剖图有6个分量表,共65个心境描述形容词。6个分量表是T(紧张—焦虑)、D(抑郁—沮丧)、A(发怒—敌视)、V(精力—活力)、F(疲劳—迟钝)、C(慌乱—迷惑)。除了精力—活力这个分量表外,其余均表示负性情绪。
运用心境状态剖图研究体育运动对心境的影响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某次活动前后心境状态的比较;二是一段时间活动(数周、数月)前后心境状态的比较。研究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检验即刻效应的研究都获得了运动后心境状态发生良好变化的结果,但也有运动后无变化的结果。因此,目前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还为时尚早。
(2)纵向研究的被试选择至关重要,身心健康的正常人,本身心境状态就是积极的。因此,运动的效果对他们是有限的。
(3)运动强度是研究心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大强度的运动易使被试感受到紧张和疲劳,积极的心境变化只在较小强度运动后才会出现。
(三)抑郁
抑郁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一个人如果情绪持续低下超过2周,无论有没有原因,医学上就会怀疑其存在病理性忧郁;如果超过1个月以上则可以判定为患有忧郁症。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悲观、悲伤、失助感、低自尊和绝望;轻微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和厌世。
1.体育锻炼与抑郁
1970年,摩根等人以男性抑郁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参加者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各种健身锻炼,如慢跑、游泳、循环训练、骑自行车等,另一组则安排坐式生活方式。6周后,比较的结果发现,从事健身运动组有良好的身体状况,而坐式生活组却不然,而且两组在抑郁程度的调查上均无改变。然而,有11名参加者指出,在参与研究初期有抑郁的现象,但在接受体育锻炼后此现象已经减少。该结果支持体育锻炼具有改善抑郁的效能。
斯科尔(Scheire,1985)等人的研究发现,乐观与低水平的抑郁相关,有乐观倾向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比有悲观倾向的大学生多。长期的体育锻炼或其他干预策略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到个体乐观倾向的形成,这是因为体育锻炼为个体提供了掌握体验;通过对焦虑、抑郁的影响,体育锻炼会影响到乐观的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特质焦虑与抑郁。
马克尔曼(Mclnman,1993)等人对体育锻炼后的被试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下降,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
格利菲(1994)对怀孕妇女参加体育锻炼与抑郁降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使用抑郁流行病学的研究量表对35名参加6周有氧练习计划和23名未参加练习计划的怀孕妇女的抑郁情况进行了评定,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参加练习计划的妇女抑郁症状显著降低。
布里明汉姆(Birimingham,1995)等人使用POMS的双极版本(即POMS-BI)调查了20名参加体育锻炼的怀孕妇女和20名未参加体育锻炼的怀孕妇女,调查者选择使用的原因是,双极版本可以评定情绪的积极变化和消极变化。他们发现,与未锻炼组妇女相比,锻炼组妇女在POMS-BI的6个维度上都显示出积极的变化,包括抑郁水平的降低。
在西班牙的一项研究中,让60—80岁的老人参加每周2次,每次1小时,共进行9个月的体育锻炼,结果发现70%的被试报告抑郁降低了。另外,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兼心理治疗师瑞斯特在运用跑步对抑郁病人进行治疗后得出结论说:跑步对许多抑郁者来说,似乎是合理的药方,因为它既不贵,又不像其他药一样会产生副作用。
抑郁是以压抑占主导的情绪状态,而体育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活动。因此,后者会对前者产生积极的效果。一个对包含261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79%的研究结果都支持体育锻炼能够降低抑郁,体育锻炼对所有年龄组的被试都有抗抑郁的效果。
2.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机制
凯恩(Kyan,1983)调查了1750名心理医生,有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有80%的人认为,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体育活动的抗抑郁效能机制解释为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1)运动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量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效果。
(2)运动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而抑郁通常与低肾上腺素分泌量有关。
(3)通过体育活动,控制感和自我控制得到了发展。
(4)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
(5)个体在体育运动中可更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和竞争感。
(6)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身体疾病也被认为是一种外部刺激),但现在开始逐渐领悟到个人的自我评价,个人对事物控制程度的感受,也是导致愉快或不愉快情绪的因素。体育运动有助于使个体产生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进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的活动。
