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的社会环境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狭义的社会环境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他集体性社团等。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类活动给予社会环境以深刻的影响,而人类本身在适应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本部分以有限的篇幅讨论一下当前在中国变化较大的几个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改革、社会文化变迁、价值观变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社会改革
中国正进行深刻的社会改革,人们面临全新的急骤变化的世界,心灵经历着洗礼。社会改革促使整个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的个性的进一步解放。社会改革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是通过人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智力的发展和生产技能的提高等人的个性的解放与发展而实现的。我国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使人冲破种种限制个性发展的旧有观念的束缚,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价值意识、竞争意识、利益意识等。譬如现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比过去大学生更强,他们乐于挑战自我,规划自己的人生。
(2)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的潜能的发挥。由于个性的解放,人的潜能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过去僵化封闭的旧体制下,知识信息资源的缺乏、职业领域的狭小,使人的潜能发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扩大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就业的机会,为人的潜能发挥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受教育机会增多和文化水平提高是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体制的改革,促进了人员的正常流动和职业角色的转换以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的需要的发展。这表现在人们需要满足内容的丰富性,需要满足途径的多样性和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首先,社会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为人们提供了比过去更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例如,食物结构的改变、服装颜色款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及审美需要。其次,伴随着需要内容的丰富,满足需要的途径和手段也趋于多样化。如随着社会知识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人们为满足自我发展需要所需的知识信息,不仅仅通过单一书本来获得,还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传播媒体如电视、互联网等而获得。人们需要的层次不再仅仅停留在维持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上,而是向社会性需要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精神享受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贡献社会的需要。人们不再只追求吃饱穿暖,还进一步追求丰富的娱乐生活、追求知识、追求自身的完善、追求个人才能的发挥,力求对社会有所贡献。
2.消极影响
首先,利益的重新分配带来心理失衡感。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得贫富差距拉大,以前的“大锅饭”“铁饭碗”“旱涝保收”等计划经济的产物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劳多得。知识、智力和能力等作为无形资本参与财富分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过程,所以很多人出现埋怨、攀比和嫉妒等心理。市场经济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经济形态,要求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以自身优势来取得效益的最大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分配的差距,一部分人产生不平衡感也是在所难免的。
其次,社会竞争的加剧带来焦虑感。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此进程中,人口迅速向作为工商业中心的都市集中,造成人口相对密度的急剧增加。加上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有限的工作岗位、职称晋升机会、社会福利等使竞争无处不在。生活节奏加快,加之教育竞争、职级竞争、岗位竞争等,人人都有种“不进则退”的焦虑感。譬如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中面对激烈的岗位竞争,有些人甚至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开始为就业做各种相关知识、技能的准备。
最后,人际关系的疏离带来孤独感。竞争加速、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的紧迫感使人们越来越疏于人际交往,更多地倾向于理性生活而非感性生活,业余生活多是工作或学习;各种信息载体和大众传播媒介扩大了人们的视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剥夺了面对面心灵沟通的机会。
(二)社会文化变迁
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突发、持续、急剧或缓慢的变迁,都称为社会文化变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所形成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运动以及由其所带来的震荡和冲击对人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般来说,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和特定的心理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个体对文化变迁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不尽相同。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有3种最为常见的人格取向。
(1)进取型。这种类型的人虽然在原先社会化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但他能随着外界事物的变化重新调整自己。这种人具有较强的再社会化能力,能较快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他们的生活态度积极并能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2)守旧型。这种类型的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以后,便始终坚信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表现形式是思想保守,具有怀旧心理,以不变应万变,乃至表现出偏执狂式的人格障碍。(www.xing528.com)
(3)反社会型。这类人在发现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起作用,而新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或难以形成时,就会产生一种对现有文化类型的不满或无知,甚至导致越轨或犯罪。
在社会文化变迁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边际人”现象。它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碰撞、选择、冲突下导致人格呈现多变双重化的产物。边际人的心理处于一种失范状态,既怀有希望又常失望,既急需选择又别无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在边际人身上,憧憬和痛苦并存,发奋和颓废同在。边际人的类型从时空上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形态:历时态边际人和共时态边际人。历时态边际人又可称为“过渡人”,这种类型的边际人通常出现在社会动荡或社会大变革时期。新旧思想的交替、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革命等都会使他们产生茫然、失范、冲突和生疏的感觉。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最终会成为时代浪尖上的弄潮儿,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先驱者,诸如写出《少年中国说》的梁启超等。共时态边际人又可称为“边缘人”,这种类型的边际人与历时态边际人不同,他们是由于国际联姻、出访、留学、移民等而生活于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这种生活经历使他们几乎同时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影响、熏陶和教育。虽说他们的内心还存在着旧有的价值系统并和现存价值观念相冲突,但他们基本上摆脱和超越了本土文化,并能够更加客观、理智、清楚地认识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
过渡人和边缘人都是边际人,区别只是前者是文化转型的结果,后者是文化交融的产物。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文化转型和文化交融常常是一种相伴而生的现象。因此,在整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种文化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与文化又以比以往的社会快百倍千倍的速度发展的今天,边际人确实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转型人格。这种边际人的普遍化倾向加深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裂变和认同危机:人格裂变、漂泊的心灵、价值真空、心理疲惫、精神焦虑、心理失落……这些词语充分反映了现代人精神状态的这种边际性。因此,关注边际人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价值观变化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多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和选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心理状态的失衡,而心理的平衡依赖于价值观的调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一条标准是具有一种正确合理的哲学观。中国早有“世事无好坏,心境使其然”的说法。这里所指的心境,事实上就是一种认知,一种对现实的看法,即价值观。心理学中所讲的价值观是指周围事物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人的心目中的轻重、主次地位。它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人生观的核心。它最能体现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主要是价值观)的转换,从而使刺激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各种认知是否相互协调,是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当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时,人的心理就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反之,当各种价值观处于一种矛盾的或不稳定的状态时,人就会产生种种的心理冲突。处于不平衡状态中的主体,会产生认知失调,造成主体的不快和压力,所以要力求消除这种失调;如果不成功,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具有协调、稳定、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主要条件。
