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几种具体气候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都有影响。美国所有的死亡人数中有2/3与饮食有关。在癌症患者中,约50%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关。进食无规律行为多与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等有关,例如大学生中特别是女生进食受情绪影响较大。在正常情况下,铁的摄入与排泄基本上是平衡的,不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共食是传染性肝炎和肠道传染病的一大传染途径。对肥胖的心理干预目前主要采用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

大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气候

人类的许多生命现象都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的任何一种生理机能,包括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和代谢等在内的一切机体功能,几乎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好坏还能影响人们的心理,改变人们的行为,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有利的气候条件,如气流、气温、湿度、光照等,可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高;相反,不利的气候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情郁闷、工作效率降低。譬如,天气闷热时,人们容易急躁上火、坐立不安。以下几种具体气候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都有影响。温度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高温环境不利于通过热传导来降低体温,容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影响人体热平衡,使体温升高、情绪不稳、容易冲动,所以高温能引起人的暴躁情绪和过激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产生较多的地方。和高温一样,低温同样会对人的情绪产生重大影响。所谓的“冬季抑郁症”就是指每当寒冬来临、冰封大地时,许多人会抑郁沉闷、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明显降低。风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提高神经的兴奋性,使人的精神状态发生变化。当清风拂面时,人就会产生舒适感;如果空气不流通,如在拥挤的公交车、商场等,人就会感到心闷不畅、焦虑不安,影响工作效率。此外,降水、湿度、气压等也会对人的情绪产生一定影响:阴雨连绵会使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在潮湿气候里,城市里的暴力行为会增加;低气压会造成人们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甚至心烦意乱。

(二)饮食

1.饮食习惯

有充分证据表明,膳食和营养因素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美国所有的死亡人数中有2/3与饮食有关。在癌症患者中,约50%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关。动物实验证实,最具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亚硝胺类化合物、黄曲霉素等,它们都可通过不良饮食习惯危害人体。从各个国家对大肠癌病因学研究的结果看,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是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的两种重要因素。据估计,合理的饮食可使全球癌症患病率降低30%—40%。多份研究报告指出,有益的食物能在各个不同阶段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如某些食物能够抑制一些致癌化学物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所含的抗氧化剂能够把那些氧游离基(致癌物质)扑灭,甚至能够修补一些受损的细胞。有证据表明,麦麸能使早期的癌细胞萎缩,类胡萝卜素可以防止细胞中的恶性转移和对细胞核的破坏。

心理学家及营养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颇受食物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面粉、谷物颗粒、酿啤酒的酵母、动物内脏及水果等,对治疗心情不佳、沮丧、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B族维生素中含有一种烟酸能减轻焦虑、疲倦、失眠及头痛症状。改变饮食习惯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性格。

不良饮食习惯与其他危险因素相结合后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例如,应激能增加脂质的反应性,而脂质水平能够影响智力功能,尤其是血清胆固醇浓度可能是与思维效能有关的脑营养物质水平的指标。

(1)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

1)多食行为。一些人盲目追求高能量或高蛋白饮食,不顾体内有关酶含量和消化液分泌量,盲目模仿,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营养的失衡。

2)进食无规律。进食无规律主要是指忍饥挨饿和暴饮暴食,通常两者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这种时而吃得很少或干脆不吃,时而又吃得很多的行为,使胃内长时间得不到食物,有时一下子又被塞得满满的,日积月累,易致胃肠功能紊乱失调,甚至功能衰退,导致疾病发生。进食无规律行为多与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等有关,例如大学生中特别是女生进食受情绪影响较大。

3)挑食与偏食。挑食与偏食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是导致营养失衡,从而诱发诸多疾病。在正常情况下,铁的摄入与排泄基本上是平衡的,不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有些人吃米面只讲精细可口,导致米面中的大量铁元素在加工过程中流失,因而铁的摄入量也就降低。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使之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或因缺乏喂养知识,过多地给孩子提供高档食品如各种补品等,孩子生长发育和造血所需的蛋白质、铁与维生素等食品却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孩子患缺铁性贫血。挑食与偏食还可能引起纤维素缺乏症。过去,人们一直忽略了纤维素在营养方面的作用。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纤维素逐渐被重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为重视高营养的肉类或蛋类食物,蔬菜吃得相对较少。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因纤维素缺乏诱发和加重某些疾病。

