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研究在国内大放异彩,但并不意味着“图像”理论有着广泛适用性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意味着在学理建构上体系完备严丝合缝。事实上,国际国内一些学者对有些过热而失之规范的图像研究已有警惕。因此,对图像学自身局限的反思以及未来如何发展进行研究已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图像研究受到的质疑和批评,英国彼得·伯克总结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图像学方法被指责为过于强调直觉,带有过多猜测,难免主观。而且研究中往往缺乏社会的维度,忽视了图像的社会背景;二是实践者对图像的多样性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三是图像方法过于强调字面的解释,过分重视以逻辑为中心,思想高于图像本身。[49]换言之,图像学存在过度阐释的嫌疑;从图像到图像,缺乏更宏阔的知识视野;图像学的跨学科优势有待发掘;图像表达的“时代精神”值得怀疑。对于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彼得·伯克提出历史学家要更加系统地实践图像学以彰显其多样性,同时还要运用心理分析学、结构主义以及接受理论。这样的看法可以看成是希望图像学在研究中借鉴其他规范的学科理论,使图像方法为历史研究或文化研究所用而非滥用。
在国内,不少学者对于当前图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亦有深刻的认识。例如金惠敏的《图像的增值与文学的当前危机》,高建平的《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周宪的《当代视觉文化与公民的视觉建构》等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赵宪章也认为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中由于“过分迷恋现代西学,本土意识不够明晰,停留在文化研究层面反复‘打滑’”,[50]对当前语图关系研究“这一问题的阐发远未触及文学和图像关系的根本,宏观的、情绪性的和表态性的论述仍然是这一话题的主流,学理层面的深度阐发仍然显得相当薄弱,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学术调查”[51],在分析建立“文学图像学”时,认为国内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长期以来由于“不仅缺乏语言学的知识积累和充分介入,也缺乏对于语言问题和语言本身的感觉”,同时还缺乏“图像认知的理论和技术”,故而新理论的建立困难重重。[52]也有学者认为“图像理论研究并不致力于任何学科疆域的划定而具有了更进一步的跨学科、反学科特征”[53]。但同时,图像研究的跨学科趋向,又使其他学科陷入学科自足性迷失的境地而面临困境和危机。比如美术史研究中忽视了图像的艺术性,文学图像研究中忽视了文学文本的文学性问题,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图像本身的价值,以及重校观看、选取、判断图像的方式,建立有特定价值取向、有规律可循的学术范式。
有鉴于此,对于未来如何开展图像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比如建立“文学图像论”,还有一些学者提出明清小说插图学研究体系并对此设想予以了实践。赵宪章认为,“应更注重中国传统和本土资源,更强调历史纵深感和实证精神,更关注个案分析与小中见大”,[54]并尝试参照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像论”,将其21世纪之“新学”命名为“文学图像论”,提出“语言和图像作为人类符号体系之两翼的比较研究”作为“新学”的方法。[55]乔光辉的《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即以明清小说戏曲的插图为研究对象,旗帜鲜明地建构明清小说插图学研究体系,打通美术、文学与文化,探讨明清小说戏曲与插图之间的关系,尝试开拓小说戏曲研究与美术史研究的新领域。乔光辉认为新学科的建立需要特定的理论、方法、研究对象以及为新学科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范例。他指出中外文艺理论的相关论述已有足可支撑插图学研究的理论,如中国古典美学形神论、意境论等以及西方诗画同体、诗画差异、镜像论、解构理论和互文性理论;方法上有文献法、考据法、美术学、文化学等;浩如烟海的文学插图则为插图学提供了大量研究对象;同时,在研究中例举大量个案,为学科范例研究做了有益尝试。青年学者颜彦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插图的研究应该是朝着建构具有自身民族性和身份特性的理论方向发展”,并提出确立明确的古典文学插图研究学术规范的学术设想,建构区别于西方图像学而更加切合中国古典文化特质的古典文学插图理论体系,并确立静态文本研究和图像动态研究两个方面的范畴。[56]以上学者对建构古典文学插图理论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这种学科体系建构的自觉意识正是对“本土化”理念、实证精神的践行。图像研究的跨学科性,虽然要求不拘一格的开放性,但与体系自足的学科建构并不相背离。图像的跨学科研究作为对自身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内在诉求,是一种理论内在生命张力的表现,可以不断为自身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而规范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误读和过度阐释,真正发掘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而不至于使海量的图像信息如洪水漫灌无章无法。
综上,图像研究既要解决深层的理论问题,也要关注当下现实问题;既要注重图像本身的审美价值,也要注重图像指向的艺术功能、叙事功能、传播功能和批评功能;既要在各个学科交叉研究中获得新意取得突破,也要以解决中国问题、建立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为旨归。如果说学理上的逻辑性和本土化的实证性是图像研究的两翼,那么相应地运用有中国特质的哲学美学理论,对中国丰富的图像资源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图像世界、视觉主体、图像文本,阐释图像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经济、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在跨学科视野下建构中国不同类型的图像理论体系则不失为一条值得期许的研究路径。
【注释】
[1]彭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美学、艺术学理论。
[2]李彦峰:《中国美术史中的语图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3]颜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插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30页。
[4]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3页。
[5]田建平:《宋代书籍设计、插图及美学特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66—75页。
[6]张青飞:《明刊戏曲插图之演变及其戏曲意义》,《文化遗产》,2013年第3期,第42—48页。
[7]邰杰:《从〈图像证史〉到“艺术图像史”: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的园林图像研究现状、价值与思考》,《西部学刊》,2014年11期,第27—32页。
[8]〔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页。