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调查发现,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主体化、世俗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学生却存在差异。首先,独生子女及个性化追求使学生价值观呈现主体化。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较强,追求个性化发展。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个人努力、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和追求自我实现等思想观念较以前更为浓厚、强烈。他们崇尚自立,追求独立的人格,在价值问题上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选择,不愿意充当顺从的角色。在价值观的取向上,当代大学生不但考虑国家和集体,也看重个人价值取向,力图追求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其次,大众传媒中的不良信息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呈现世俗化。如今,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非常丰富,仅网络一项就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今天的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信息的极大丰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学生时刻面对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信息,一些消极的世俗观念也直接进入当代大学生的视线,并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再次,多元化社会格局使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走向多元化与现代社会格局的多元化息息相关。在当代中国,这些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政治选择和不同的目标追求,各自相互独立。这些多元化的主体形态呈现为多元化的社会格局,反过来又给予社会以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走向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不同的心理状况使学生价值观呈现复杂化。不同的家庭出身和生活背景,不同的年龄和经历让人形成不同的心理状况;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则会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对人对事上有较积极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模式,对于失败和挫折能正确认识、归因,具有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些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时有利于心理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遇人遇事常常是以消极的思想和行为应对,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产生消极情绪,如此循环,则形成较消极的心理倾向系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错误的价值观又反过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我国大学生正生活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磨合、交融的过程中,个体经常处于价值选择的困难之中,容易出现价值冲突。具体表现为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这种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的心理冲突,若冲突不能及时解决,个体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导致情绪问题,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问题。在许多大学生中出现的自卑、自负、嫉妒、空虚、双重人格、自我封闭、盲目从众、逆反、自私、享乐等心理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和价值观念错位等。自卑、自负就是自我评价不正确,过多地自我否定或过多地自我肯定产生的一种自惭形秽或狂妄自傲的情绪体验;嫉妒是由只注重暂时的表面利益,看重优越的地位及孤立浅薄的评价方式引起的;空虚是由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万念俱灰等错误观念导致的;双重人格的形成,是大学生律人律己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并存中彼此消长的反映;自我封闭的学生很少或不受外界影响,极力维持已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使自己陷入怀旧、失衡、自得的状态中,过度的恋旧使他们思想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与沟通,因而感到孤独;盲目从众的学生,面对新的观念、思潮、娱乐方式、流行文化等在未做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情况下,盲目模仿,从而导致社会角色混乱;逆反心理、自私心理、享乐心理等则是价值观念错位的结果。
(四)家庭结构变化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并且终生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人的健康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庭环境诸因素中,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甚为重要。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关系的整体模式,也叫家庭类型。
家庭结构有多种划分方法,按照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的立场,可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与已婚子女组成的三代同堂的家庭;联合家庭是指一对夫妻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当前我国家庭结构的第一大变化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核心家庭成为21世纪我国家庭的主要结构形式。核心家庭的主要优点是家庭关系简单、成员少、易于感情沟通。因此,父母可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孩子的教育上,从而提高下一代的整体素质。但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父母过度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孩子的学业和智力开发上,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良或使孩子产生逆反行为、厌学甚至抑郁症、学校恐怖症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家庭结构的第二大变化表现为单亲家庭不断出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正在动摇。产生单亲家庭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离异;二是丧偶。单亲家庭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庭形式,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生活在父母离异家庭的儿童其心理健康方面都落后于正常家庭的儿童。调查显示,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高达40%,其中年幼组以情绪异常为主,而大龄组在情绪、性格等行为方面均可能异常。男孩表现在行为方面异常,具体表现为易烦躁、发怒等;女孩则以情感障碍为主,表现为胆怯自卑、郁闷不快等。国内的一些研究发现,5岁以前父母不全的个体违法行为比例较高。另一些研究发现,早期失去母亲的孩子,如果没有代替母亲的人出现,其身体发育、情绪发展以及智力发展等方面会出现长期的缺陷。这些孩子成人后常常因神经质而变得粗暴、冷酷,缺乏同情心,易出现反社会行为。而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情绪变化激烈,自我控制力差,长大后易冲动,常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与人相处时爱挑起争端、侵犯别人等。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在只有母亲的家庭里,孩子的性格(尤其是男孩)会受到很不利的影响。表现为自制力差、好冲动、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比较多,特别是对5岁前失去父亲的男孩影响更为严重,其往往表现为缺乏男子气概。总之,单亲家庭会对孩子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过早失去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失去经济上的依靠,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儿童心灵扭曲;二是家庭监护和教育功能的弱化使儿童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的破裂,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心理偏差,形成孤僻、冷漠和封闭的心理甚至是变态人格,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中。一旦出现家庭残缺,祖辈、单亲一方、亲友和社会等各方面都要尽力予以弥补。目前,又出现了许多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家庭”,留守家庭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容忽视。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之大是难以想象的,一定要慎重地选择自己成长的环境,千万不要为求一时的欢乐或一时的好奇而坠入黑色的染缸里,应该自觉地到良好的环境中去接受熏陶,久而久之必定会受益匪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