4)共食习惯。共食是一种特定的风俗习惯,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沟通感情、交流思想,但极易传播某些疾病,弊大于利。共食是传染性肝炎和肠道传染病的一大传染途径。共食是一种文化现象,改变共食现象涉及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问题。

(2)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最重要的是合理的饮食结构中国人历来讲究饮食要有利健康,宜于养生。古人在饮食方面提出的“调和五味”“阴阳相济”“膳食平衡”等许多观点,实为人类最早的有关饮食平衡的理论。美国人曾提倡的金字塔饮食结构,也是一种平衡膳食结构。塔底由各种谷物、面食米饭组成,塔的中部是蔬菜和水果,塔的上部是肉类、家禽、水产品、蛋类、豆类和奶制品,塔尖是高脂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科学研究成果和营养学原则为根据,针对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的主要缺陷,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以下一日三餐的饮食。

油脂类:25克;奶类及奶制品:100克;畜禽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蔬菜类:400—500克;水果类:100—200克;谷类:300—500克。

2.饮食心理障碍

(1)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有过多的脂肪,致使体重超过应有标准的反常现象。医学上,个人体重超出应有体重的20%者为体重超常,超过应有体重的50%者为肥胖症。

对肥胖的心理干预目前主要采用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认知干预的重点在于使肥胖者认识到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增加热量的消耗,增加体力活动等对于减少脂肪在体内积聚的重要性。同时对于超重和肥胖症患者,要指导他们防止滥用药物。行为干预的关键是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涉及以下内容:①自我监测,主要是每日记录食物的摄入量、运动量和体重,这能直接产生减肥效应,也能为后面的自我奖励做准备;②自我奖励或惩罚,即对自己的摄食行为活动和效果进行正强化(自我奖励)或惩罚,以巩固良好行为;③刺激控制,即限制与过量进食有关的刺激,如使用小盘子,不与多食者一同进餐等。

(2)贪食症。

典型的贪食症表现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进餐饥饱程度,周期性的、强烈的摄食欲望,一次可进食大量的食物,而以暴饮暴食、引吐、导泻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心理上的主要问题是认知歪曲,存在自我形象感知障碍。贪食症患者通常人际关系差、矛盾冲突多、社交技能和社会能力较差。

治疗方法:认知疗法和药物治疗。主要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观念,包括认知重建,纠正歪曲的信念和贪食行为,增强决断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进行必要的放松训练。

(3)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由节食不当引起的严重体重失调。如没有其他生理上的原因,仅仅是患者厌恶进食而导致正常体重明显下降25%,即被视为神经性厌食症,情况严重时,可因为拒绝进食而使正常体重下降50%以上,进而导致生命危险。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症状除体重明显下降外,患者对食物极度厌恶,先是忍着饥饿不吃食物,后来变成在食物面前也不觉得饥饿,甚至被别人劝说进食后,也会以自行引导的方式,将吃下的食物呕吐出来。他们常因低血糖出现恶心、头晕、乏力、体温低、心率慢、血压低和有时昏厥等症状,还出现皮肤干燥、苍白、弹性差、皮下脂肪薄,因低蛋白血症出现皮肤水肿等极度营养不良表现。常伴有严重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女性闭经、男性性欲减退或阳痿,如果发生在青春期前,会导致发育减慢,甚至停滞。该类患者常有情绪不稳、焦虑、失眠、强迫观念甚至抑郁,严重者可有自杀观念及行为。

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多为青年期的女性,年龄多在12—25岁之间,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20倍。据调查发现,大学生中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常属于智商较高、行为良好、做事认真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形象过分在意,甚至将美感观念扭曲。

迄今为止,尽管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学、社会、家庭、文化及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有直接的影响,例如急性精神创伤或心情持续抑郁等。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是十分困难和棘手的。患者常常不愿主动就诊,往往是在家庭压力或减肥产生并发症后才被迫就诊。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治疗:①家庭治疗,由患者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参与治疗过程,对年轻女性而言,通常家庭功能完整并且全体家庭成员参与时效果较好;②药物治疗,常用一种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可以减轻焦虑,增进食欲。