[9]李公明:《当代史研究中的图像研究方法及其史学意义》,《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10]尹德辉:《图像研究的历史渊源与现实语境》,《百家评论》,2015年第6期,第10页。
[11]尹德辉:《新世纪以来国内“图像”研究述评》,《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第4页。
[12]张玉勤:《论明清小说插图中的“语—图”互文现象》,《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1期,第70—86页。
[13]颜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插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第3页。
[14]邹广胜:《插图本中的图像叙事与语言叙事:文学与图像的融合与分离》,《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第181—187页。
[15]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第183—191页。
[16]龙迪勇:《图像与文字的符号特性及其在叙事活动中的相互模仿》,《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第24—34页。
[17]吴昊、吕复娟:《论“互文语境”在文学与图像研究中的功能》,《理论界》,2012年第10期,第116—118页。
[18]颜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插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32页。
[19]乔光辉:《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
[20]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3页。
[21]乔光辉:《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1—50页。
[22]陆涛:《图像与叙事——关于古代小说插图的叙事学考察》,《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6期,第172—177页。
[23]张伟:《明清江南坊刻小说插图叙事的审美表征及其文化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98—103页。
[24]颜彦:《古籍中图像空间叙事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水浒传〉插图“酒肆空间”的多向度解读》,《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03—109页。
[25]颜彦:《明清小说插图叙事的时空表现图式》,《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第81—90页。
[26]陆庆龙、邰杰:《图像与园林:设计学视野中的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第70—75页。(www.xing528.com)
[27]袁行霈:《诗意画的空间及其限度——以明人画为中心》,《文学遗产》,2016年第2期。
[28]孙晓娜:《艺术辩证法视角下的〈红楼梦〉绣像插图研究》,《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2期,第232—249页。
[29]耿涛:《图像与本质:胡塞尔图像意识现象学辨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30]肖胜伟:《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1]陶建文:《视觉主义:基于图像和身体的现象学科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32]刘云卿:《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3]孟剑东:《存在与图像》,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34]李鸿祥:《图像与存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8页。
[35]尹德辉:《视觉与图像:作为人的本质显现方式和图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36]尚杰:《图像暨影像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37]丁勤:《图像学》,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年。
[38]罗小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39]〔英〕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40]吴秋林:《图像文化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41]段炼:《视觉的愉悦与挑战:艺术传播与图像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
[42]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43]何萃、解玉峰:《论清代神怪小说绣像图之“自觉”表达》,《艺术百家》,2015年第6期,第205页。
[44]周欣:《明末坊刻文学插图的发展与传播研究》,《艺术与设计》,2016年第12期,第75—77页。
[45]曹院生:《明清戏剧小说与插图的互动传播模式》,《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第231—236页。
[46]田海龙、向静:《图像中的意义与媒体的意识形态: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外语学刊》,2013年第2期,第1—6页。
[47]欧俊勇、温建钦:《明本潮州戏文〈荔镜记〉〈荔枝记〉插图及其叙事功能的探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81—85页。
[48]周辰:《明代浙江武林版画插图的艺术特征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111—118页。
[49]〔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50]赵宪章:《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向学理深层挺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1日B01版。
[51]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第185页。
[52]赵宪章:《“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27页。
[53]尹德辉、于静波:《图像研究:美术史、视觉文化与当代西方图画理论》,《文艺争鸣》,2014年第3期,第125页。
[54]赵宪章:《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向学理深层挺进》,《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9月21日,第359期B01版。
[55]赵宪章:《“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20—28页。
[56]颜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插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