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虽然这些已被许多研究事实所证实,但其中的中介机制和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许多研究者认为,其原因除了可以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之外,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即体育锻炼能产生良好心理健康效应有着其心理学的机制。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关于体育锻炼心理效应产生和作用的理论与假说。
体育锻炼短期心理效应是指单次体育锻炼在较短时间内对个体心理状态产生的不稳定的影响。单次体育锻炼一般是指锻炼时间持续30分钟或稍长的活动。目前,关于体育锻炼短期心理效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动力平衡理论、注意力干扰假说、胺假说、内啡肽假说。
(一)动力平衡理论
良好身心状态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是一个被频繁使用的词汇,也是一个很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它是一种个体良好的身心存在状态。安德鲁斯和怀斯把主观体验的良好身心状态定义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该结构包括情绪良好身心状态和心理良好身心状态。情绪良好身心状态就是指良性情绪(或心境)优于负性情绪(或心境)。心理良好身心状态就是指生活满意度。这样个体对良好身心状态的主观评价既受到相对稳定的认知评价(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又受到更具动力性的情绪(或心境)状态的影响。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主观体验的良好身心状态可分为状态的、特质的和过程的3个方面。心境被认为是其状态的方面。心境没有一般情绪那么强烈,也没有固定的目标,而是个体的评价性体验。个体良好身心状态体验的特质方面是指心境状态跨时间的平均水平,是个体最频繁体验到的心境状态。其过程则是指心境状态跨时间的变化性。个体倾向于把他们心境状态的水平维持在稳定的特质水平上,这一过程被称为心境的动力平衡模型。
为了维持个体特质的良好身心状态水平,其动力平衡模型中需具备平衡机制和失衡机制两种机制。平衡机制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维持一种中间的心境水平,即无论是负性心境还是过高的良性心境水平,最终都被恢复到心境的平均(特质)水平。失衡机制与平衡机制恰好相反,它使心境偏离特质水平。这种失衡对于心境长期固定在中间水平而无变化的个体而言是必要的。一些锻炼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并不意味着一定的良好身心状态水平,平庸的日子会使人厌倦、抑郁。
按活动种类可将锻炼心理学中已有的关于心境的研究所得的结论分为以下两类进行概括,同时也可看出活动类型与两种动力平衡机制之间的关系。
1.关于锻炼类型活动的研究——平衡效应
有氧锻炼、健身和耐力训练等非竞争性、无胜负结果的锻炼类型活动可产生情绪改善现象,即愤怒性、抑郁性、激动性、疲惫性和混乱性降低,精力提高。此外在心境改善方面,愉悦性提高,愤怒性和抑郁性降低;在放松方面,平静性提高;在适当活跃方面,活跃性(经常但不总是)提高,疲惫性降低。这些结果与性别无关,而且初始心境越差,这些效果就越明显。不同的锻炼活动方式(如有氧舞蹈、游泳、跑步和举重练习等)的效果基本相同。
与无活动或研讨会控制组相比,锻炼活动组的心境变化明显得多,有时控制组还会出现负性的心境改变。锻炼活动组与放松控制组(如瑜伽、按摩)的效果相似。
因此已有结论认为,无竞争性的锻炼类型活动具有心境平衡效应。虽然这种效应也可能从其他活动中得到,如摩根(1987)在他的状态焦虑研究中就曾指出:任何中断持续长时进行的程序而暂时摆脱的活动都有正性心境效应,但是锻炼活动的这种效应可持续的时间较长。
2.关于竞技性体育活动的研究——失衡效应(www.xing528.com)
有关竞技性的、存在双方竞争和胜负结果的体育活动对心境影响作用的研究认为,竞技性体育活动有两种不同的心境效果。第一种效果与心境的紧张、激动性维度有关,即在活动前活跃性、激动性有预期地提高,而在活动后又有大幅度的降低,这种现象就是紧张循环。紧张循环与活动(比赛)的胜负无关,对心境具有失衡效应。第二种效果与心境的评价性维度有关,即胜利后的喜悦、愉快和失败后的愤怒、抑郁。
这类活动的心境效应与性别、年龄无关,且它们的比赛情境比其训练情境具有更明显的影响。很多研究都支持了竞技性体育活动具有的心境动力平衡过程中的失衡效应这一假设。对于索然无味的单调生活方式来说,这种失衡效应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第二种效果,不可避免的胜负结果致使胜负双方体验不同的心境状态,这使竞技类型的活动在改善心境状态方面存在先天的缺憾,尤其是当这种活动的竞赛意味很浓的时候。
(二)注意力干扰假说
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同时,体育锻炼也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的发泄口,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运动得到升华和转移。一些研究表明,慢跑、游泳等活动能使锻炼者进入自由联想状态。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以促进思维的反省和脑力的恢复。对于那些参加集体性项目(如篮球、排球等)的锻炼者来说,他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没有时间考虑那些使他们感到忧虑的事件。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和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
徐波等人(2002)对245名在校研究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了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发现,参加锻炼的女研究生锻炼后的焦虑程度比锻炼前显著降低,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合理的体育锻炼促使个体的大脑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并使锻炼者的注意力分散,从而使个体从令人困扰的事件中摆脱出来。
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沉思或者安静的休息与体育锻炼一样,都可以降低人的焦虑。但又有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在减少消极情绪方面比放松练习或其他能分散注意同时又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更有效。不论什么样的研究结果,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已得到了大量证实。
(三)胺假说
胺假说的基本前提是,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分泌量的增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关。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末梢与肌肉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研究表明,抑郁个体经常出现胺分泌减少的情况。而在对运动的大鼠的研究中发现,去甲肾上腺素有提高的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体育运动刺激了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液中复合胺等物质的分泌,进而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
(四)内啡肽假说
内啡肽假说认为,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具有吗啡作用(镇痛并有愉快体验)的化学物质——内啡肽。这种内源性吗啡样多肽(简称OLS)是从脑、垂体、肠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多肽,具有吗啡样活性,是体内起镇痛作用的一种自然神经递质,其镇痛作用可持续3—4小时,并可像吗啡一样使个体出现欣快体验。人在进行长时间(60分钟以上)运动时,体内内啡肽能保持较高水平。内啡肽分泌所引起的这种欣快感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这一假说对于那些运动成瘾现象的解释十分适合。但目前对这一假说的实验证据还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