(4)异食癖。

异食癖患者会有一些奇怪的饮食行为,如吃土块、橡皮或纸屑等,其典型特点是:①经常食用某一种或多种常人不能吃,并确实危害人体健康的食物;②该行为可由隐蔽到公开,最后发展到顽固成性、不可自我控制的病态行为地步;③多有负性的心理因素影响,或是意外的精神打击经历;④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在心理治疗中可采用正强化疗法和认知疗法。正强化疗法是指加强对患者的关爱,鼓励患者吃正常的食品,使其逐步减少和停止异食癖的行为。认知疗法是指通过改变患者家人和周围人的态度,改变引起患者异食癖的不良心理环境来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

(三)拥挤与心理健康

拥挤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不愉快的状态,甚至会产生一些恶劣的后果。在环境心理学里,密度和拥挤是两个经常交替使用但实际上有区别的概念。密度是客观的物理状态,指的是单位空间中的人数。拥挤指的是心理上的状态,它不是一个物理量,而是个人的主观反应,是对空间太小而周围人数又太多的感受。许多学者认为,密度是对人们是否感到拥挤最有影响的因素。当然高密度不一定导致拥挤,譬如参加一个同学聚会,虽然当时密度很高,但也不会感到拥挤,其原因可能大家很熟悉;相反,在同样的密度条件下,和陌生人在一起,人们或许就会有拥挤的感觉。此外,高密度还会受到某些修正因素的影响,包括情境因素和个人的某些特征,正是这些修正因素导致高密度有时会产生拥挤,有时则不产生。

1.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

(1)高密度与情感反应。一般认为,高密度会引起普遍的消极情感反应,然而实验结果与这一假设并不完全一致。在改变空间密度的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而女性则相反,能彼此友好相处,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情境。而且有证据表明,对女性来说,空间高密度并不引起新的心境,只是对原有的心境起到强化作用。对于空间高密度造成的这种性别差异,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反映了男性具有更强的竞争性社会倾向,而女性具有更合群的社会倾向。(www.xing528.com)

(2)高密度与社会行为。高密度导致攻击性似乎是不争的事实。Cox等人在1984年的报告中说,在美国南方的监狱里,密度和暴力活动存在明确的联系。几个月的时间里一所监狱的在押犯人减少了30%,此段时间内犯人互相攻击的事件也相应减少了60%,后来此监狱的人数增加了19%,随之而来的是犯人间的互相攻击事件也增加了36%。有人对儿童研究发现,如果孩子比玩具多,每个孩子都想得到一个玩具,在玩具不够分时,提高空间密度可能会引起攻击性,这一现象说明,高密度引起的攻击性与资源的多少及其分配有关。

高密度还会减少助人行为。比比恩(Bicbmn)在研究中故意把封了口贴上邮票的信函放在三种密度不同的公寓的地板上,结果发现放在高密度公寓地板上的信函常常还是在地板上,而放在低密度公寓地板上的信函则被人们从地板上捡起邮寄走了。在另一个实验里,乔根森(Jorgenson)等人为咖啡厅制定了一个规则,即顾客们在喝完咖啡后把咖啡杯和托盘放回洗涤区,结果发现当咖啡厅里人很多时,这种助人的行为减少了。

(3)高密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早期研究大多针对简单任务,发现高密度对工作绩效没有影响,后来针对复杂任务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埃文斯(Evans)要求被试在实验室完成几项作业,这些作业包括一些基本的信息加工和做决定等认知过程,每一项作业都有简单和复杂两种版本,埃文斯还为这些作业设计了两种空间密度(1平方米/人、6平方米/人)。结果发现,对大多数作业而言,高密度影响了复杂作业的绩效,但对简单作业则没有影响。还有人提出,对于拥挤的许多研究只着重于场所的物质特性,而忽视了在实验中作为高密度场所典型特征的各种人际接触。海勒(Heller)等人让被试完成一个简单的办公室作业——在装订前按页码整理稿件。研究人员为作业安排了两种条件:一是打字稿散乱在房间四周;二是打字稿整齐地堆在一起。在第一种条件下,研究人员要求被试之间讲话或四处走动。结果发现,当被试间不讲话以及在环境中不走动时,高密度对作业绩效没有影响;当被试间相互讲话以及来回走动时,高密度条件下的作业绩效明显比低密度条件下的差。

