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革命精神的崇高美-《江南·绘影·画理》论文辑

革命精神的崇高美-《江南·绘影·画理》论文辑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四时代,阶级斗争的“崇高”成为普通人民的体验,象征革命的平等性。而共产党崇高的革命追求,日渐进入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员将个人的崇高道德、事业与使命作为集体的革命追求,这仍然沿袭着传统道德一元化的崇高。在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中,中国当代“崇高”美学与政治道德结合。激动人心的音乐和舞台表现力,呈现出崇高的审美性。普通人的崇高,意味着人性的平等。

革命精神的崇高美-《江南·绘影·画理》论文辑

早在1906年,《民报》就曾用“崇高”来形容德国的革命活动。

1906年4月18日《民报》刊蛰伸·乙拉萨尔《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法兰西大革命以来,国家社会发达进步之故,而终言千八百四十八年德意志之革命实崇高。

五四时代,阶级斗争的“崇高”成为普通人民的体验,象征革命的平等性。

1921年4月1日《新青年》刊佐野学著、李达译《俄国农民阶级斗争史》:这些话就是说,土地所有权虽为王所夺,而使用土地的权,全属农民。这只有耕种者即劳动者才得有土地权的观念,简直就是近世劳动报酬全收权的观念。这种思想是俄国农民由自己崇高的体验发现出来的传说的观念。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谈及崇高的革命,大多为追溯孙中山早期革命的历史,是树立自身政治正当性的体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则在意识形态之中延续着提倡国民革命的崇高精神。而共产党崇高的革命追求,日渐进入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员将个人的崇高道德、事业与使命作为集体的革命追求,这仍然沿袭着传统道德一元化的崇高。

1959年11卷19期第7页《人民日报》:建设最理想的社会需要最崇高的道德。

在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中,中国当代“崇高”美学与政治道德结合。在中国式唯物论的思想领域里,将“崇高”视作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认为其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13]这种崇高的美学,在建筑雕塑音乐、绘画、诗歌中都得以体现。

图1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毛主席像

将雕像置于高台之上,巍峨壮观,观看者予以仰视的角度观看,具有气势恢宏的崇高性。

图2 “学雷锋”绘画

绘画:凸显人物的牺牲精神,高大的人物形象体现崇高的道德。

图3 音乐舞蹈东方红

图4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音乐舞蹈:冠以“史诗”之称的《东方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激动人心的音乐和舞台表现力,呈现出崇高的审美性。

图5 知网“崇高美”的主题分布

诗歌:中国知网检索“崇高美”,按主题分布,显示除了对“崇高美”“美学范围”美学本身的研究,“崇高美”用于形容毛泽东诗词(毛主席诗词)的占比最高。

综上,“崇高”的含义从对身份地位的象征发展为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在思想史上是从传统道德一元论到革命一元论。如若领导人的崇高品格沿袭自传统,那么,民族、国家的崇高,就是现代的产物。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初,“崇高”被用于知识、科学教育法律艺术之中。普通人的崇高,意味着人性的平等。最后,在革命的语境中,经由美学将崇高运用于艺术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崇高从始至终贯彻着道德的实用化。

【注释】

[1]彭卿,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www.xing528.com)

[2]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孝武本纪。

[3][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3,明古今逸史本。源自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

[4]《后汉书》卷55,章帝八王传第45,百衲本景宋绍熙刻本。

[5]20世纪20年代之后,美学才得以在中国大量传播、接受与发展。此前,仅有少数学者接受,如王国维蔡元培等人。这一观点在彭卿《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博士论文中已证。

[6]1904年《教育杂志》刊王国维《汗德画像赞》。

[7]1904年《教育杂志》刊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8]1925年,范寿康:《论崇高与优美(上)》,刊于《学艺》第7卷第1期,第26—40页。

[9]1923年12月《少年中国》。

[10]1920年2月1日《少年世界》。

[11]《妇女生活上海1932)》,1932年,第1卷第9期,第208页。电影《慈母》旨趣崇高,倒是电影界的好现象。

[12]《中华》,1939年,第76期,第31页。

[13]景志明、龙静:《毛泽东长征组诗的崇高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