(四)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
1.焦虑的分类
(1)根据人的反应特征可分为认知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认知性焦虑是与本人的或外在的刺激、担忧、扰乱性视觉表象有关的一种不愉快情绪的意识感知。认知性焦虑反映了焦虑的心理成分,是由个体对活动成功的担忧及消极的自我评价而引起的。认知性焦虑主要是由不正确的认识引起的。躯体性焦虑是有关焦虑体验的生理与情绪因素,直接由自发的唤醒所引起,具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肌肉紧张和全身颤抖等生理特征。
(2)根据稳定性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是高度自主的神经系统活动的一种瞬间情绪状态。它具有不同的强度,随时都在波动。其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对活动情境的认识、对自己运动技术水平的评价、活动经验的多寡等因素。特质焦虑是指焦虑倾向中的一些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人感知某些情况后的反应趋向之间的差别。这些情况往往是焦虑状态和恐怕程度逐渐提升的先兆。特质焦虑反映了个体对于状态焦虑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反应意向之间的差别。特质焦虑具有动机的作用,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倾向。
(3)根据表现内容可分为现实性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现实性焦虑是由客观现实对自尊心的威胁引起的。如学生面对新学的、难度较大的并带有一定危险的技术动作,而自己渴望成功以得到教师和同学赞许时产生的焦虑。神经过敏性焦虑指不但对于特殊的情境或事物产生焦虑反应,而且任何情况都可能产生焦虑反应,且焦虑的水平较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活动行为。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引起的。这种焦虑对运动效能的发挥有不利影响,尤其对于较生疏或需依靠随机应变来表现的技能,具有更大的抑制作用。
2.体育锻炼与焦虑
1990年,诺瑟等人对1969年至1989年进行的8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的控制作用的研究做了元分析;1991年,彼特鲁茨罗等人对1960—1989年进行的104项有关体育锻炼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做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体育锻炼对焦虑的控制和对抑郁的控制是同时产生的,但可能存在一点不同,这就是无氧练习可有效地降低抑郁,却不能有效地降低焦虑。如果希望改善整体的情绪状况,最好采用有氧练习。1993年,拉格林(Raglin)等人对无氧研究与焦虑的研究表明,个体用70%—80%最大吸氧量单一重复最大强度抗阻力练习,进行30分钟后,其焦虑水平有短暂上升的现象,但20分钟以后又恢复原来水平;1998年,巴塞洛缪(Bartholomew)等人对无氧研究与焦虑的研究发现,在个体进行20分钟自认为是低强度的抗阻力练习后,状态焦虑水平出现下降,而当个体进行自认为是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抗阻力锻炼后,状态焦虑水平则出现了上升现象。
体育锻炼对焦虑和抑郁的预防、调节治疗作用基本是可以确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心理医生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即宣泄疗法来治疗焦虑症;8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目前对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减缓和消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
(五)体育锻炼中的特殊情绪体验
1.流畅体验
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忘却自我地全身心投入活动之中,对过程的体验本身就是乐趣和享受,并产生对运作过程的控制感。
针对大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列举了体育活动、学习、工作、交往活动、宗教活动等几项内容,询问被调查者在何种情况下感受到过流畅体验,绝大多数人回答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有过这样的感受。对流畅体验的研究认为,流畅体验的出现,取决于个人技能水平与任务难度的相互平衡。如果个体能力超过任务要求,会因为感到过于简单而对活动缺乏兴趣。如果任务难度太大,可能会使人产生焦虑。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会出现流畅体验。
2.高峰表现
当体育锻炼者在体育运动中完成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动作时,他可能就处在高峰表现状态。高峰表现是指超出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中正常机能水平的行为表现。它包括运动技能和身体机能两个方面。高峰表现具有以下5个主要特征。
(1)全神贯注,思维敏锐。
(2)高水平操作表现。
(3)沉醉于当前活动任务之中。
(4)通常自发性地出现,难以有意识地加以重复。
(5)很强的自我存在感。
3.体育锻炼快感
体育锻炼快感也称“跑步者高潮”。“跑步者高潮”源于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跑步热”。“跑步热”除了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锻炼者在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愉快体验。这种在跑步过程中产生的愉快体验在其他体育锻炼项目中也经常出现,所以此种体验延伸到整个体育锻炼中,称为体育锻炼快感。体育锻炼快感的出现有不可预料性。当出现时,锻炼者会感到步伐轻盈、忘却自我,浑身充满了活力,对自己的运动能力充满了自信,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