2.影响拥挤感的其他因素

(1)个人特征。

1)人格特征。有人发现,内控制点(认为已能够把握和支配生活)的人比外控制点(认为自己的命运由外力所控制)的人对拥挤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喜欢交际的人能缓和拥挤的感受。米勒(Miller)请被试在一个房间模型上粘贴一些人形,直至他们感到拥挤为止,结果发现爱交际的人粘贴的人形最多。在另一实验中,他把好社交的学生分别安排在不同密度的公寓里,结果发现在低密度公寓中的被试,要比在高密度公寓里的被试所感到的压力大,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人在社会负荷较高的环境里反而感觉更轻松呢?

2)性别。男性和女性对待高密度的方式是不同的。在高密度情境中,男性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比在低密度情境中更具有敌意;相反,女性在高密度情境中,竞争性和相互间的敌意较少,而相互爱护较多。这些倾向在幼儿、大学生的拥挤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3)适应水平。具有高密度生活经历的人体验到拥挤的可能性较小。例如日本和中国香港的高密度居住环境锻炼了日本人和香港人对拥挤的耐受力;现在我国大学生宿舍一般是4—8人一间,虽然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但4年的宿舍生活同样提高了他们对拥挤的耐受力。然而,同样的结论不能用于监狱,监狱犯人关押的时间越长,对拥挤的耐受力就越低。

(2)情境因素。

1)文化差异。高密度不一定导致个人或社会的病症。中国香港的人口密度差不多是多伦多中心区的4倍,但它的犯罪率只有多伦多的1/4,这就是文化差异。在高密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中,文化具有调节作用。作为群体,英国人最不能容忍高密度环境,而亚洲人最能容忍高密度环境,意大利人则介于两者之间。

2)情境类型。据斯托克(Stokok)的观点,环境分为首属环境和次级环境。在首属环境中,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从事着主要活动,与和他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人待在一起,这些环境包括住宅、教室、个人办公室等;在次级环境中,人们所花的时间是短暂的,行为活动也是微不足道的,这类环境包括交通工具、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因而高密度所引起的社交干扰,在首属环境中比在次级环境中更具破坏性,譬如大学生在宿舍受到的干扰相对于其他场合更大。

3)人际关系。如果共享空间中的人们关系比较好,那么这种关系可以缓和高密度带来的压力。譬如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比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要轻,和熟人在一起比和陌生人在一起体验到的拥挤感轻。舍弗(Schaeffer)和帕特森(Patterson)让被试相信即将和他们做伴的那个人与他们志趣相投,能和谐相处,果然这些被试所报告的拥挤度就比较低。

(四)其他环境刺激与心理健康

1.噪音

噪音通常是与乐音相对的,目前国内外对于什么是噪音没有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一般地,环境心理学家认为,那些令人烦躁、不愉快的以及不需要的声音均可称为噪音。噪音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污染之一,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列为首要公害,在我国被视为城市的第二大公害。它不仅妨碍人们的听力,干扰人们的注意力,还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1)噪音与情绪。

噪音对心理活动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情绪反应上,美国的亨利莱对噪音如何影响大脑的化学性质而改变人的情绪做了首次科学研究,证明了噪音可以像药品那样改变人的情绪。他把两组大鼠分别放在70分贝和100分贝水平的“白色噪音”(无意义混合噪音)环境中各45分钟,对照组在安静的环境中放相同的时间,然后分析各组大鼠脑。结果发现两组放置在“白色噪音”中的大鼠脑的化学性质在不同区域发生了不同方式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影响到神经细胞间的冲动传导所涉及的化学物质水平。噪音正是通过这些化学物质水平的失调,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情绪与精神状态。

经研究发现,在强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比在安静环境中工作的人更容易寻事挑衅,他们常常会无端猜疑,动不动就发怒。美国一些汽车工人宁愿上夜班而不愿上白班,因为晚上噪音比白天小,而且上夜班的人和管理人员容易相处得好;白班则不同,工人们在嘈杂的厂房中工作,相互交往的机会较少,彼此间因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而不得不提高嗓门,被迫大喊大叫,容易发怒。

(2)噪音与注意力。

在噪音的刺激下,人们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噪音一方面会抑制负载必要信息的声音信号,从而形成干扰,限制信息通过听觉分析器的传递,甚至还会使声音信号无法传入大脑;另一方面,噪音还会使人分心,不能很好地去解决问题。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噪音所引起的恰当水平的唤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过高水平的唤醒则会降低工作效率,特别是对那些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复杂作业,由于噪音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工作起来就容易出差错。据调查发现,噪音对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的影响较大。实验室研究发现,90—110分贝的噪音对简单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没有不利影响,而同样音响强度又不可预见的噪音会妨碍需要集中注意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如打字、校对、速记等工作。

(3)噪音与身心疾病。

听力损伤是长期暴露于高响度噪音下的直接后果之一,眼睛是继耳朵之后的又一受害器官。有资料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40%的人瞳孔扩大;当音响强度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的削弱。

暴露于噪音之下还会增加应激,从而引发一系列身心疾病,如精神病、高血压、胃肠病,以及导致胎儿畸形等。一项研究比较了伦敦希思罗机场周围高噪音区和低噪音区的精神病发病率,发现高发病率出现在高噪音区。

2.颜色

大自然的各种颜色会使人产生各种感觉,能陶冶人的情操,且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体验最深的就是颜色会影响人的情绪。明快的颜色能引起人的愉快感,阴郁的颜色可能是心情不佳的原因。实验证明,看到黄色,人就会联想到阳光和火焰,从而感到温暖、快乐;看到蓝色和青绿,就会联想到海水、天空和绿荫,从而感到清新、凉爽。另外,颜色有冷暖、明暗之分。暖色通常指红、橙、黄等,它们刺激性强,能使大脑皮层兴奋;冷色通常指绿、蓝、紫等,刺激性较弱,能使大脑皮层抑制,产生清凉的感觉。明色会引起轻松、自由、舒畅的感觉;暗色会使人压抑和不安。

颜色疗法是近年来一种重放异彩的古代疗法。了解各种颜色的生理作用,正确使用颜色,可以消除疲劳、抑制烦躁、控制情绪、调整和改善人的机体功能。据研究,一些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体内色谱失衡或缺少某种颜色造成的。在我们体内有七种腺体中心,分布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每种颜色都能产生一种电磁波长,这些波长由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促使腺体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人的心理与机体,起到医疗作用。每一种颜色有其独特的作用,令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在装饰、化妆、服装和广告方面合理使用色彩可以取得宜人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策勒在美国一所医院里,对病房、门窗、墙壁、家具、床单、灯光等用不同的颜色,分别用于不同的治疗目的。他根据多年的医疗实践发现,颜色对于患者具有刺激、镇静、治疗三种作用。例如红色和黄色可能引起患者的希望、欲望、兴奋和活动。但红色不宜过多,否则易使人神志紊乱。科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证明:医院墙壁上刷淡绿色、浅黄色,可使患者情绪镇静、安适,有助于恢复健康。高血压患者戴上有色眼镜,有助于降低血压;蓝色对感冒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紫色环境可使孕妇得到安慰等。

3.空气污染

近40年来,空气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城市环境的严重问题之一。空气污染对人的心理、行为有影响。它一方面减少了空气中氧的含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从而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

空气污染对心理的影响有很多的表现方式,粉尘和烟雾是其中比较直观的两种方式。它们使环境空气中充满浓雾,降低能见度,使人们心情郁闷,对外来刺激不能作出正确反应,容易形成错觉。相对于粉尘和烟雾,空气中其他看不见的污染物对人们的心理、生理构成的威胁更大。例如,塑料工厂的氰乙烯毒气使人失眠、多梦、抑郁、定向发生障碍;油漆车间的二甲苯气体,使人记忆力下降、神志不清、产生幻觉、表情冷漠、乏力懒惰而容易激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